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一种机械加工时用的刀具。目前,在加工抽油杆的接箍时,使用的半挤压丝锥,因该丝锥加工难度大,质量不稳定,加工出的工件有毛刺,其丝锥引导切削后角抗劲,扭矩大,切削时排屑不畅通,易打齿,加工出螺纹的头两扣呈波纹状;随着切削齿部的磨损,挤压齿部的挤压量增大,排油槽有时产生切削流,使丝锥易拧断。本技术的目的是提出一种螺旋槽棱挤压丝椎,其切削齿部与挤压齿部均为螺旋形,攻丝可一次成型,工作时扭矩小,排屑通畅,挤压平稳,加工出的内螺纹精度高,刀具使用寿命长。本技术由切削引导齿1、切削校正齿2、空刀槽3、挤压引导齿4、挤压校正齿5、丝锥柄6组成,如图1所示;其中切削引导齿1、切削校正齿2构成切削部,挤压引导齿4、挤压校正齿5构成挤压部,切削部与挤压部之间是空刀槽3,挤压部的后面与丝锥柄6联接,其特征在于切削部呈螺旋槽型,挤压部呈螺旋棱型,切削部螺旋角γ1与挤压部螺旋角γ2相同,γ1=γ2为2-8度,切削部横断面齿数与挤压部横断面齿数比为1∶2,切削斜刃偏后挤压棱线间的距离为0-2,5毫米,切削引导锥半角α1与挤压引导锥半角α2相同,α1=α2为3-8度,切削齿的铲背量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螺旋槽棱挤压丝锥,包括切削部、挤压部、柄,其中切削引导齿、切削校正齿构成削切部,挤压引导齿、挤压校正齿构成挤压部,切削部与挤压部之间是空刀槽,挤压部后面与丝锥柄联接,其特征在于:切削部呈螺旋槽型,挤压部呈螺旋棱型,切削部螺旋角γ↓[1]与挤压部螺旋角γ↓[2]相同,γ↓[1]=γ↓[2]为2-8度,切削部横断面齿数与挤压部横断面齿数比为1∶2,切削斜刃偏后挤压棱线间的距离为0-2.5毫米,切削引导锥半角α↓[1]与挤压引导锥半角α↓[2]相同,α↓[1]=α↓[2]为3-8度,切削齿的铲背量K↓[1],与挤压齿铲背量K↓[2]相同,K↓[1]=K↓[2]为0.7-1.5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齐长海,杨景芳,
申请(专利权)人:齐长海,杨景芳,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3[中国|哈尔滨]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