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椅子的靠背用反力机构可使座下的外观简洁流畅,而且可使座下空间变大,进而可利用比以往的同种机构更长的反力弹簧,该椅子的靠背用反力机构具有:由腿(1)所支撑的底座构件(2);背支撑构件(4),其经由转轴(7)与底座构件(2)连结成可后倾,并支撑靠背(3);安装有座(5)的座支撑构件(6);以及反力弹簧(16),其施加使体重对应式反力机构与背支撑构件(4)回到原位置的弹力,所述体重对应式反力机构在使背支撑构件(4)后倾时使座支撑构件(6)朝向抬起方向进行联动动作,所述反力弹簧(16)横向地配置于背支撑构件(4)与座支撑构件(6)之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使对可后倾的靠背产生要将靠背推回原位置的力(本说明书内称为锁定反力)的椅子的靠背用反力机构及安装有该机构的椅子。更详细而言,本专利技术涉及并用反力机构的椅子的靠背用反力机构及安装有该机构的椅子,该反力机构利用了通过与椅子的靠背的后倾联动使座上升而产生要将靠背推回的力的体重对应式反力机构与弹簧。
技术介绍
以往,作为对可后倾的椅子的靠背产生要将靠背推回原位置的力的靠背用反力机构,提议不仅利用使用了弹簧的反力机构,还利用通过与靠背的后倾联动使座上升而产生要将靠背推回的力的体重对应式反力机构(专利文献1、2)。 如图19所示,专利文献I的体重对应式反力机构具备由腿101所支撑的底座102、安装有靠背103的背支杆104、安装有座105的座支撑构件106、将背支杆104可后倾地连结于底座102的轴107、将座支撑构件106的前方与底座102连结的连杆108、及利用轴109与座支撑构件106的后方连结的背支杆104的延长部分110,并构成为在靠背103后倾时利用背支杆104的延长部分110与立起的连杆108抬起座105。此外,专利文献2的体重对应式反力机构虽然基本概念与专利文献I相同,但是为了消除在靠背后倾的初始阶段一下子产生大的反作用力,而以后反作用力变小的专利文献I的专利技术的缺点,采用了利用长孔200与轴201替代连杆108,使座支撑构件202的前方与背支撑构件203的后倾联动,向斜后上方抬起的构造(参照图20)。在此,在专利文献I及2的靠背用反力机构中,与体重对应式反力机构所并用的反力弹簧111、204都垂直地配置成被夹入比成为背支撑构件的旋转中心的转轴(成为体重对应式反力机构的支点的轴)更靠后侧的背支撑构件与底座构件之间,并构成为直接在纵向接受背支撑构件的摆动并产生反作用力。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I :国际公开W000/74531号专利文献2 :日本专利特开2008 - 212622号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可是,在专利文献I及2的靠背用反力机构中,在比背支撑构件的转轴更靠后侧且在转轴的邻近产生反作用力的弹簧垂直地配置成被夹入背支撑构件与底座构件之间,所以反力弹簧在座下占据向纵向突出的位置,因而存在损害外观的问题。此外,在以盖等覆盖反力弹簧的情况,亦伴随有盖本身大型化而成为大而重的外观,给人笨重的印象,且无法使座下空间变大的问题。此外,使靠背的支撑构造物或反力弹簧机构集中于与背支撑构件的转轴更前方的座下空间相比原本就比较窄而在空间上余裕少的后方空间,会使高度方向的鼓出超出必要以上,而违反细长化,同时无法有效地利用比较有余裕的前方的座下空间,比较浪费。此外,为了将反力弹簧纵向地配置于背支撑构件的转轴附近,不得不使反力弹簧的长度变短,所以必须使用昂贵的模具用弹簧这样的强力坚固的弹簧,成本变高。此外,因为弹簧坚固,所以使靠背进行锁定动作时的硬度变得单调。此外,因为不得不将短的反力弹簧配置于转轴的邻近,所以即使想改变弹簧的角度,该角度调节亦几乎无影响。而且,因为从最初至最后体重一样地朝向反力弹簧的压缩方向作用,所以即使在行程终点附近亦给使用者以弹簧作用的感觉,使其感觉到要被推回的反弹。由于这些问题,难以调节锁定硬度。此外,因为只能采用短的弹簧,所以作为反力弹簧,难以采用在机构上难小型化的具有锁定机构的气体弹簧。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可使座下的外观简洁流畅,且能使座下空间变大的 椅子的靠背用反力机构及安装有该机构的椅子。此外,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可利用比以往的同种机构更长的反力弹簧的椅子的靠背用反力机构及安装有该机构的椅子。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了达成该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椅子的靠背用反力机构具有由腿所支撑的底座构件;背支撑构件,其经由转轴与底座构件连结成可后倾,并支撑靠背;安装有座的座支撑构件;以及反力弹簧,其施加使体重对应式反力机构与背支撑构件回到原位置的弹力,上述体重对应式反力机构在背支撑构件后倾时使座支撑构件朝向抬起方向进行联动动作,该椅子的靠背用反力机构形成为将上述反力弹簧横向地配置于背支撑构件与底座构件之间。在此,弹簧意指所有具备弹簧状弹性的构件,例如,如压缩线圈弹簧这样的狭义的弹簧自然可以,亦包含气体弹簧或弹性体。此外,虽然反力弹簧配置于比背支撑构件的转轴更靠椅子的前方较佳,但是未特别限定于此。亦可配置于比转轴更靠后方,一端转动自如地安装于背支撑构件,另一端转动自如地安装于底座构件,而与背支撑构件的动作一起改变其倾斜。此外,将反力弹簧横向地配置于背支撑构件与底座构件之间,并未限定为严格意义上的横向,在广义上意指排除纵向配置的程度,更恰当的是以使座下简洁流畅的目的来配置,根据情况,亦包含沿着背支撑构件的形状斜着配置的情况。此外,在本专利技术中,较为理想的是,作为该反力弹簧,使用压缩线圈弹簧,并具备反力弹簧位置调节装置,其在将该压缩线圈弹簧安装于背支撑构件或座支撑构件的任一方的端部将反力弹簧轴支撑成能转动自如,同时赋予反力弹簧的长度方向成分的变位,调节反力弹簧的初始压缩量。此外,较为理想的是,本专利技术的靠背用反力机构具备在底座构件与背支撑构件之间彼此卡合的锁定机构,该锁定机构由安装于底座构件侧的固定构件与安装于背支撑构件侧的可动构件所构成,在可动构件侧具备以转轴为中心旋转且两端与固定构件交叉的止动构件及使该止动构件旋转的驱动部,在固定构件侧在背支撑构件的旋转方向上具备多级供止动构件的两端部嵌入的孔或凹部。此外,较为理想的是,锁定机构具备将止动构件向固定构件侧的孔或凹部施力的第一弹簧、设于止动构件与驱动构件之间并向止动构件传递驱动构件的动作的第二弹簧,在止动构件无法追随驱动部的锁定动作或锁定解除动作时,利用第二弹簧的伸缩分离驱动部与上述止动构件的联动动作,同时吸收驱动构件的变位,并作为弹力来储存,在作用于止动构件的与固定构件之间的摩擦力减少时,利用第二弹簧所储存的弹力使止动构件旋转。 此外,本专利技术是安装有上述靠背用反力机构的椅子。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椅子的靠背用反力机构,通过横向地配置反力弹簧,弹簧的长度不易受到限制,可使弹簧变长。因此,在得到相同力矩的情况,弹簧的力可变小,可不使用模具用弹簧这样的强力弹簧,所以可降低成本。此外,因为可使用长的弹簧,所以即使是在机构上难以小型化的气体弹簧亦可使用。使用气体弹簧,可兼具锁定机构,虽然是并用体重对应式反力机构的构造,却可在任意的角度固定靠背。此外,在本专利技术的靠背用反力机构中,若将反力弹簧横向地配置于比背支撑构件的转轴更靠前方,则可有效地利用成为被浪费空间的比转轴更靠前方的空间,而且可消除在后面的空间所产生的反力弹簧的突出,所以可形成使座下整体简洁流畅的薄型的设计。此外,在本专利技术的靠背用反力机构中,通过将反力弹簧配置于比背支撑构件的转 轴更靠后方,其一端转动自如地安装于背支撑构件,另一端转动自如地安装于底座构件,藉此,与背支撑构件的动作一起改变其倾斜,这样可使弹簧顺畅地压缩,不会使其弯曲,可最大限度地利用弹簧的特性。因为可最大限度地利用弹簧特性,所以即使是弱的弹簧(便宜的弹簧)亦可使用。此外,本专利技术的靠背用反力机构使用压缩线圈弹簧作为反力弹簧,并具备调节该弹簧的初始压缩量的反力弹簧位置调节装置,所以通过调节反力弹簧的初始压缩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堀木敏幸,伊藤和幸,
申请(专利权)人:鹰野株式会社,
类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