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半导体
,特别是指一种。
技术介绍
由于发光二极管具有节能、环保,寿命长等优点,在未来几年后,发光二极管有可能取代白炽灯、荧光灯等传统照明灯具,而进入千家万户。目前,氮化物基发光二极管材料主要异质外延生长在蓝宝石、硅、碳化硅等衬底上。由于氮化镓材料的折射率与空气存在较大差别,在逃逸界面处发生的光全反射效应,使得发光二极管器件的光提取受到非常大的限制。T. Fujii,Y. Gao,等人在Appl. Phys. Lett. 84 (2004) 855.提出了氮化镓基发光二极管 表面粗化技术来提高发光二极管的提取效率。在此之后,表面粗化是常用的提高发光二极管光提取效率的关键技术。但是,之前的表面粗化技术主要集中在P型氮化镓表面粗化、氧化铟锡透明导电层表面粗化、蓝宝石衬底背面粗化、氮化镓外延层的侧面粗化等。近年来,有人利用光子晶体的带隙结构提高发光二极管的出光效率,利用半导体工艺的方法制备出了光子晶体结构,从实验上验证了光子晶体提高发光二极管出光效率的效果。目前有多种加工光子晶体的方法,主要利用电子束曝光生成图形,利用反应离子束刻蚀(RIE)转移图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氮化镓基衬底光子晶体发光二极管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取一衬底,在该衬底的侧面用激光打孔,形成光子晶体结构;步骤2:在衬底上采用MOCVD方法依次生长成核层、N型掺杂层、多量子阱发光层、P型掺杂层和ITO层;步骤3:采用光刻的方法,在ITO层上的一侧向下刻蚀,形成台面;步骤4:在ITO层上制备P型电极;步骤5:在台面上制备N型电极,完成制备。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海忠,卢鹏志,耿雪妮,杨华,李璟,伊晓燕,王军喜,王国宏,李晋闽,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