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该复合材料的主要用途是组成隔音,吸收机械振动或其它功能性构件,同时,对声波有強烈的吸收作用。
技术介绍
声音是空气中传播的机械振动,传统的隔音、吸音材料的主要作用机理以机械作用为主,即在声音传播的路径中插入另类介质,减弱声波振动的强度、改变声音传插的方向,达到隔音、吸音的目的;现有的隔音、吸音材料有石膏、水泥、塑料、橡胶,这些材料被制成各形状,应用于各种领域如高速公路、鉄路旁的隔音板,各种有音响效果的室内则多采用有机发泡材料,ー些特定要求的还使用橡胶涂料。由于机械波传输的特点,为了达到理想隔、吸音效果,目前使用传统的材料需要较 大的介入较大路径,在许多场合,只能使用较薄的材料时,就难达到理想的吸音效果。发泡类材料则由于其強度小,一般限于固定环境中使用。总之,现有的材料隔音、吸音效果不理想,达不到隔音吸音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种热稳定性好,強度和刚度高,减振和吸音效果好的压电吸声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和压电吸声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压电吸声复合材料由以下原料和步骤制成 所述 ...
【技术保护点】
一和压电吸声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压电吸声复合材料由以下原料和步骤制成:所述的各原料(1)所述的该制备方法中的压电吸声复合材料是由有机树脂基体、压电体、导电体和增强体四部份组成;所述的有机树脂基体为聚氯乙烯粉剂,即称为PVC基体;或合成橡胶树脂,即称为PU基体;或塑料树脂,即称为ABS基体;所述的压电体为极化锆钛酸铅陶瓷片,即称为PZT陶瓷片;所述的导电体为微细硅粉,即称为Si微粉;所述的增强体为尼龙短纤维,或玻璃短纤维,或玻璃纤维布,或尼龙布,根椐实际需要任意选择其中的一种:(2)所述的该制备方法中组成压电吸声复合材料的各原料的重量配比为:有机树脂基体?65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和压电吸声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压电吸声复合材料由以下原料和步骤制成所述的各原料(1)所述的该制备方法中的压电吸声复合材料是由有机树脂基体、压电体、导电体和增强体四部份组成;所述的有机树脂基体为聚氯乙烯粉剂,即称为PVC基体;或合成橡胶树脂,即称为基体;或塑料树脂,即称为ABS基体;所述的压电体为极化锆钛酸铅陶瓷片,即称为PZT陶瓷片;所述的导电体为微细硅粉,即称为Si微粉;所述的增强体为尼龙短纤维,或玻璃短纤维,或玻璃纤维布,或尼龙布,根椐实际需要任意选择其中的一种(2)所述的该制备方法中组成压电吸声复合材料的各原料的重量配比为有机树脂基体65 - 85 %,PZT陶瓷片3 — 20 %,Si微粉 5 — 18 %,增强体3 — 20%,在以上各组份取值范围内,组份百分含量之和为100% ;所述的各步骤为A、原料预处理,各组份成型前为以下状态所述的有机树脂基体=PVC基体,或PU基体,或ABS基体;所述的压电体为PZT陶瓷片,厚度在O. 2mnT0. 4mm之间,平均周径在lmnT20mm之间的; 其形状为给定的几何形状,如圆形,方形或多方形,或不规则形状的薄陶瓷片;使用前,PZT 陶瓷片应先进行极化处理,采用垂直极化,即电场垂直于PZT薄片表面,经极化后的PZT陶瓷片两表面有金属电板;导电体为微细硅粉,Si微粉直径=2μπι的,使用前,将Si微粉导电体放置于有盖的匣钵内,将匣钵放置在温度为70 - 80°C的环境中,恒温处理6 — 8小时;B、成型工艺,采用注塑工艺成型第一步,将上述重量配比的有机树脂基体料和增强体的两种原料混合均匀,采用模压成型,成型时,注塑温度控制在240°C — 260°C之间,模具温度应保持在40°C ±5°C ;注塑压力为1200bar ;根据需要可加入增塑剂,成型为基板一,基板一的厚度为f IOmm之间;第二步,在基板一上增加吸层,将上述重量配比的有机树脂基体料和Si微粉两种原料混合均匀形成基体导电混合料后,在基板一上覆盖一层基体导电混合料,覆盖厚度为O.5 1_,然后在基体导电混合料层均匀抛撒压电片,即均匀抛撒PZT陶瓷片;再覆盖一层厚度为O. 5^1mm的基体导电混合料层,即将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守焕,席军德,眭铁杰,吴晓喜,周培慧,
申请(专利权)人:株洲联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