带可移动磁极的起重电磁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551585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1 18: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可移动磁极的起重电磁铁,包括起重电磁铁主体部分、二个第一活动磁极部分,二个第一活动磁极部分对称分布在起重电磁铁主体部分的下方。每个第一活动磁极部分都包括第一活动磁极、固定极板、调节螺杆、第一螺纹孔。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底磁极是可移动的磁极,省去了为了适应不同曲率钢卷从而频繁装卸不同曲面底磁极的工作;采用了燕尾槽和凸起,都为T形,槽内移动,活动磁极不可能掉落,安全可靠;采用调节螺杆调节,比较方便。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移动第一活动磁极,从而可使得底磁板的工作面能更好的贴合被吸料的工作面,确保有足够大的工作吸力。本发明专利技术不仅适用于不同曲率的钢卷的吊运,还可以利用第二活动磁极吸吊钢板,使用范围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带可移动磁极的起重电磁铁
本专利技术涉及起重装置
,特别涉及一种带可移动磁极的起重电磁铁。
技术介绍
在吊运不同曲率大小的钢卷时,要求起重电磁铁底部磁极有不同的工作面以贴合钢卷不同的曲率表面。目前大部分底磁极仍用的是固定磁极102(即不可移动磁极)的表面,并且在其表面略为加工了近似的斜面或近似的曲面如图1,近量贴合物料表面,尽量取得较大的吸力;也有一些要求较严的场所,采用了可以装卸不同曲面底磁极的起重电磁铁。上述的固定磁极102和固定磁极表面,它所能适应的钢卷100范围很窄,不同曲率大小的钢卷100需要不同的起重电磁铁,在实际工作中,需要频繁的更换起重电磁铁;而上述可以装卸不同曲面底磁极的电磁铁,也需要频繁的装卸底磁极;所以,在实际工作中,均增加了不少工作量。在现有技术中吊运钢板采用的是如图2所示的起重电磁铁,它只适用于吊运钢板101,适用范围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无需频繁的更换电磁铁和频繁的装卸底磁极就可实现吊运不同曲率大小的被吸料的带可移动磁极的起重电磁铁。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带可移动磁极的起重电磁铁,包括起重电磁铁主体部分、二个第一活动磁极部分,二个第一活动磁极部分对称分布在起重电磁铁主体部分的下方。每个第一活动磁极部分都包括第一活动磁极、固定极板、调节螺杆、第一螺纹孔,固定极板设于起重电磁铁主体部分的底部,固定极板的底部设有一组等距分布且贯通的燕尾槽,燕尾槽为T形,第一活动磁极的顶部设有一组等距分布的第一凸起,一个第一凸起对应一个燕尾槽,第一活动磁极通过第一凸起和燕尾槽与固定极板相连,且第一凸起可在燕尾槽内滑动。其中一个第一凸起上设有与调节螺杆相匹配的第一螺纹孔,固定极板的外侧设有固定孔板,调节螺杆穿过固定孔板经燕尾槽伸进第一螺纹孔内,旋转调节螺杆即可带动第一凸起移动,从而使得第一活动磁极移动。所述第一活动磁极与被吸料相接触的一面为斜面或曲面。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凸起为T形。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带可移动磁极的起重电磁铁还包括二个第二活动磁极,第二活动磁极与固定极板相连,一个固定极板对应一个第二活动磁极,且二个第二活动磁极分别处于二个第一活动磁极的外侧。每个第二活动磁极的顶部都设有一组等距分布的第二凸起,一个第二凸起对应一个燕尾槽,第二活动磁极通过第二凸起和燕尾槽与固定极板相连,且第二凸起可在燕尾槽内滑动。其中一个第二凸起上设有贯穿的且与调节螺杆相匹配的第二螺纹孔,调节螺杆穿过固定孔板依次经燕尾槽、第二螺纹孔伸进第一螺纹孔内,旋转调节螺杆即可带动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移动,从而使得第一活动磁极和第二活动磁极移动。所述第二活动磁极与被吸料相接触的一面为水平面。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凸起为T形。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及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的底磁极(第一活动磁极)是可移动的磁极,省去了为了适应不同曲率钢卷从而频繁装卸不同曲面底磁极的工作。2、本专利技术采用了燕尾槽和凸起(第一凸起、第二凸起),都为T形,槽内移动,活动磁极不可能掉落,安全可靠。3、本专利技术采用调节螺杆调节,比较方便。4、本专利技术通过移动第一活动磁极,从而可使得底磁板的工作面能更好的贴合被吸料(钢卷)的工作面,确保有足够大的工作吸力。5、本专利技术不仅可以通过调节螺杆移动第一活动磁极从而适用于不同曲率的被吸料(如钢卷)的吸吊,还可以利用第二活动磁极吸吊钢板,使用范围广。6、本专利技术整个装置容易制造,性价比好。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吸吊钢卷的起重电磁铁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现有技术吸吊钢板的起重电磁铁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的侧视图。图5为实施例1中第一活动磁极的移动过程示意图。图6为实施例1中第一活动磁极的侧视图。图7为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7的侧视图。图9为实施例2中第一活动磁极和第二活动磁极的移动过程示意图。图10为实施例2中第一活动磁极的侧视图。图11为实施例2吸吊钢板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专利技术的首选实施例。但是,本专利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专利技术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设置”在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与另一个元件“相连”,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专利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请参阅图3至图6,一种带可移动磁极的起重电磁铁,包括起重电磁铁主体部分1、二个第一活动磁极部分。二个第一活动磁极部分对称分布在起重电磁铁主体部分1的下方。具体的,每个第一活动磁极部分都包括第一活动磁极3、固定极板2、调节螺杆6、第一螺纹孔7。固定极板2设于起重电磁铁主体部分1的底部。固定极板2的底部设有一组等距分布且贯通的燕尾槽4,燕尾槽4为T形,第一活动磁极3的顶部设有一组等距分布的第一凸起5,一个第一凸起5对应一个燕尾槽4,第一活动磁极3通过第一凸起5和燕尾槽4与固定极板2相连如图4,且第一凸起5可在燕尾槽4内滑动。如图3和图6,其中一个第一凸起5上设有与调节螺杆6相匹配的第一螺纹孔7,固定极板2的外侧(固定极板2的外侧指的是二个固定极板2的相互远离侧)设有固定孔板8,调节螺杆6穿过固定孔板8经燕尾槽4伸进第一螺纹孔7内,旋转调节螺杆6即可带动第一凸起5移动,从而使得第一活动磁极3移动。其中,第一活动磁极3与被吸料相接触的一面为斜面或曲面。第一凸起5为T形。本实施例1工作原理及其工作过程当吸吊的钢卷尺寸有较大的变化时,通过旋转图3中左、右两边的调节螺杆6,使旋转螺杆6带动二边的第一活动磁极3相互靠近如图5或相互远离移动,使其适应被吸钢卷的工作面,从而确保有足够大的工作吸力。实施例2请参阅图7至图11,一种带可移动磁极的起重电磁铁,包括起重电磁铁主体部分1、二个第一活动磁极部分、二个第二活动磁极9。二个第一活动磁极部分对称分布在起重电磁铁主体部分1的下方。具体的,每个第一活动磁极部分都包括第一活动磁极3、固定极板2、调节螺杆6、第一螺纹孔7。固定极板2设于起重电磁铁主体部分1的底部。固定极板2的底部设有一组等距分布且贯通的燕尾槽4,燕尾槽4为T形,第一活动磁极3的顶部设有一组等距分布的第一凸起5,一个第一凸起5对应一个燕尾槽4,第一活动磁极3通过第一凸起5和燕尾槽4与固定极板2相连,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可移动磁极的起重电磁铁,其特征在于,包括起重电磁铁主体部分、二个第一活动磁极部分,二个第一活动磁极部分对称分布在起重电磁铁主体部分的下方;/n每个第一活动磁极部分都包括第一活动磁极、固定极板、调节螺杆、第一螺纹孔,固定极板设于起重电磁铁主体部分的底部,固定极板的底部设有一组等距分布且贯通的燕尾槽,燕尾槽为T形,第一活动磁极的顶部设有一组等距分布的第一凸起,一个第一凸起对应一个燕尾槽,第一活动磁极通过第一凸起和燕尾槽与固定极板相连,且第一凸起可在燕尾槽内滑动,其中一个第一凸起上设有与调节螺杆相匹配的第一螺纹孔,固定极板的外侧设有固定孔板,调节螺杆穿过固定孔板经燕尾槽伸进第一螺纹孔内,旋转调节螺杆即可带动第一凸起移动,从而使得第一活动磁极移动;/n所述第一活动磁极与被吸料相接触的一面为斜面或曲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可移动磁极的起重电磁铁,其特征在于,包括起重电磁铁主体部分、二个第一活动磁极部分,二个第一活动磁极部分对称分布在起重电磁铁主体部分的下方;
每个第一活动磁极部分都包括第一活动磁极、固定极板、调节螺杆、第一螺纹孔,固定极板设于起重电磁铁主体部分的底部,固定极板的底部设有一组等距分布且贯通的燕尾槽,燕尾槽为T形,第一活动磁极的顶部设有一组等距分布的第一凸起,一个第一凸起对应一个燕尾槽,第一活动磁极通过第一凸起和燕尾槽与固定极板相连,且第一凸起可在燕尾槽内滑动,其中一个第一凸起上设有与调节螺杆相匹配的第一螺纹孔,固定极板的外侧设有固定孔板,调节螺杆穿过固定孔板经燕尾槽伸进第一螺纹孔内,旋转调节螺杆即可带动第一凸起移动,从而使得第一活动磁极移动;
所述第一活动磁极与被吸料相接触的一面为斜面或曲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可移动磁极的起重电磁铁,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杰王春波
申请(专利权)人:岳阳强力电磁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