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攀枝花学院专利>正文

座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95944 阅读:1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9 12: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座椅,此座椅包括底座和设置有椅背的坐板,在坐板的下表面设置有第一转接环,在底座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二转接环;还包括对接块、支撑杆和弹簧,支撑杆的一端与第一转接环连接,另一端与对接块连接,弹簧的一端与对接块连接,另一端与第二转接环连接;在第一转接环与第二转接环之间还设置有若干个连接杆,连接杆包括上臂和下臂,上臂和下臂分别通过螺栓与第一转接环和第二转接环连接,上臂和下臂之间通过螺栓连接。利用弹簧的弹性和可弯曲性,使坐板实现可倾斜的功能,坐板和椅背一起倾斜,坐板形成前高后低的状态,防止使用者身体下滑。关节式的连接杆既能满足坐板与底座之间距离变化的要求,又能够防止倾斜角度过大。(*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座椅
技术介绍
现有的座椅在使用时,使用者的身体姿态都几乎不能调整,如果使用者需要将身体向后倾斜,只能勉强通过将臀部向前移动的方式,但这样会使腰部无法接触椅背,加速腰部肌肉的疲劳度。虽然有部分座椅的椅背可以调整角度,但坐板始终处于水平状态,当椅背的倾斜角度较大时,使用者的上半身与大腿之间的角度随之增大,使用者的身体在重力作用下会向下滑动,仍然会出现腰部失去支撑的现象,而且随着身体向下滑,腿部会向前移动,不但极大地降低舒适感,还会增加危险性,如果使用者在座椅上睡着了,甚至会从座椅上滑落,造成意外伤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座椅,此座椅在向后倾斜时,椅背和坐板一起倾斜,坐板形成前高后低的状态,有效防止使用者的身体下滑,而且使用者的背部和腰部始终得到椅背的支撑,增加舒适性。本技术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此座椅包括底座和设置有椅背的坐板,在所述坐板的下表面设置有第一转接环,在所述底座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二转接环;还包括对接块、支撑杆和弹簧,所述支撑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转接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对接块连接,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所述对接块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转接环连接;在所述第一转接环与所述第二转接环之间还设置有若干个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包括上臂和下臂,所述上臂和下臂分别通过螺栓与所述第一转接环和第二转接环连接,所述上臂和下臂之间通过螺栓连接。利用弹簧的弹性和可弯曲性,使坐板既可以得到很好的支撑力,又能实现可倾斜的功能,坐板和椅背一起倾斜,防止使用者身体下滑。关节式的连接杆既能满足坐板与底座之间距离变化的要求,又能够防止倾斜角度过大。还包括螺母,所述支撑杆为螺纹杆,且与所述螺母相匹配,在所述对接块的上端设置有孔,所述孔的直径大于所述支撑杆的外径,且小于所述螺母的外径。螺母起到对支撑杆限位的作用,通过调节螺母在支撑杆上的相对位置,达到调整坐板高度的目的,同时改变椅背和坐板的最大倾斜角度。在所述坐板的下表面设置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与所述第一转接环通过轴承相互配合。坐板与底座之间实现相对旋转,使用者在向后倾斜时可以选择方向,增加了实用性。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此座椅改变了以往坐板与底座之间硬性连接的方式,通过设置弹簧,利用弹簧的弹性和可弯曲性,使坐板在水平方向上的角度可以发生变化,坐板和椅背一同向后倾斜时,坐板形成前高后低的状态,有效防止了使用者在需要后仰休息时身体下滑,既保证了舒适性,又增加了安全性。通过增加设置螺母和轴承,不但可以调整坐板的高度,还可以是座椅具有旋转的功能,进一步增加了实用性。由于坐板可以旋转,也使倾斜的方向具有选择性,更加方便了使用者。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座椅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椅背I与坐板2连接,在坐板2的下表面和底座3的上表面分别设置 有第一转接环21和第二转接环31。支撑杆5的上端与第一转接环21连接,可以采用螺纹 连接或者卡接等方式,支撑杆5的下端与对接块4连接,同样可以采用螺纹连接或者卡接等 方式。弹簧6的上端与对接块4连接,下端与第二转接环31连接。底座3的支撑力依次通 过第二转接环31、弹簧6、对接块4、支撑杆5和第一转接环21,最终传导至坐板2上。由于 坐板2与底座3之间通过弹簧6实现弹性连接,利用弹簧6的弹性和可弯曲性,所以当使用 者的身体向后用力时,椅背I受到向后的压力,拉动坐板2向后倾斜,坐板2的前端高于后 端,即可防止使用者的身体下滑,使用者能够以更舒适的姿态在该座椅上休息。连接杆分为 上臂7和下臂8两部分,上臂7的两端通过螺栓分别与第一转接环21和下臂8连接,下臂8 的另一端通过螺栓与第二转接环31连接,只要调整好螺栓的松紧度,螺栓就既起到了连接 作用,又充当了转动轴。当椅背I向后倾斜时,坐板2的前端抬起,位于支撑杆5前方的连 接杆的上臂7与下臂8之间的夹角增大,此连接杆被拉长;相反位于支撑杆5后方的连接杆 被压缩,当椅背I和坐板2倾斜到一定角度时,位于前方的连接杆的上臂7与下臂8的夹角 成180度,即此连接杆被拉直,达到变形极限,椅背I和坐板2也到达倾斜极限,位置固定, 为使用者提供有力的支撑,防止倾斜角度过大带来的危险。当使用者回复正常坐姿时,弹簧 6的弹力将坐板2拉回到原始位置,保证座椅的常规使用功能,同时弹簧6的弹性增加了使 用的舒适性,也吸收了大体重使用者的一部分压力,延长了使用寿命。一种更好的方式是,如图2所示,支撑杆5为螺纹杆,螺母9与支撑杆5的螺纹相 匹配,螺母9与对接块4接触,在对接块4上设置有孔41,孔41可以是盲孔,也可以是通孔, 孔41的直径大于支撑杆5的外径,支撑杆5下端旋出螺母9的部分插入孔41。孔41的直 径小于螺母9的最大外径,这样,对接块4的支撑力通过螺母9传导至支撑杆5上,同时螺 母9又起到限位作用,改变螺母9在支撑杆5上的位置,即可调整坐板2的高度。坐板2的 高度变化,不但适应了不同身高和使用习惯的使用者,而且还可以改变椅背I和坐板2的最 大倾斜角度。坐板2的高度越高,连接杆的上臂7与下臂8在原始位置时的夹角越大,夹角 的可变范围越小,椅背I和坐板2的最大倾斜角就越小。另一种更好的方式是,如图1所述,在坐板2的下表面设置有固定槽22,第一转接 环21与固定槽22通过轴承10相互配合,坐板2与第一转接环21之间能够相对旋转,进而 实现坐板2与底座3之间的相对旋转。这样,不但为常规坐姿使用提供了方便,而且使用者 可以将椅背I调整到合适的方向再向后倾斜,比如选择空间更大,更加不会妨碍别人,更安 全的倾斜方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座椅,包括底座(3)和设置有椅背(1)的坐板(2),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坐板(2)的下表面设置有第一转接环(21),在所述底座(3)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二转接环(31);还包括对接块(4)、支撑杆(5)和弹簧(6),所述支撑杆(5)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转接环(21)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对接块(4)连接,所述弹簧(6)的一端与所述对接块(4)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转接环(31)连接;在所述第一转接环(21)与所述第二转接环(31)之间还设置有若干个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包括上臂(7)和下臂(8),所述上臂(7)和下臂(8)分别通过螺栓与所述第一转接环(21)和第二转接环(31)连接,所述上臂(7)和下臂(8)之间通过螺栓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座椅,包括底座(3)和设置有椅背(I)的坐板(2),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坐板(2)的下表面设置有第一转接环(21),在所述底座(3)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二转接环(31);还包括对接块(4)、支撑杆(5)和弹簧(6),所述支撑杆(5)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转接环(21)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对接块(4)连接,所述弹簧(6)的一端与所述对接块(4)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转接环(31)连接;在所述第一转接环(21)与所述第二转接环(31)之间还设置有若干个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包括上臂(7)和下臂(8),所述上臂(7)和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贵斌谭阳蒋承志张健龙锟
申请(专利权)人:攀枝花学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