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影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489265 阅读:10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8 07: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定影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该定影装置包括:加热旋转体,其加热形成在记录介质上的显影剂图像;加压旋转体,其通过在加压旋转体与加热旋转体之间咬合记录介质来按压记录介质;一对支撑板,其可旋转地支撑加压旋转体和加热旋转体中的一者的两端,支撑板的厚度方向与加压旋转体的轴向相对应;以及解除部件,其包括附接部分和操作部分,附接部分附接在支撑板上以从上述厚度方向上的两侧保持支撑板,外力作用在所述操作部分上。当沿预定方向的外力作用在操作部分上时,解除部件通过使支撑板朝远离加压旋转体和加热旋转体中的另一者的方向移动来解除加压旋转体和加热旋转体中的一者对加压旋转体和加热旋转体中的另一者的按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定影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技术介绍
日本未审查的专利申请公开No. 2006-058709公开了一种包括解除杆的定影装 置,解除杆用以解除加热部件与被臂部件支撑的加压部件之间的接触状态。当有外力作用 时,压力解除杆旋转而使臂部件朝解除加热部件与加压部件之间的接触压力的方向移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获得如下定影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该定影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能够 抑制用于支撑加压旋转体的支撑板在加压旋转体的压力被解除时的变形。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定影装置包括加热旋转体,其加热形成在记录 介质上的显影剂图像;加压旋转体,其通过在所述加压旋转体与所述加热旋转体之间咬合 所述记录介质来按压所述记录介质;一对支撑板,其可旋转地支撑所述加压旋转体和所述 加热旋转体中的一者的两端,所述支撑板的厚度方向与所述加压旋转体的轴向相对应;以 及解除部件,其包括附接部分和操作部分,所述附接部分附接在所述支撑板上以从所述厚 度方向上的两侧保持所述支撑板,外力作用在所述操作部分上。当沿预定方向的外力作用 在所述操作部分上时,所述解除部件通过使所述支撑板朝远离所述加压旋转体和所述加热 旋转体中的另一者的方向移动来解除所述加压旋转体和所述加热旋转体中的一者对所述 加压旋转体和所述加热旋转体中的另一者的按压。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的定影装置中,所述解除部件通过朝远离所述加压旋转 体和所述加热旋转体中的另一者的方向拉动所述支撑板来使所述支撑板移动。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方面的定影装置中,所述支撑板的移动路径和所述操作部分 的移动路径处于同一个平面中。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四方面,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包括显影剂图像形成单元,其形 成显影剂图像;转印单元,其将所述显影剂图像转印到记录介质上;以及根据第一方面至 第三方面中任一方面所述的定影装置,所述定影装置通过在所述加热旋转体与所述加压旋 转体之间咬合所述显影剂图像来将被所述转印单元转印的所述显影剂图像定影到所述记 录介质上。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与所述解除部件的所述附接部分附接到所述支撑板的所 述厚度方向上的仅一侧的结构相比,抑制了用于支撑所述加压旋转体的所述支撑板在所述 加压旋转体的压力被解除时的变形。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与通过从所述加热旋转体侧按压所述支撑板来解除所述 加压旋转体的压力的结构的相比,抑制了用于支撑所述加压旋转体的所述支撑板在所述加 压旋转体的压力被解除时的变形。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方面,与所述操作部分相对于所述支撑板在面内方向上的延长线偏移的结构相比,抑制了用于支撑所述加压旋转体的所述支撑板在所述加压旋转体的压 力被解除时的变形。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四方面,与所述解除部件的所述附接部分附接到所述支撑板的所 述厚度方向上的仅一侧的结构的相比,可以抑制所述记录片材的宽度方向上的图像不均匀性。附图说明将基于以下附图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其中图1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整体构造;图2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定影装置的内部结构;图3是示例性实施例中的加压带和支撑单元的分解图4A和图4B分别是示出示例性实施例中的用于加热辊和加压带的端部的支撑结 构的透视图和侧视图5A是示出示例性实施例中的用于加热辊和加压带的端部的支撑结构的透视 图,图5B示意性地示出本示例性实施例中的操作杆与杆部件之间的连接状态;图6A和图6B是示例性实施例中的处于操作杆转动状态下的壳体的局部透视图7A和图7B示出当操作杆转动时加热辊与加压带之间的咬紧状态被解除的状 态;图8示意性地示出力作用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的操作杆、杆部件和托架上的状态; 以及图9A是作为比较例的定影装置的局部透视图,图9B示意性地示出力作用在比较 例中的操作杆、杆部件和托架上的状态。具体实施方式下面描述根据本专利技术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整体构造图1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10。图像形成装置10具有壳体12,壳 体12包括主体部分12A和盖部分12B。主体部分12A储放有从片材存储部分52至排出辊 46的各单元和部件(在下文中描述)。盖部分12B通过铰接部件13连接至主体部分12A。 通过使盖部分12B朝箭头B的方向(图1中的顺时针方向)以弧形的形式移动,来将定影 装置100(下文中描述)露出。相反地,通过使盖部分12B朝箭头C的方向(图1中的逆时 针方向)以弧形的形式移动,来将壳体12的主体部分12A和盖部分12B组合成盒体。在壳 体12中,设置有用于对输入的图像数据执行图像处理的图像处理单元14。图像处理单元14将输入的图像数据处理成黄色(Y)、品红色(M)、蓝绿色(青色) (C)和黑色(K)四种颜色的色阶数据。设置在壳体12的中部处的曝光装置16根据经图像 处理单元14处理的色阶数据用激光束LB执行曝光。曝光装置16包括四个半导体激光器(未示出),四个半导体激光器具有共同的结 构并与四个图像形成单元20Y、20M、20C和20K(在下文中详细描述)相对应。半导体激光 器根据色阶数据来发射激光束LB-Y、LB-M、LB-C和LB-K。从半导体激光器发射的激光束LB-Y、LB-M、LB_C和LB-K经由柱面透镜(未示出) 施加到用作旋转多棱镜的多棱镜17上,并且多棱镜17偏转地扫描上述激光束。由多棱镜 17偏转地扫描的激光束LB-Y、LB-M、LB-C和LB-K均从斜下侧进行扫描,以借助成像透镜和 多个反射镜(未不出)将相应的感光体22 (在下文中详细描述)上的曝光点曝光。曝光装置16被形如长方体的框架18封闭。在框架18的上侧设置有透明玻璃窗 19Y、19M、19C和19K,以使四束激光束LB_Y、LB_M、LB-C和LB-K分别透射到图像形成单元 20Y、20M、20C 和 20K 中的感光体 22 (22Y、22M、22C 和 22K)上。在曝光装置16上方,设置有与黄色(Y)、品红色(M)、蓝绿色(C)和黑色(K)相对 应的四个图像形成单元20Y、20M、20C和20K作为显影剂图像形成单元的实例。图像形成单 元20Y、20M、20C和20K布置为在相对于水平方向倾斜的方向上间隔开。当不需要在颜色Y、 M、C和K之间进行区分时,有时省略写在附图标记后面的标记Y、M、C和K。除了要使用的色调剂(显影剂)不同之外,图像形成单元20Y、20M、20C和20K在 结构上相似。各个图像形成单元20Y、20M、20C和20K均包括筒形感光体22、充电辊24、显 影装置26(26Y、26M、26C和26K)和清洁刮板28。感光体22以预定的速度旋转。充电辊24 将感光体22的外周面充电。通过用曝光装置16进行曝光而将在已充电的感光体22的外 周面上形成的静电潜像显影,显影装置26用预定颜色的色调剂将上述静电潜像显影成可 见色调剂图像(显影剂图像)。清洁刮板28清洁感光体22在色调剂图像被转印之后的外 周面。在充电辊24的下侧设置有清洁辊29,以便通过清洁辊29与充电辊24的接触来清洁 充电辊24的外周面。在图像形成单元20Y、20M、20C和20K上方设置有用作转印单元的实例的一次转印 单元30。一次转印单元30包括环状中间转印带32,驱动辊36,张紧辊40,从动辊42,一 次转印辊34Y、34M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定影装置,包括:加热旋转体,其加热形成在记录介质上的显影剂图像;加压旋转体,其通过在所述加压旋转体与所述加热旋转体之间咬合所述记录介质来按压所述记录介质;一对支撑板,其可旋转地支撑所述加压旋转体和所述加热旋转体中的一者的两端,所述支撑板的厚度方向与所述加压旋转体的轴向相对应;以及解除部件,其包括:附接部分,其附接在所述支撑板上,以从所述厚度方向上的两侧保持所述支撑板;以及操作部分,外力作用在所述操作部分上,其中,当沿预定方向的外力作用在所述操作部分上时,所述解除部件通过使所述支撑板朝远离所述加压旋转体和所述加热旋转体中的另一者的方向移动来解除所述加压旋转体和所述加热旋转体中的一者对所述加压旋转体和所述加热旋转体中的另一者的按压。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渡边茂石田正美有川树一郎小西佳郎古坚浩子
申请(专利权)人: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