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瞿润华专利>正文

座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612181 阅读:1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1-05 20: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座椅,由第一椅体、第二椅体、第三椅体和第四椅体,所述第一椅体上设有第一内凹,所述第一内凹与人体的臀部相匹配,所述第二椅体上设有与第一椅体相配合的第二内凹及与第二内凹相对的第一侧面,所述第二内凹与所述人体臀部相匹配;所述第三椅体上设有第三内凹及与第三内凹相对的第二侧面,所述第三内凹与人体背部相匹配,所述第四椅体上设有与所述第三内凹相配合的第四内凹,所述第四内凹与人体背部相匹配。第二椅体的第一侧面与第三椅体的第二侧面相配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由四个依次配合的椅体构成桌子,其目的都是为了提高利用率,减少空间占用,同时能够兼备一定的功能性和美观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座椅,由第一椅体、第二椅体、第三椅体和第四椅体,所述第一椅体上设有第一内凹,所述第一内凹与人体的臀部相匹配,所述第二椅体上设有与第一椅体相配合的第二内凹及与第二内凹相对的第一侧面,所述第二内凹与所述人体臀部相匹配;所述第三椅体上设有第三内凹及与第三内凹相对的第二侧面,所述第三内凹与人体背部相匹配,所述第四椅体上设有与所述第三内凹相配合的第四内凹,所述第四内凹与人体背部相匹配。第二椅体的第一侧面与第三椅体的第二侧面相配合。本技术由四个依次配合的椅体构成桌子,其目的都是为了提高利用率,减少空间占用,同时能够兼备一定的功能性和美观性。【专利说明】座椅
本技术涉及一种座椅,具体来说是一种可将座椅组合成桌子的组合座椅。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现在居住城市的家庭,大多住房面积较小,居室用具稍多显得非常拥挤。现有桌子、椅子多为独自成体,相对占有居室面积较多。如能把椅子组合为桌子,一定会受到人们欢迎。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情况,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组合座椅,其由四个依次配合的椅体构成桌子,其目的都是为了提高利用率,减少空间占用,同时能够兼备一定的功能性和美观性。 根据本技术的一方面,一种座椅,由第一椅体、第二椅体、第三椅体和第四椅体,所述第一椅体上设有第一内凹,所述第一内凹与人体的臀部相匹配,所述第二椅体上设有与第一椅体相配合的第二内凹及与第二内凹相对的第一侧面,所述第二内凹与所述人体臀部相匹配;所述第三椅体上设有第三内凹及与第三内凹相对的第二侧面,所述第三内凹与人体背部相匹配,所述第四椅体上设有与所述第三内凹相配合的第四内凹,所述第四内凹与人体背部相匹配。第二椅体的第一侧面与第三椅体的第二侧面相配合。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椅体、第二椅体、第三椅体和第四椅体均设有通孔,通孔内可放置书籍等杂物。 所述通孔的轴线与第一椅体、第二椅体、第三椅体和第四椅体的椅面平行。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椅体的下端面设有第一平面,第三椅体的上端面设有第二平面,第四椅体的下端面设有第三平面,所述第一椅体、第二椅体、第三椅体和第四椅体配合后,第一平面、第二平面、第三平面形成长条状桌面。 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四个依次配合的椅体构成桌子,其目的都是为了提高利用率,减少空间占用,同时能够兼备一定的功能性和美观性。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本技术整体示意图; 图2是第一椅体和第二椅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第三椅体和第四椅体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参见图1、图2、图3, —种座椅,由第一椅体1、第二椅体6、第三椅体7和第四椅体8,所述第一椅体I上设有第一内凹10,所述第一内凹10与人体的臀部相匹配,所述第二椅体6上设有与第一椅体I相配合的第二内凹13及与第二内凹13相对的第一侧面16,所述第二内凹13与所述人体臀部相匹配;所述第三椅体7上设有第三内凹22及与第三内凹22相对的第二侧面19,所述第三内凹22与人体背部相匹配,所述第四椅体8上设有与所述第三内凹22相配合的第四内凹25,所述第四内凹25与人体背部相匹配。第二椅体6的第一侧面16与第三椅体7的第二侧面19相配合。所述第一椅体1、第二椅体6、第三椅体7和第四椅体8均设有通孔2,通孔2内可放置书籍等杂物,合理利用空间。所述通孔2的轴线与第一椅体1、第二椅体6、第三椅体7和第四椅体8的椅面平行。第二椅体6的下端面设有第一平面3,第三椅体7的上端面设有第二平面4,第四椅体8的下端面设有第三平面5,所述第一椅体1、第二椅体6、第三椅体7和第四椅体8配合后,第一平面3、第二平面4、第三平面5形成长条状桌面。所述第一椅体1、第二椅体6、第三椅体7和第四椅体8的高度相同,组合时,保证地面平整,组合后的桌面平齐。 图2、图3中,本技术还包括用于固定四个椅体的连接装置,包括设在第一椅体I的第一内凹10靠背位置的第一配合槽9及设在第一内凹10下端位置的第一^Nf 11 ; 设在第二椅体6的第二内凹13靠背位置的第二配合槽14及设在第二内凹13下端位置的第二卡杆12 ; 设在第二椅体6的第一侧面16上端的第三卡杆17及设在第一侧面16的第三配合槽15 ; 设在第三椅体7的第二侧面19上端的第四卡杆18及设在第二侧面19的第四配合槽20 ; 设在第三椅体7的第三内凹22靠背位置的第五配合槽21及设在第三内凹22下端位置的第五卡杆23 ; 设在第四椅体8的第四内凹25靠背位置的第六配合槽26及设在第四内凹25下端位置的第六卡杆24。 其中,第--^杆11与第二配合槽14卡合固定,第二卡杆12与第一配合槽9卡合固定;第三卡杆17与第四配合槽20卡合固定,第四卡杆18与第三配合槽15卡合固定;第五卡杆23与第六配合槽26卡合固定,第六卡杆24与第五配合槽21卡合固定。 其中,每个卡杆的尖部均设有凸起,每个配合槽的内侧均设有与咬合固定的凸环。 整体连接固定后形成一个稳固的桌子,需要分开时,用力掰开各个椅体即可分开。 以上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但本技术的技术特征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以本技术为基础,为实现基本相同的技术效果,所作出地简单变化、等同替换或者修饰等,皆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中。【权利要求】1.一种座椅,其特征在于:由第一椅体、第二椅体、第三椅体和第四椅体构成,所述第一椅体上设有第一内凹,所述第一内凹与人体的臀部相匹配,所述第二椅体上设有与第一椅体相配合的第二内凹及与第二内凹相对的第一侧面,所述第二内凹与所述人体臀部相匹配;所述第三椅体上设有第三内凹及与第三内凹相对的第二侧面,所述第三内凹与人体背部相匹配,所述第四椅体上设有与所述第三内凹相配合的第四内凹,所述第四内凹与人体背部相匹配;第二椅体的第一侧面与第三椅体的第二侧面相配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椅体、第二椅体、第三椅体和第四椅体均设有通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的轴线与第一椅体、第二椅体、第三椅体和第四椅体的椅面平行。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其特征在于,第二椅体的下端面设有第一平面,第三椅体的上端面设有第二平面,第四椅体的下端面设有第三平面,所述第一椅体、第二椅体、第三椅体和第四椅体配合后,第一平面、第二平面、第三平面形成桌面。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固定四个椅体的连接装置,包括设在第一椅体的第一内凹靠背位置的第一配合槽及设在第一内凹下端位置的第一卡杆; 设在第二椅体的第二内凹靠背位置的第二配合槽及设在第二内凹下端位置的第二卡杆; 设在第二椅体的第一侧面上端的第三卡杆及设在第一侧面的第三配合槽; 设在第三椅体的第二侧面上端的第四卡杆及设在第二侧面的第四配合槽; 设在第三椅体的第三内凹靠背位置的第五配合槽及设在第三内凹下端位置的第五卡杆; 设在第四椅体的第四内凹靠背位置的第六配合槽及设在第四内凹下端位置的第六卡杆。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座椅,其特征在于,第一卡杆与第二配合槽卡合固定,第二卡杆与第一配合槽卡合固定;第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座椅,其特征在于:由第一椅体、第二椅体、第三椅体和第四椅体构成,所述第一椅体上设有第一内凹,所述第一内凹与人体的臀部相匹配,所述第二椅体上设有与第一椅体相配合的第二内凹及与第二内凹相对的第一侧面,所述第二内凹与所述人体臀部相匹配;所述第三椅体上设有第三内凹及与第三内凹相对的第二侧面,所述第三内凹与人体背部相匹配,所述第四椅体上设有与所述第三内凹相配合的第四内凹,所述第四内凹与人体背部相匹配;第二椅体的第一侧面与第三椅体的第二侧面相配合。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瞿润华
申请(专利权)人:瞿润华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