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亮专利>正文

一种纳米碳化硅晶须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527662 阅读:1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04 08: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纳米碳化硅晶须的制备方法,主要以稻壳灰、炭黑和聚四氟乙烯为原料,按一定比例混合形成反应剂,将反应剂研磨,得到混合浆体,烘干后研磨成粉体,然后经过整体预热的燃烧合成反应得到反应产物,最后将反应产物经过除碳、除硅,得到纳米碳化硅晶须,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制备方法制备纳米碳化硅晶须的转化率高,并且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制备方法制备出的碳化硅晶须具有低密度、高熔点、高强度、高模量、热膨胀系数小及耐腐蚀、耐磨等特点,可广泛应用于机械、电子、航空航天及能源等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制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碳化硅晶须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碳化硅晶须具有低密度、高熔点、高强度、高模量、热膨胀系数小及耐腐蚀、耐磨等优良性能,可作为金属基、陶瓷基、树脂基等复合材料的增韧填充物,被广泛应用于机械、电子、航空航天及能源等领域。在现有的制备方法中,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号99110846. 9,公开号1281910,公开日2001-01-31)将净碳质溶胶和净硅溶胶按碳和硅摩 尔比3 8 :1于室温下搅拌混合24小时,制得二元净炭质-硅溶胶,在10(Tl5(rC干燥4飞小时得元干凝胶,或进行超临界干燥2(Γ180分钟,得到二元凝胶,然后进行碳热还原反应,最后脱碳,脱去SiO2,制得纯纳米碳化硅晶须。此方法存在如下缺陷1、原料纯度和成本高;2、生产中使用的高温炉结构复杂,造价高;3、生产工艺复杂、合成难度大等缺点,导致不能大规模生产碳化硅晶须。因此,迫切需要寻找一种低成本、无污染、工艺简单、快速制备纳米碳化硅晶须的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解决了现有制备方法生产工艺复杂以及合成难度大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步骤I,将稻壳灰和炭黑混合形成混合原料;步骤2,将聚四氟乙烯与步骤I的混合原料充分混合形成反应剂;步骤3,将步骤2形成的反应剂置于球磨罐中,并在球磨机上研磨12 18小时,得到混合浆体;步骤4,将步骤3得到的混合浆体装于玻璃皿中并放入烘箱中,以10(Tl80°C的烘干温度将混合浆体烘干,得到干燥的混合物料;步骤5,将步骤4得到的混合物料在研钵中研磨成粉体,将该粉体放入坩埚中,并将坩埚放入自蔓延燃烧合成反应釜的冷区,将反应釜抽真空后充入氮气至适当压力,将自蔓延燃烧合成反应釜的热区加热升温至一定温度,将位于冷区的坩埚推至热区引发自蔓延燃烧合成反应,将反应釜热区保温一定时间后,停止通入氮气,冷却至室温后得到反应产物,将该反应产物除碳,除硅,得到纳米碳化硅晶须。其中,步骤I中稻壳灰和炭黑的质量比为O. Γο. 510其中,步骤2中聚四氟乙烯与步骤I的混合原料的质量比为O. 2^0. 35:1。其中,步骤3中球磨罐为聚四氟乙烯球磨罐,所述球磨机为行星球磨机,以二氧化错为球磨球,无水乙醇为研磨溶剂。其中,步骤5中所述研钵为玛瑙研钵,所述坩埚为石墨坩埚。其中,步骤5中氮气压力控制在O. Γ ΜρΒ,自蔓延燃烧合成反应釜的热区温度升至100(Tll5(TC,反应釜热区的保温时间为6(T90min。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以稻壳灰和炭黑为原料,以聚四氟乙烯为催化剂,通过整体预热的燃烧合成反应制备碳化硅晶须,主要通过控制稻壳灰、炭黑和聚四氟乙烯的比例和各工艺参数,可以制备高纯度的纳米碳化硅晶须,简化了生产工艺,降低了成本。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 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按照以下步骤具体实施步骤1,将稻壳灰和炭黑混合形成混合原料,稻壳灰和炭黑的质量比为O.Γο. 5:1 ;步骤2,将聚四氟乙烯与步骤I的混合原料充分混合形成反应剂,聚四氟乙烯与步骤I的混合原料的质量比为O. 2^0. 35:1 ; 步骤3,将步骤2形成的反应剂置于球磨罐中,并在球磨机上研磨12 18小时,得到混合浆体,球磨罐为聚四氟乙烯球磨罐,所述球磨机为行星球磨机,以二氧化锆为球磨球,无水乙醇为研磨溶剂;步骤4,将步骤3得到的混合浆体装于玻璃皿中并放入烘箱中,以10(Tl80°C的烘干温度将混合浆体烘干,得到干燥的混合物料;步骤5,将步骤4得到的混合物料在玛瑙研钵中研磨成粉体,将该粉体放入石墨坩埚中,并将石墨坩埚放入自蔓延燃烧合成反应釜的冷区,将反应釜抽真空后充入氮气,压力控制在O. flMpa,将自蔓延燃烧合成反应釜的热区加热升温至一定温度,将位于冷区的石墨坩埚推至热区引发自蔓延燃烧合成反应,将反应釜热区保温6(T90min后,停止通入氮气,冷却至室温后得到反应产物,将该反应产物除碳,除硅,得到纳米碳化硅晶须。实施例将稻壳灰和炭黑以O. 1:0. 6的质量比混合形成混合原料,按照聚四氟乙烯与混合原料的质量比为O. 2:1充分混合形成反应剂,将反应剂置于聚四氟乙烯的球磨罐中,以二氧化锆为球磨球,无水乙醇为研磨溶剂,在行星球磨机上球磨15小时,得到混合浆体;将混合浆体装于玻璃器皿中放置于烘箱中,在120°C将物料烘干,得到干燥的混合物料。将干燥的混合物料在玛瑙研钵中研磨成粉体,将其置于石墨坩埚中,将石墨坩埚置于自蔓延燃烧合成反应釜的冷区位置,将反应釜抽真空后充入氮气,氮气压力控制在O.2MPa,将自蔓延燃烧合成反应釜的热区位置整体升温至1050°C,将石墨坩埚快速由冷区推至热区,反应75min后,停止通入氮气,冷却至室温,将产物取出,经过除碳和除硅后,便得到纳米碳化硅晶须。本专利技术以稻壳灰和炭黑为原料,以聚四氟乙烯为催化剂,通过整体预热的燃烧合成反应制备碳化硅晶须,主要通过控制稻壳灰、炭黑和聚四氟乙烯的比例和各工艺参数,可以制备高纯度的纳米碳化硅晶须,简化了生产工艺,降低了成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纳米碳化硅晶须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将稻壳灰和炭黑混合形成混合原料;步骤2,将聚四氟乙烯与步骤1的混合原料充分混合形成反应剂;步骤3,将步骤2形成的反应剂置于球磨罐中,并在球磨机上研磨12~18小时,得到混合浆体;步骤4,将步骤3得到的混合浆体装于玻璃皿中并放入烘箱中,以100~180℃的烘干温度将混合浆体烘干,得到干燥的混合物料;步骤5,将步骤4得到的混合物料在研钵中研磨成粉体,将该粉体放入坩埚中,并将坩埚放入自蔓延燃烧合成反应釜的冷区,将反应釜抽真空后充入氮气至适当压力,将自蔓延燃烧合成反应釜的热区加热升温至一定温度,将位于冷区的坩埚推至热区引发自蔓延燃烧合成反应,将反应釜热区保温一定时间后,停止通入氮气,冷却至室温后得到反应产物,将该反应产物除碳,除硅,得到纳米碳化硅晶须。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纳米碳化硅晶须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I,将稻壳灰和炭黑混合形成混合原料; 步骤2,将聚四氟乙烯与步骤I的混合原料充分混合形成反应剂; 步骤3,将步骤2形成的反应剂置于球磨罐中,并在球磨机上研磨12 18小时,得到混合浆体; 步骤4,将步骤3得到的混合浆体装于玻璃皿中并放入烘箱中,以10(Tl8(rC的烘干温度将混合浆体烘干,得到干燥的混合物料; 步骤5,将步骤4得到的混合物料在研钵中研磨成粉体,将该粉体放入坩埚中,并将坩埚放入自蔓延燃烧合成反应釜的冷区,将反应釜抽真空后充入氮气至适当压力,将自蔓延燃烧合成反应釜的热区加热升温至一定温度,将位于冷区的坩埚推至热区引发自蔓延燃烧合成反应,将反应釜热区保温一定时间后,停止通入氮气,冷却至室温后得到反应产物,将该反应产物除碳,除硅,得到纳米碳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亮
申请(专利权)人:张亮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