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梁昌林专利>正文

饲养上簇一体化活动蚕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517837 阅读:2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03 12:22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饲养上簇一体化活动蚕台,是在蚕台架上安设不少于一组蚕台构成,所述一组蚕台由两层蚕台构成;蚕台框架上安设横栅无格熟蚕上簇器蚕台面,每组蚕台用吊绳4条,分别串过蚕台架上面的4个滑轮或是园滑的钢管的支点,每条吊绳的两头分别固定同组蚕台相应角上,当同组的一蚕台向上或向下移动,同组的另一蚕台则同时向相反方向移动;具有耐用,成本低,采茧快、耗工耗时少、易于消毒处理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一种养蚕业设备。
技术介绍
目前,常规养蚕是将蚕儿放在蚕架蚕匾、蚕台或地面饲养,蚕熟时把熟蚕捉起放到上簇器上营茧,或者把上簇器安放在熟蚕蚕座上让熟蚕自动上簇。在推广应用的多种上簇器中,纸板方格簇是较好的上簇器,但它存在不耐用、成本高、采茧慢,耗工耗时多、消毒困难等不足。经市场调查、检索、中国公开专利检索,查到与养蚕业有关专利文件155件,其中专利技术63件,技术88件,外观设计4件,未发现与本专利技术产品相同的报道和产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饲养上簇一体化活动蚕台。本专利技术的饲养上簇一体化活动蚕台,其特征在于;是在蚕台架(H)上安设不少于一组蚕台构成,所述一组蚕台由两层蚕台构成;所述蚕台,是在蚕台框架上安设蚕台面(W)构成,每组蚕台用吊绳(S) 4条,分别串过蚕台架(H)上面支架的与蚕台4个角位置对应的4个支点(G1),支点(Gl)是滑轮或是园滑的钢管,每条吊绳(S)的两头分别固定同组蚕台相应角上,当同组的一蚕台向上或向下移动,同组的另一蚕台则同时向相反方向移动。所述蚕台面(W)优选由横栅无格熟蚕上簇器构成;所述横栅无格熟蚕上簇器,其结构特征为在框架中设置多层平面构成两组并列木片横栅,所述木片横栅的木片长度根据框架内边长度确定,木片宽度在20-30 mm范围,木片厚度在2-8 mm范围,木片横栅的木片平面之间内空距K在25-30 mm范围,两组木片横栅平面为错位结构,其错位间距G在3_10 mm范围。横栅的木片与框架连接优选采用榫接结构。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是具有耐用,成本低,采茧快、耗工耗时少、易于消毒处理等优点(—)本装置是把上簇器作为活动蚕台的主要组件,蚕食桑期用来放蚕喂养,熟蚕时随即用来上簇营茧,节省了蚕台铺设材料,同时节省了簇具保管室。(二)生产操作时,升降蚕台比较轻便,养蚕省工省力;尤其是熟蚕时,将蚕台上下靠近即可让熟蚕自动上簇,大量节省了捉熟蚕上簇的劳力和熟蚕上簇时搬运上簇器的劳力,使养蚕最繁忙的时刻变得轻松。实践证明,应用本装置养蚕与普通蚕台育或地面育相比(均采用自动上簇办法),可提高熟蚕上簇工效3倍以上。(三)每套蚕台可设2-10层,充分利用空间,节省养蚕用房。(四)由于该套蚕台升降活动自如,可以根据蚕儿大小、温湿度和气流等情况来调节蚕台间距,以达到合理调节蚕座环境,延长桑叶保鲜时间等目的,有利于蚕的正常生长发育。(五)整套蚕台吊挂悬空,不接触地面,有利于预防鼠、蚁为害。(六)配套轨道桑叶载运台,可装载一次喂蚕用叶,在大棚内移动,不需要手提肩挑,减轻喂蚕时的劳动强度。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图1-收回时主视示意2——展开时主视示意3P—P (向)俯视示意图 图4——收回时驱动方法原理示意5—展开时驱动方法原理示意6——蚕台主视示意7——蚕台左视示意中:蚕台架(11)、蚕台(八1)、(八2)、(81)、(82)、((1)、(〇2)、(01)、(02)、(£1)、(E2)、(F1)、(F2)、支点(G1)、蚕台面(W)、吊绳(S);框架(I)、(2)、(3)、(4),木片(A)、(B),榫(C),两木片平面之间内空距(K),错位间距(G),框架长度(LI),框架宽度(L2),框架高度(L3)。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1一 7所示,本专利技术的饲养上簇一体化活动蚕台,其特征在于;是在蚕台架(H)上安设不少于一组蚕台构成,所述一组蚕台由两层蚕台构成;所述蚕台,是在蚕台框架上安设蚕台面(W)构成,每组蚕台用吊绳(S) 4条,分别串过蚕台架(H)上面支架的与蚕台4个角位置对应的4个支点(G1),支点(Gl)是滑轮或是园滑的钢管,每条吊绳(S)的两头分别固定同组蚕台相应角上,当同组的一蚕台向上或向下移动,同组的另一蚕台则同时向相反方向移动。所述蚕台面(W)优选由横栅无格熟蚕上簇器构成;其结构特征为在框架中设置多层平面构成两组并列木片横栅构成,所述木片横栅的木片(A)、(B)的长度根据框架内边长度确定,木片(A)、(B)的宽度在20-30 mm范围,木片(A)、(B)的厚度在2-10 mm范围,横栅(A)、(B)两组各木片平面之间内空距(K)在25-35 mm范围,两组木片横栅平面为错位结构,其错位间距(G)在3-10 mm范围。横栅的木片(A)、(B)与框架的框边(I)、(2)连接优选采用榫接结构。本专利技术的饲养上簇一体化活动蚕台,可采用现有技术材料和制造方法进行制造获得。本专利技术的饲养上簇一体化动蚕台,制作要领及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常规养蚕是将蚕儿放在蚕架蚕匾、蚕台或地面饲养,蚕熟时把熟蚕捉起放到上簇器上营茧,或者把上簇器安放在熟蚕蚕座上让熟蚕自动上簇。本装置是把上簇器作为活动蚕台的主要组件,蚕食桑期用来放蚕喂养,熟蚕时用来上簇营茧,节省了蚕台铺设材料,蚕台可设2-10层,充分利用空间,节省养蚕用房,蚕台升降活动,养蚕时省工省力,上簇器作为蚕台的主要组件后,节省了簇具保管室和熟蚕上簇时搬运上簇器的劳力。地面配套轨道桑叶载运台,减轻喂蚕时桑叶搬运的劳动强度。一、一体化活动蚕台的安装(一)每套可设2-10层蚕台,蚕台规格为长2-3米,宽1-1.5米,根据所用上簇器的规格而定,需要使用竹木结构、牢固性较好的上簇器。根据蚕台大小选用3 #或4 #角钢焊接成外框,中间可再焊接2厘米宽度钢片1-2条(钢片长度与蚕台宽度相同),使蚕台更稳固。蚕台框架也可用5-8厘米见方木方条榫接构成。框架上承放上簇器,再铺一层塑料薄膜,即可放蚕饲养,最下一层蚕台可用竹篾片编制的篾笆来代替上簇器。(二)每套活动蚕台所设层数为偶数,每两个蚕台为一组。每套蚕台设1-5组(2-10层),上面第一层和倒数第一层(最下一层)为一组,上面第二层和倒数第二层为一组,上面第三层和倒数第三层为一组……,每组用5— 8米长尼龙吊绳(直径I厘米左右)4条,分别串过上面支架的4个支点(与蚕台4个角位置对应),该支点可安装滑轮或是园滑的钢管,每条尼龙绳的两头分别固定同组蚕台对应角,这时,当某一蚕台向上或向下移动,同组的另一蚕台则同时向相反方向移动。每套蚕台所用尼龙绳(吊绳)长度要一致。(三)承重支架的安装根据养蚕规模大小不同,如家庭小规模饲养可在蚕室顶部安装滑轮(滑轮的位置与蚕台的4个角对应)或安装两条钢管(钢管间距离根据蚕台规格确定)。饲养规模较大的一般在养蚕大棚内设置,棚顶为弧形,大棚宽度以4-6米为宜,支承横梁间距与蚕台规格要相互考虑,大棚用钢管或木材均可,但串绳点要安装滑轮或是园滑的钢管。活动蚕台靠支承横梁承载,棚顶构架与横梁间有若干条钢材(管)焊接或钢丝绳绑扎牵拉,以增加横梁的承载力。(四)每套蚕台间要预留0.8米左右的工作活动空间。每张蚕需蚕台面积30-35平方米。(五)地面安装轨道桑叶载运台,较大规模饲养时,在养蚕大棚地面用槽钢或角钢安装两条平衡轨道,载叶台宽度1-1. 5米,长度根据活动蚕台的设置而定,小于大棚宽度,在载叶台下面安装4个定向轮(用于在轨道上往返运动)。在大棚内距地面1. 5-1. 8米牵拉一条纵向的塑料绳,用于借力移动载叶台。(六)养蚕大棚内所有金属材料在焊接或安装完成后都要喷涂防锈漆。管材规格根据养蚕规模和大棚跨度来确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饲养上簇一体化活动蚕台,其特征在于;是在蚕台架(H)上安设不少于一组蚕台构成,所述一组蚕台由两层蚕台构成;所述蚕台,是在蚕台框架上安设蚕台面(W)构成,每组蚕台用吊绳(S)4条,分别串过蚕台架(H)上面支架的与蚕台4个角位置对应的4个支点(G1),支点(G1)是滑轮或是园滑的钢管,每条吊绳(S)的两头分别固定同组蚕台相应角上,当同组的一蚕台向上或向下移动,同组的另一蚕台则同时向相反方向移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莫华忠萧开光梁昌林梁杰明郭蕊萍
申请(专利权)人:梁昌林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