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沈智永专利>正文

折断易取出的丝锥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8952 阅读:2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丝锥,包括一位于上端的柄部和一位于下端的工作部分,所述柄部包括一方尾,所述工作部分包括一外螺纹部,所述外螺纹部沿轴向具有多条轴向容屑槽,所述柄部还包括一设在所述方尾下端的细颈,和一设在所述细颈和所述外螺纹部之间的连接部,该连接部外表面形状为多面柱体。当丝锥工作时由于受力不均匀或受到超负荷外力时,会在“细颈”处产生断裂,操作人员可以用普通工具通过转动丝锥的多面体,在几秒钟内就能把残留在被加工工件内的断丝锥取出。(*该技术在200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螺纹刀具,特别是一种结构改进的丝锥。在此以前,用于加工内螺纹的丝锥,其基本结构是具有轴向容屑槽的外螺纹和用于传递扭矩的柄部。这种丝锥虽然可以有效地加工中小尺寸的内螺纹,但它在操作时一旦由于某些原因而断裂,要把残留在被加工工件中的断丝锥取出将是件非常困难而令人头痛的事。这种情况经常发生于10mm以下的小规格丝锥。高级技工不得不用一些特殊的工具和方法,花费很多的工时去取出断丝锥。稍有不慎还会损坏被加工工件,这对于生产流水线和加工中心机床等现代化作业是一个较严重的问题。尤其在加工贵重或大型工件时,往往因无法将折断的丝锥从工件中取出而使工件整体报废,造成很大的损失。丝锥在工作时折断一般是由于受力不均匀或受到超负荷的外力(如切屑阻塞、摩擦扭矩增大等)所致,所以其折断的位置往往是无规律的,但绝大多数是断裂在丝锥的工作部位,究其原因,丝锥的工作部位因具有轴向多条容屑槽和外螺纹,所以该处机械强度较低。本技术的目的就是要克服上述缺陷,设计出一种结构特殊的折断易取出的丝锥。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构思实现的一种用于在孔洞中加工内螺纹的丝锥,包括一位于上端的柄部和一位于下端的工作部分,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在孔洞中加工内螺纹的丝锥,包括一位于上端的柄部和一位于下端的工作部分,所述柄部包括一方尾,所述工作部分包括一外螺纹部,所述外螺纹部沿轴向具有均布的多条轴向容屑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柄部还包括一设在所述方尾下端的细颈,和一设在所述细颈和所述外螺纹部之间的连接部,该连接部外表形状为多面柱体。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智永
申请(专利权)人:沈智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