侧压按键结构及手持式电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514831 阅读:1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30 13:53
一种侧压按键结构,包括:橡胶件、装设于橡胶件一侧的支撑件、及装设于该橡胶件另一侧的刚性键帽。橡胶件形成有座体及自座体延伸的凸柱。支撑件形成有基座以及自基座延伸的定位壁,且基座形成有对应于凸柱的通孔,凸柱可移动的穿设于通孔,定位壁顶抵于座体。藉此,提供一种具有较佳按压手感的三层式侧压按键结构。此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另提供一种具有该侧压按键结构的手持式电子装置。(*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侧压按键结构及手持式电子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按键结构及电子装置,且特别涉及一种侧压按键结构及具有侧压按键结构的手持式电子装置。
技术介绍
行动电话中,侧压按键通常用于实现接听电话、打开背景灯、调节声音大小以及滚动屏幕等功能,其设置于行动电话壳体的侧缘,以便于使用者单手操作。现今通用侧压按键结构大都为双层式的结构设计,其包括橡胶按键以及装设于橡胶按键的塑料件。而采用橡胶按键的主要原因,是为了使侧压按键结构装设于电子产品时可达到防水的功能。然而,由于橡胶按键的硬度不高,使得其按压手感并不佳。再者,上述的双层式侧压按键结构若装设于手持式电子装置时,由于橡胶按键与手持式电子装置的外壳材质差异大,使其无法达到较佳的整体性观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侧压按键结构,其为三层式的结构设 计,且在具有防水功能的同时,得以刚性键帽提供较佳的按压手感及具有较一致的整体外观。本技术的侧压按键结构,包括一橡胶件,其形成有一座体及自该座体延伸的一凸柱;一支撑件,其装设于该橡胶件一侧,该支撑件形成有一基座以及自该基座延伸的一定位壁,该基座形成有对应于该凸柱的一通孔,且该凸柱可移动的穿设于该通孔,该定位壁顶抵于该座体;以及一刚性键帽,其装设于该橡胶件另一侧。本技术的手持式电子装置,包括一壳体,其侧缘形成有一安装孔;一开关元件,其装设于该壳体内且对应于该安装孔;以及一侧压按键结构,其装设于该壳体的安装孔,该侧压按键结构包括一橡胶件,其穿设于该壳体的安装孔,该橡胶件形成有一座体以及自该座体延伸的一凸柱;一支撑件,其装设于该橡胶件靠近该开关元件的一侧,该支撑件形成有一基座以及自该基座延伸的一定位壁,该基座形成有对应于该凸柱的一通孔,且该凸柱可移动的穿设于该通孔,该橡胶件的该座体夹固于该支撑件的该定位壁与该壳体的该安装孔侧壁;以及一刚性键帽,其装设于该橡胶件远离该开关元件的一侧,该刚性键帽固定于该橡胶件的该座体,该刚性键帽与该壳体的该安装孔侧壁之间形成有间隙;其中,且该橡胶件的该凸柱可分离的抵接于该开关元件。其中,该橡胶件自该座体朝远离该凸柱的一侧延伸形成一凸台,该刚性键帽形成有一凹槽,该橡胶件的该凸台嵌合于该刚性键帽的该凹槽。其中,该橡胶件的该座体形成有一动作壁以及自该动作壁端缘朝该橡胶件一侧延伸的一密封壁,该动作壁位于该凸柱与该凸台的外侧,该支撑件的该定位壁抵接于该橡胶件的该密封壁内表面。其中,该动作壁内表面至该基座的距离不小于该凸柱的可移动距离。其中,该橡胶件的该凸台外端部嵌合于该刚性键帽的该凹槽,该刚性键帽至该橡胶件动作壁的距离不小于该凸柱的可移动距离。综上所述,本技术的侧压按键结构及手持式电子装置,其可同时兼具有防水功能、较佳按压手感、及外观整体性。为使能更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特征及
技术实现思路
,请参阅以下有关本技术的详细说明与附图,但是此等说明与所附图式仅用来说明本技术,而非对本技术的权利范围作任何的限制。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另一立体分解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侧压按键结构为多按键结构时的立体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剖视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橡胶件的凸柱抵接于开关元件时的剖视示意图。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I侧压按键结构·11橡胶件111座体1111动作壁1112密封壁1113覆盖壁112凸柱113凸台12支撑件121基座1211通孔122定位壁13刚性键帽131凹槽132凸点2壳体21安装孔3开关元件h凸柱的可移动距离dl动作壁内表面至基座的距离d2刚性键帽至橡胶件动作壁的距离具体实施方式〔第一实施例〕请参阅图1至图4,其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其中,图1为本实施例立体组合示意图,图2至图4为本实施例的元件分解示意图。复参照图1,其为一种侧压按键结构1,包括橡胶件11、装设于橡胶件11 一侧的支撑件12、及装设于橡胶件11另一侧的刚性键帽13。请参阅图2和图3,橡胶件11形成有座体111、自座体111延伸的凸柱112、及自座体111朝远离凸柱112 —侧延伸形成的凸台113。其中,座体111形成有动作壁1111以及自动作壁1111端缘延伸的密封壁1112, 动作壁1111位于凸柱112与凸台113的外侧。更详细的说,动作壁1111呈平面状,且于动作壁1111近中央处的相对两侧形成上述的凸柱112与凸台113。而密封壁1112自动作壁 1111端缘朝支撑件12方向延伸所形成。支撑件12形成有基座121以及自基座121延伸的定位壁122。其中,基座121形成有对应于凸柱112的通孔1211,且凸柱112可移动的穿设于通孔1211,而定位壁122顶抵于座体111。更详细的说,橡胶件11的凸柱112的可移动距离h为定值(如图6所示), 藉以在一定范围内进行移动,且动作壁1111内表面至基座121的距离dl大于等于(亦即, 不小于)凸柱112的可移动距离h (如图6所示)。而支撑件12的定位壁122抵接于密封壁1112内表面并且顶抵于动作壁1111内表面的边缘。其中,定位壁122于本实施例中以环形为例,但于实际应用时,定位壁122亦可为其它外型,如凸块状或梳状(图略)。再者,座体111的密封壁1112亦可向外延伸形成覆盖壁1113,且覆盖壁1113设置于定位壁122外侧的基座121上。刚性键帽13固定于橡胶件11的座体111,亦即,刚性键帽13形成有凹槽131,且橡胶件11的凸台11 3嵌合于刚性键帽13的凹槽131。更详细的说,橡胶件11的凸台113 外端部嵌合于刚性键帽13的凹槽131,并且刚性键帽13至橡胶件11动作壁1111的距离 d2大于等于(亦即,不小于)凸柱112的可移动距离h (如图6所示)。再者,刚性键帽13于外缘可形成有数个凸点132,藉以增加按压时的触控手感。此外,上述的侧压按键结构I为单按键的结构,但于实际应用时,亦可将侧压按键结构I设计为多按键的结构(如图4所示)。〔第二实施例〕请参阅图5至图7,其为本技术的第二实施例,其中,图5为本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图6和图7为本实施例的局部剖面示意图。本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不同的处主要在于,本实施例将第一实施例的侧压按键结构I装设于手持式电子装置(如行动电话)中。复参照图5至图7,其为一种手持式电子装置,包括壳体2、开关元件3及侧压按键结构I。其中,壳体2侧缘形成有安装孔21,开关元件3装设于壳体2内且对应于壳体2 的安装孔21,且侧压按键结构I装设于壳体2的安装孔21。侧压按键结构I包含橡胶件U、支撑件12及刚性键帽13。其中,橡胶件11穿设于壳体2的安装孔21,支撑件12装设于橡胶件11靠近开关元件3的一侧,刚性键帽13装设于橡胶件11远离开关元件3的一侧。橡胶件11的座体111夹固于支撑件12的定位壁122与壳体2的安装孔21侧壁。 更详细的说,密封壁1112内表面受支撑件12的定位壁122顶抵,进而使密封壁1112外表面无间隙的抵接于壳体2的安装孔21侧壁,藉以达到防止水流入壳体内的效果。而刚性键帽13与壳体2的安装孔21侧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侧压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橡胶件,其形成有一座体及自该座体延伸的一凸柱;一支撑件,其装设于该橡胶件一侧,该支撑件形成有一基座以及自该基座延伸的一定位壁,该基座形成有对应于该凸柱的一通孔,且该凸柱可移动的穿设于该通孔,该定位壁顶抵于该座体;以及一刚性键帽,其装设于该橡胶件另一侧。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广隆许世民陈立颖
申请(专利权)人:环旭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环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