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贵州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轴瓦挤压整形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99866 阅读:1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9 20: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轴瓦挤压整形模具,该模具由凸模、凹模和顶套组成,凸模为由轴柄和直径大于轴柄直径的工作面圆柱组成,在凹模中设有用于安装被加工的圆筒形的轴瓦的通孔,顶套动配合地安装在凹模的通孔内,凸模的工作面圆柱能插进凹模的通孔内,且凸模的工作面圆柱的直径大于被加工的轴瓦的内孔直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仅具有能加工出镜面表面的轴瓦、加工出的零件表面光洁度较高的优点,而且还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靠性高、制作成本低廉、使用寿命较长等优点。(*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轴瓦挤压整形模具,特别是一种轴瓦内孔表面精密整形的模具,属于金属材料的精密塑性成形

技术介绍
轴瓦是摩擦副零件,工作时对表面粗糙度要求极高。目前对轴瓦的加工普遍采用磨削的方式进行加工,由于轴瓦多用铜合金材料制作,当要求其表面光洁度较高、要求其表面粗糙度≤Ra0.4μm时,采用现有的磨削装置就难以满足要求。因此现有的磨削装置还是不能满足使用的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加工出表面光洁度较高、并且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制作成本低廉的轴瓦挤压整形模具,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构成的:本技术的一种轴瓦挤压整形模具为:该模具由凸模、凹模和顶套组成,凸模为由轴柄和直径大于轴柄直径的工作面圆柱组成,在凹模中设有用于安装被加工的圆筒形的轴瓦的通孔,顶套动配合地安装在凹模的通孔内,凸模的工作面圆柱能插进凹模的通孔内,且凸模的工作面圆柱的直径大于被加工的轴瓦的内孔直径。上述于凸模的工作面圆柱的直径大于轴瓦的内孔直径0.2~0.3mm。上述安装轴瓦的凹模的通孔直径等于或小于轴瓦的外圆直径。上述凹模的通孔直径小于轴瓦的外圆直径0.02~0.05mm。上述顶套的内孔直径大于轴瓦的内孔直径。在上述凸模的工作面圆柱的前端设有引导锥面。上述顶套与轴瓦的高度之和小于凹模的高度。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运用冷塑性变形原理实现了对轴瓦内孔表面的镜面加工。本技术的主要部件作用如下:凸模的整形工作面圆柱呈圆弧结构,其外圆直径较轴瓦内孔直径大0.2~0.3mm,以保证整形过盈量。凹模的内孔表面为轴瓦定位面并有微量预紧,顶套对轴瓦作轴向固定,并且在加工完后可通过顶套将轴瓦从凹模中取出。其工作原理是将需整形的轴瓦轻轻压入凹模固定后,将凸模沿轴线方向相对轴瓦运动,由于凸模的工作面圆柱与轴瓦内孔表面存在一定的过盈量,迫使轴瓦表面产生微量的挤压塑性变形,从而达到表面整形的效果。经实际使用证明:本技术可实现对最小壁厚2~3mm,内孔直径为30~120mm的轴瓦内孔表面进行整形;其加工整形表面的粗糙度可达Ra0.1μm以下。因此,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不仅具有能加工出镜面表面的轴瓦、加工出的零件表面光洁度较高的优点,而且还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靠性高、制作成本低廉、使用寿命较长等优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凸模, 1.1-轴柄,1.2-工作面圆柱, 1.3-引导锥面,2-凹模,3-顶套,4-轴瓦。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实施例:在对已加工成型的轴瓦4的内孔表面进行整形时,可采用本技术的一种轴瓦挤压整形模具对其进行整形,本技术是根据下述的一种轴瓦内孔表面精密整形的方法所构建的,该方法是先按现有的加工方式将轴瓦4加工成型,在将轴瓦4加工成型时,应按所要加工的轴瓦4的内孔尺寸的要求预留0.2~0.3mm的加工余量将轴瓦4加工成型,然后将轴瓦4放入一个设有通孔的凹模2的通孔中,同时在凹模2的通孔中预先放置一个顶套3,使顶套3对轴瓦4作轴向定位,顶套3与凹模2的通孔的配合为动配合,轴瓦4与凹模2的通孔的配合为过度配合;然后制作一个设有工作面圆柱1.2的凸模1,使该凸模1的工作面圆柱1.2的直径大于被加工的已成型的轴瓦4的内孔直径0.2~0.3mm;然后将凸模1的工作面圆柱1.2放入凹模2的通孔内后,使凸模1相对轴瓦4作运动,这样即可通过凸模1的工作面圆柱1.2对轴瓦4内孔表面进行挤压,迫使轴瓦4表面产生微量的挤压塑性变形,从而达到表面精密整形的目的。在上述使凸模1相对轴瓦4作运动时,可采用人工或机械装置的方式使凸模1沿轴线方向相对轴瓦4作直线运动;也可采用人工或机械装置的方式使凸模1沿轴线方向相对轴瓦4作直线运动的同时使凸模1绕其轴线进行转动。在采用机械装置使凸模1相对轴瓦4作运动时,可采用现有技术中的液压设备、冲压设备、台钻、立钻或摇臂钻床等机械装置。根据上述方法构建的本技术的一种轴瓦挤压整形模具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模具由凸模1、凹模2和顶套3组成(其结构如图1所示),制作时,凸模1、凹模2和顶套3的制作材料的硬度应大于被加工零件轴瓦的硬度,将凸模1制作成由轴柄1.1和直径大于轴柄1.1直径的工作面圆柱1.2组成的整体结构,在凹模2中制作出用于安装被加工的圆筒形的轴瓦4的通孔,并使顶套3能动配合地安装在凹模2的通孔内,制作时,使凸模1的工作面圆柱1.2能插进凹模2的通孔内,并使凸模1的工作面圆柱1.2的直径大于被加工的轴瓦4的内孔直径0.2~0.3mm;为了加工时更加可靠,可将安装轴瓦4的凹模2的通孔直径制作成等于或小于轴瓦4的外圆直径,将凹模2的通孔直径控制在小于轴瓦4的外圆直径0.02~0.05mm的范围;为了使用和加工方便,可将顶套3的内孔直径制作成大于轴瓦4的内孔直径,并将顶套3与轴瓦4的高度之和h制作成小于凹模2的高度H;为了加工定位方便,可在凸模1的工作面圆柱1.2的前端制作出一个引导锥面1.3即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轴瓦挤压整形模具,其特征在于:该模具由凸模(1)、凹模(2)和顶套(3)组成,凸模(1)为由轴柄(1.1)和直径大于轴柄(1.1)直径的工作面圆柱(1.2)组成,在凹模(2)中设有用于安装被加工的圆筒形的轴瓦(4)的通孔,顶套(3)动配合地安装在凹模(2)的通孔内,凸模(1)的工作面圆柱(1.2)能插进凹模(2)的通孔内,且凸模(1)的工作面圆柱(1.2)的直径大于被加工的轴瓦(4)的内孔直径0.2~0.3mm。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轴瓦挤压整形模具,其特征在于:该模具由凸模(1)、凹模(2)和顶套(3)组成,凸模(1)为由轴柄(1.1)和直径大于轴柄(1.1)直径的工作面圆柱(1.2)组成,在凹模(2)中设有用于安装被加工的圆筒形的轴瓦(4)的通孔,顶套(3)动配合地安装在凹模(2)的通孔内,凸模(1)的工作面圆柱(1.2)能插进凹模(2)的通孔内,且凸模(1)的工作面圆柱(1.2)的直径大于被加工的轴瓦(4)的内孔直径0.2~0.3m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瓦挤压整形模具,其特征在于:安装轴瓦(4)的凹模(2)的通孔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伟刚袁玉红蒋定举戴明潘振敏尹存宏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