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材料板、制备方法及用途技术

技术编号:8522562 阅读:1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04 01:1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复合材料板,包括:一个夹芯层;两个蒙皮层,包覆在所述夹芯层的外表面;和聚双环戊二烯层,设置在至少一个所述蒙皮层的外表面。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涉及了所述复合材料板的制备方法及用途。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复合材料板在纤维增强材料外部包覆了聚双环戊二烯层,解决了常规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在受到冲击载荷时易出现的分层失效以及耐磨性差的问题。该复合材料板材可广泛应用于矿山、铁路、公路运输重型车辆及货斗上的载重或承重部件中。本发明专利技术中的复合材料板材可以通过反应注射成型工艺结合真空辅助成型工艺实现,适用于工业化生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复合材料板及其制备方法,具体涉及一种抗冲、耐磨的纤维增强材料 复合板,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技术介绍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由于其高比强度和比刚度,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工程领域。但是 此类复合材料对冲击载荷比较敏感,在使用中最致命的损伤往往因冲击引起。当冲击速度 很高时,复合材料层合板将被穿透;而在冲击速度降低时,会产生不同破坏形式,例如基体 开裂、纤维断裂和分层。所以对增强复合材料结构安全威胁最大的是冲击损伤,冲击损伤是 复合材料损伤的主要研究对象。大部分复合材料的损伤不是一下造成的,往往是经过多次低能量冲击之后材料失 效。复合材料在使用过程中受到低能冲击时,大部分情况并没有明显的目视损伤,但却在层 合表面生成不可视的浅表面分层,从而形成潜在的危险,内部损伤的存在可造成复合材料 在刚度和强度上的极大损失。道路运输用车量主要运载矿石、煤块、沙土及金属材料等,车厢与货物直接接触, 在运输和装卸过程中不间断的经受低速或高速冲击,同时与货物之间发生各种摩擦碰撞。 因此,要求车厢等部件需要足够的强度、韧性及耐磨性。钢铁等金属材料虽然能满足运输车辆的使用需求,但由于其密度大,使得运输车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复合材料板,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夹芯层;两个蒙皮层,包覆在所述夹芯层的外表面;和聚双环戊二烯层,设置在至少一个所述蒙皮层的外表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材料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个夹芯层; 两个蒙皮层,包覆在所述夹芯层的外表面;和 聚双环戊二烯层,设置在至少一个所述蒙皮层的外表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材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双环戊二烯通过富胶层粘接在至少一个所述蒙皮层的外表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材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夹芯层为Balsa木、泡桐木、杉木、橡木、铝蜂窝、聚氨酯蜂窝、聚氯乙烯蜂窝、聚丙烯蜂窝、聚氨酯泡沫、聚乙烯泡沫、聚丙烯泡沫、碳泡沫中的一种或多种。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材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蒙皮层为包括树脂基体和纤维增强层的纤维增强复合板,其中纤维的含量按重量为30% 80% ;所述树脂基体为环氧树脂、不饱和聚酯树脂、双马来酰胺树脂、聚酰亚胺树脂、乙烯基树脂或酚醛树脂;所述增强纤维层为3 10层纤维编织物,所述编织物选自纤维毡、机织纤维布、针织纤维布、编织纤维布、缝织纤维布、斜纹布、平纹布、单向布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纤维编织物中的纤维为碳纤维、芳纶纤维、玻璃纤维、玄武岩纤维、凯夫拉纤维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碳纤维或芳纶纤维。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复合材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材料板还包括加强筋,铺设在所述夹芯层中、所述蒙皮层与聚双环戊二烯层之间、或两层蒙皮层之间并贯穿夹芯层;所述加强筋为纤维编织物或纤维增强筋。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复合材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增强筋为包括树脂基体和纤维增强层的纤维增强复合材料通过拉挤成型工艺形成、截面为“工”型、“X”型、“ 口”型或“0”型的长条状结构;所述纤维增强筋设置于夹芯层中,或设置于蒙皮层与聚双环戊二烯层之间。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复合材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编织物为二维编织物或三维编织物;所述二维编织物选自纤维毡、机织纤维布、针织纤维布、编织纤维布、缝织纤维布、斜纹布、平纹布、单向布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二维纤维编织物设置于夹芯层中;所述三维编织物为截面为“工”型、“X”型或“口”型的长条状三维编织物;所述三维编织物设置于夹芯层中,或设置于两层蒙皮层之间,并贯穿夹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秀青田宇黎高磊汪文虎
申请(专利权)人:蓝星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