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冲压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99863 阅读:1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9 20: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具有:位于上部的第一冲模(1),其设有三个第一模孔(10);位于中部的第二冲模(2),其中心设有第二模孔(20);位于下部的第三冲模(3),其设有三个与第一冲模相互对应的第三冲模孔(30),第三冲模孔内均设有中空的第四冲模(4),所述第四冲模的中心孔设有棒状物(5)且该棒状物插入对应的第一模孔中,位于第三冲模的下部具有棒状物端盖(6),其中,所述第一冲模从上侧插入第二模孔,第三冲模从下侧插入第二模孔,所述第一冲模的冲压面与第三冲模的冲压面具有间隙并形成模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模具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新型冲压模具
技术介绍
针对不同的冲压部件,所使用的模具是各不相同的,针对带有三个中心孔且下端面设有台阶面的冲压部件相应的也需要单独设计一套模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新型冲压模具。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具有:位于上部的第一冲模(1),其设有三个第一模孔(10);位于中部的第二冲模(2),其中心设有第二模孔(20);位于下部的第三冲模(3),其设有三个与第一冲模相互对应的第三冲模孔(30),第三冲模孔内均设有中空的第四冲模(4),所述第四冲模的中心孔设有棒状物(5)且该棒状物插入对应的第一模孔中,位于第三冲模的下部具有棒状物端盖(6),其中,所述第一冲模从上侧插入第二模孔,第三冲模从下侧插入第二模孔,所述第一冲模的冲压面与第三冲模的冲压面具有间隙并形成模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模具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附图说明图1为新型冲压模具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如图1所示,一种新型冲压模具,其具有:位于上部的第一冲模1,其设有三个第一模孔10;位于中部的第二冲模2,其中心设有第二模孔20;位于下部的第三冲模3,其设有三个与第一冲模相互对应的第三冲模孔30,第三冲模孔内均设有中空的第四冲模4,所述第四冲模的中心孔设有棒状物5且该棒状物插入对应的第一模孔中,位于第三冲模的下部具有棒状物端盖6,其中,所述第一冲模从上侧插入第二模孔,第三冲模从下侧插入第二模孔,所述第一冲模的冲压面与第三冲模的冲压面具有间隙并形成模腔。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仅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凡是属于本技术原理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的前提下进行的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具有:位于上部的第一冲模(1),其设有三个第一模孔(10);位于中部的第二冲模(2),其中心设有第二模孔(20);位于下部的第三冲模(3),其设有三个与第一冲模相互对应的第三冲模孔(30),第三冲模孔内均设有中空的第四冲模(4),所述第四冲模的中心孔设有棒状物(5)且该棒状物插入对应的第一模孔中,位于第三冲模的下部具有棒状物端盖(6),其中,所述第一冲模从上侧插入第二模孔,第三冲模从下侧插入第二模孔,所述第一冲模的冲压面与第三冲模的冲压面具有间隙并形成模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具有:
位于上部的第一冲模(1),其设有三个第一模孔(10);
位于中部的第二冲模(2),其中心设有第二模孔(20);
位于下部的第三冲模(3),其设有三个与第一冲模相互对应的第三冲
模孔(30),第三冲模孔内均设有中空的第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建锋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非凡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