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韩先锋专利>正文

高效粉体混合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542597 阅读:2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05 15: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效粉体混合器,包括机座、料斗筒、电机、螺旋桨,料斗筒固定支撑在机座上,料斗筒为下锥角为65-75°的圆锥形筒体,其侧壁开设进料口,底部设置出料口,进料口和出料口处安装阀门,料斗筒顶部固定盖板,电机安装在盖板上,盖板底面上固定三个轴承支架,每个主轴通过轴承安装在盖板和轴承支架上,电机输出轴与主轴传动连接,每个主轴下端安装螺旋桨,三只螺旋桨在料斗筒内沿圆周均匀分布,三只螺旋桨在料斗筒内的安装高度位置自上而下在0.38-0.46位置处,螺旋桨为三叶片对称翼型桨,三只螺旋桨的旋向相同,均为右旋向,螺旋桨的桨叶从内向外厚度逐渐减小,桨叶顶面自中心向两侧高度逐渐减小。(*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粉体混合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高效粉体混合器
技术介绍
在化工、乳食品、制药等行业,需要对几种粉体进行混合,目前多采用机械搅拌式混合器和重力式V型混合器。这两种混合器都只是对粉体进行搅拌,使其混合均匀,但由于不同粉体之间存在差异,混合工质料在静置一段时间之后,混合均匀的粉体极其容易出现分层现象,混合效果不佳,传统混合器其用于I1、III类粉体混合时,效率极低。因此需要开发一种能处理I1、III类粉体,能对可压缩性粉体进行高效均质混合的机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简便、不易分层、混合效果好的高效粉体混合器。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效粉体混合器,包括机座、料斗筒、电机、螺旋桨,料斗筒固定支撑在机座上,料斗筒为下锥角为65-75°的圆锥形筒体,其侧壁开设进料口,底部设置出料口,进料口和出料口处安装阀门,料斗筒顶部固定盖板,电机安装在盖板上,盖板底面上固定三个轴承支架,每个主轴通过轴承安装在盖板和轴承支架上,电机输出轴与主轴传动连接,每个主轴下端安装螺旋桨,三只螺旋桨在料斗筒内沿圆周均匀分布,三只螺旋桨在料斗筒内的安装高度位置自上而下在O. 38-0. 46位置处,螺旋桨为三叶片对称翼型桨,三只螺旋桨的旋向相同,均为右旋向,螺旋桨的桨叶从内向外厚度逐渐减小,桨叶顶面自中心向两侧高度逐渐减小。本技术高效粉体混合器,其中所述螺旋桨的盘面比为1-1. 1,螺距为桨径的O. 85-0. 9倍,三只螺旋桨浆梢之间的间距为螺旋桨桨径的O. 613-0. 65倍,螺旋桨桨梢至料斗筒内壁之间的距离为3-4. 5mm。本技术高效粉体混合器,其中所述盖板底面中心位置设有弧形凸出部,形成冠体储气压区。本技术高效粉体混合器,其中所述盖板上固定电机支座和三个带轮支座,电机安装在电机支座上,电机输出轴上安装三个传动带轮,每个带轮支座上分别固定一对轴承座,被动带轮轴通过轴承安装在轴承座上,被动带轮安装在被动带轮轴上,被动带轮与传动带轮上套装皮带,每个被动带轮轴下端通过万向节与一个所述主轴连接。本技术高效粉体混合器,其中所述盖板与料斗筒之间设置密封环密封。本技术高效粉体混合器,其中所述主轴与盖板之间设置密封圈。本技术高效粉体混合器,其中所述机座底部安装四只移动滚轮,机座下部固定踏脚板。本技术高效粉体混合器,其结构简单,操作简便,粉体在混合的同时,被进一步粉碎均质,I1、III类粉体的混合均质效果明显提高,混合均质后,工质稳定,不会出现分层现象,混合效果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高效粉体混合器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高效粉体混合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高效粉体混合器中螺旋桨的局部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图2中对应剖面线的剖面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技术高效粉体混合器包括机座1、料斗筒2、电机3、螺旋桨4,料斗筒2通过螺栓固定支撑在机座I上,机座I底部安装四只移动滚轮11,机座I下部固定踏脚板12。料斗筒2为一个下锥角约为70°的圆锥形筒体,其侧壁开设两个进料口 21,底部设置出料口 22,进料口 21和出料口 22处安装阀门。料斗筒2顶部通过螺栓固定盖板5,盖板5与料斗筒2之间设置密封环24密封。盖板5底面中心位置设有弧形凸出部25,形成冠体储气压区26。盖板5上固定电机支座51和三个带轮支座52,电机3安装在电机支座51上,电机输出轴上安装三个传动带轮31。每个带轮支座52上分别固定一对轴承座,被动带轮轴54通过轴承55安装在轴承座上,被动带轮56安装在被动带轮轴54上,被动带轮56与传动带轮31上套装皮带33。盖板5底面上固定三个轴承支架61,每个被动带轮轴54下端通过万向节57与一个主轴6连接,每个主轴6通过轴承62安装在盖板5和轴承支架61上,主轴6与盖板5之间设置密封圈63。每个主轴6下端通过键安装螺旋桨4,三只螺旋桨4在料斗筒2内沿圆周均匀分布,三只螺旋桨4在料斗筒2内的安装高度位置自上而下在O. 38-0. 46位置处。如图2、3所示,螺旋桨4为三叶片对称翼型桨,螺旋桨4的盘面比为1. 0-1. 1,螺距为桨径的O. 85-0. 9倍,三只螺旋桨4浆梢之间的间距为螺旋桨桨径的O. 613-0. 65倍,螺旋桨桨梢至料斗筒内壁之间的距离为3-4. 5mm,三只螺旋桨4的旋向相同,均为右旋向。螺旋桨4的桨叶41从内向外厚度逐渐减小,桨叶顶面自中心向两侧高度逐渐减小。本技术高效粉体混合器的工作过程为粉体自进料口 21投入料斗筒2内,启动电机3,驱动主轴6旋转,带动螺旋桨4高度旋转,桨叶41上方粉体的流速增大,压强急剧减小,桨叶下方粉体的流速减小,压强增大,因此在螺旋桨4的上方形成负压腔,下方形成正压腔,粉体在负压腔受负压迅速膨胀扩张,而在正压腔受正压被压缩,瞬时的张、缩运动,粉体受极大应力被撕裂,此外中部的粉体以高速上喷至冠体储气压区26,经碰撞和剪切之后被粉碎,同时粉体在螺旋桨4的带动下高速旋转,并在压差作用下产生上、下翻滚运动,因此在极短的时间内被快速均质混合。本技术高效粉体混合器用于化工、乳食品、生物工程、现代中药等行业。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技术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技术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技术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效粉体混合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座、料斗筒、电机、螺旋桨,料斗筒固定支撑在机座上,料斗筒为下锥角为65?75°的圆锥形筒体,其侧壁开设进料口,底部设置出料口,进料口和出料口处安装阀门,料斗筒顶部固定盖板,电机安装在盖板上,盖板底面上固定三个轴承支架,每个主轴通过轴承安装在盖板和轴承支架上,电机输出轴与主轴传动连接,每个主轴下端安装螺旋桨,三只螺旋桨在料斗筒内沿圆周均匀分布,三只螺旋桨在料斗筒内的安装高度位置自上而下在0.38?0.46位置处,螺旋桨为三叶片对称翼型桨,三只螺旋桨的旋向相同,均为右旋向,螺旋桨的桨叶从内向外厚度逐渐减小,桨叶顶面自中心向两侧高度逐渐减小。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粉体混合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座、料斗筒、电机、螺旋桨,料斗筒固定支撑在机座上,料斗筒为下锥角为65-75°的圆锥形筒体,其侧壁开设进料口,底部设置出料口,进料口和出料口处安装阀门,料斗筒顶部固定盖板,电机安装在盖板上,盖板底面上固定三个轴承支架,每个主轴通过轴承安装在盖板和轴承支架上,电机输出轴与主轴传动连接,每个主轴下端安装螺旋桨,三只螺旋桨在料斗筒内沿圆周均匀分布,三只螺旋桨在料斗筒内的安装高度位置自上而下在O. 38-0. 46位置处,螺旋桨为三叶片对称翼型桨,三只螺旋桨的旋向相同,均为右旋向,螺旋桨的桨叶从内向外厚度逐渐减小,桨叶顶面自中心向两侧高度逐渐减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粉体混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桨的盘面比为1-1.1,螺距为桨径的O. 85-0. 9倍,三只螺旋桨浆梢之间的间距为螺旋桨桨径的O.61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先锋
申请(专利权)人:韩先锋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