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的单锥大螺距丝锥,用于攻制内螺纹,是一种内螺纹切削刀具。通常在攻制螺距为4毫米至6毫米、螺纹直径为56至120毫米的内螺纹时,使用的丝锥是三锥一组或两锥一组,加工效率低而质量也不稳定。在采用单锥攻丝时,由于单锥的切削刃的受力比三锥一组或两锥一组时大,在攻制螺纹和退出丝锥的过程中,在切削锥部常出现切削刃崩落(即打齿)现象,影响了单锥攻制螺纹的效果。本技术的任务在于,在攻制螺距为4至6毫米、螺纹直径为56至120毫米时采用单锥,在攻制螺纹和退出丝锥的过程中,不出现切削刃崩落现象。本技术的任务是这样实现的。众所周知,丝锥在攻丝结束而停止时,每个刀齿前留下一个切屑根(底切屑)。在丝锥退出时,切屑根落在第一个齿的铲背下面,切屑根引起挤压应力,有时卡住丝锥,引起切削刃崩落,即打齿。在攻制螺距为4至6毫米,直径为56至120毫米的内螺纹时,这种现象是比较严重的。而且,在攻制螺纹时产生的切屑为带状,这种带状切屑不仅划伤已加工表面,并在容屑槽内杂乱无章,留下的切屑根较大。显然,改变切屑的形状,减小切屑根,是防止或减小切削刃崩落的关键。多年的实践证明,在攻制螺纹时产生的螺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适用于大螺孔和大螺距的单锥大螺距丝锥,由切削锥(1)、校准部(2)、直容屑槽(3)和柄部(4)组成,其特征在于单丝锥,直容屑槽(3)的槽形横截面结构为,前倾面由直线段(5)和圆弧面(6)组成,槽形后端面由直线段(7)和圆弧面(8)组成,直线段(5)和圆弧面(6)相切,直线段(7)和圆弧面(8)相切,圆弧面(6)和圆弧面(8)相切,所述的直容屑槽(3)的几何参数的最佳值为,前角γP为15°,直线段(5)的长度为4毫米,圆弧面(6)的半径为9毫米,直线段(7)的长度为8至10毫米,槽形后端面的负前角γ为-18°至-20°,所述以切削锥(1)的外径铲背量为2°,校准部(2)的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宝珊,赵正非,李景祥,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重型电机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