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窝状微坑结构电解加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50031 阅读:2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蜂窝状微坑结构电解加工方法,属电解加工领域。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制作一个带有贯穿群孔、表面附有屏蔽膜的工具阴极;(2)通过工具阴极的贯穿群孔向工件阳极加工表面均匀喷射电解液;(3)通电,对工件电解加工。本发明专利技术装置的特征在于:工具阴极具有上述结构,以及冲液方式。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方法,具有生产效率高,表面质量好,制造成本低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的,属电解加工

技术介绍
电解加工是一种特种加工技术,它是利用电化学阳极溶解原理去除材料的加工方法。其具有加工速度快,表面质量好,工具无损耗,不受材料强度、韧性、硬度等限制以及无宏观切削力等突出优点,在航空航天、兵器、汽车、模具等行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具有蜂窝状微坑的表面结构广泛应用于发动机气缸内表面作为改善滑动摩擦的途径,其制造方法通常采用目前常用的微坑加工方法有四种①自激振动加工方法。在缸套工作表面保证有基本光滑面的情况下,利用加工过程中的自激振动作用在表面上产生沿螺旋方向均匀分布的微型凹坑。这种加工方法,工序多,效率低,振幅和频率调节比较麻烦,微坑大小、深度和分布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限制;②振动冲击加工方法。微坑振动冲击加工装置装在机床的中拖板上,被加工工件装在机床主轴上以一定的速度旋转,微坑振动冲击加工装置可沿轴向和横向方向进给,通过横向进给控制微坑的深度,通过电机带动偏心机构在装置的工具头上施加低频振动,依靠振动冲击在工件上形成具有一定分布规律和一定尺寸参数的微坑,这种加工方法,使工件表面发生了塑性变形,微坑周围有毛刺和材料隆起,有时需要二次加工;③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蜂窝状微坑结构电解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制作一个带有贯穿群孔结构、表面附有屏蔽膜的工具阴极(23);(2)、电解加工时,将制作好的工具阴极(23)与工件阳极(26)相对放置;(3)、电解加工中 ,通过工具阴极(23)的贯穿群孔向工件阳极(26)加工表面均匀喷射电解液;(4)、工件阳极(26)与工具阴极(23)之间通电,对工件电解加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荻曲宁松王光强李冬林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4[中国|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