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勇专利>正文

平整型折叠躺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95943 阅读:1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9 12: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平整型折叠躺椅,主要由折叠架和设置于该折叠架上的布料(1)组成,所述折叠架由两个相同的侧边架通过连接装置连接构成;所述侧边架包括横杆,端部通过第一铰接件(2)铰接于横杆一端的靠杆(3),铰接于横杆中间部位的前撑杆(4),铰接于前撑杆(4)上端的后撑杆(5),套接于后撑杆(5)上的第一套接件(6),铰接于靠杆(3)上的扶手(7),固定于扶手下端的调节卡齿(8),位于前撑杆(4)与后撑杆(5)铰接处的限位体(9);所述横杆上铰接靠杆(3)的一端的端头铰接于第一套接件(6)上;限位体(9)卡接于调节卡齿(8)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便于存放,稳定性高,且展开后平整舒适等优点。(*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的是一种椅子,具体涉及的是一种可折叠的椅子。
技术介绍
现有的折叠椅种类繁多,多应用于室内,其主要优点是极大的节约了占用空间,有利于存放。但现有折叠椅展开后座面和靠面之间总会存在一定的夹角,无法放平,导致使用者无法得到最好的休息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折叠椅展开后座面和靠面之间总会存在一定的夹角的问题,提供一种解决上述问题的平整型折叠躺椅。实现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平整型折叠躺椅,主要由折叠架和设置于该折叠架上的布料组成,所述折叠架由两个相同的侧边架通过连接装置连接后构成;所述侧边架包括横杆,端部通过第一铰接件铰接于横杆一端的靠杆,铰接于横杆中间部位的前撑杆,铰接于前撑杆上端的后撑杆,套接于后撑杆上的第一套接件,铰接于靠杆上的扶手,固定于扶手下端的调节卡齿,位于前撑杆与后撑杆铰接处的限位体;所述横杆上铰接靠杆的一端的端头铰接于第一套接件上;限位体卡接于调节卡齿上。为了增加其稳定性,在后撑杆上且位于第一套接件上方的位置处固定有固定件。作为最优的选择,所述连接装置为两组,分别设置于两个侧边架上;其中一组连接装置包括套接于后撑杆上且位于第一套接件下方的第二套接件,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平整型折叠躺椅,主要由折叠架和设置于该折叠架上的布料(1)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架由两个相同的侧边架通过连接装置连接构成;所述侧边架包括横杆,端部通过第一铰接件(2)铰接于横杆一端的靠杆(3),铰接于横杆中间部位的前撑杆(4),铰接于前撑杆(4)上端的后撑杆(5),套接于后撑杆(5)上的第一套接件(6),铰接于靠杆(3)上的扶手(7),固定于扶手(7)下端的调节卡齿(8),位于前撑杆(4)与后撑杆(5)铰接处的限位体(9);所述横杆上铰接靠杆(3)的一端的端头铰接于第一套接件(6)上;限位体(9)卡接于调节卡齿(8)上。

【技术特征摘要】
1.平整型折叠躺椅,主要由折叠架和设置于该折叠架上的布料(I)组成,其特征在于 所述折叠架由两个相同的侧边架通过连接装置连接构成;所述侧边架包括横杆,端部通过第一铰接件(2)铰接于横杆一端的靠杆(3),铰接于横杆中间部位的前撑杆(4),铰接于前撑杆(4)上端的后撑杆(5),套接于后撑杆(5)上的第一套接件(6),铰接于靠杆(3)上的扶手(7),固定于扶手(7)下端的调节卡齿(8),位于前撑杆(4)与后撑杆(5)铰接处的限位体 (9);所述横杆上铰接靠杆(3)的一端的端头铰接于第一套接件(6)上;限位体(9)卡接于调节卡齿(8)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整型折叠躺椅,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装置为两组,分别设置于两个侧边架上;连接装置包括套接于后撑杆(5)上且位于第一套接件(6)下方的第二套接件(10),一端铰接于该第二套接件(10)上的支撑连接杆(11)、侧架连接杆(12)和靠背连接杆(13);所述支撑连接杆(11)的另一端与前撑杆(4)中部铰接,所述侧架连接杆(12) 的另一端与另一个连接装置的侧架连接杆(12)铰接,所述靠杆(3)上设置有滑动杆(14), 该靠背连接杆(13)的另一端套接于该滑动杆(14)上,且两个连接装置中靠背连接杆(13) 的中间部位铰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平整型折叠躺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杆由第一横杆(15)和第二横杆(16)组成,所述第一横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勇
申请(专利权)人:张勇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