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图像加热装置,包括:图像加热部件,被构造用以加热片材上的图像;加热设备,被构造用以加热图像加热部件以使该图像加热部件的温度维持在目标温度;送风设备,被构造用以当预定片材与图像加热部件分离时朝向该图像加热部件送风;以及致动设备,被构造用以当图像加热部件的目标温度降低时致动送风设备送风以冷却该图像加热部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被构造用以加热片材上的图像的图像加热装置。此图像加热装置可用作诸如复印机、打印机、传真机(FAX)和具有多种前述功能的多功能外设(MFP) —类成像装置中的定影设备。
技术介绍
近年来,已存在这样ー种需求,S卩,电子照相式成像装置能够在比传统记录介质更薄的记录介质(片材)上成像。当图像形成在此薄记录介质上时,会发生诸如利用定影设备(图像加热装置)加热 并加压的记录介质卷绕在定影部件(图像加热部件)上且不与该定影部件分离的非预期现象。当在记录介质的前缘部上形成无空白的无边界图像时,此问题类似地产生。为解决此问题,日本专利申请特开No. 2007-178732中所述的装置包括被构造用以朝向定影部件送风的送风设备,以使从定影夹持部输出的记录介质能够容易地分离而不卷绕在该定影部件上。附帯地,为满足定影性能,采用ー种依据记录介质的种类来改变定影部件的受控温度(目标温度)的方法。此情况下,当定影部件的温度从高受控温度变更为低受控温度吋,成像操作需要中断以进入待命状态,直至该定影部件的温度下降至低受控温度。此待命时间会降低用户满意度。为解决此问题,日本专利申请特开No. 2000-47521中所述的装置包括被构造用以冷却定影部件的专用送风设备,使得当定影部件的温度从高受控温度变更为低受控温度吋,该专用送风设备冷却定影部件。如上所述,当単独提供被构造用以使记录介质与定影部件分离的送风设备和被构造用以降低定影部件的受控温度的送风设备以执行这两项功能时,图像加热装置不可避免地大型化。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这样ー种图像加热装置,其被构造用以执行两项功能,S卩,使片材与图像加热部件分离的功能和使图像加热部件的目标温度降低的功能,而不会使该图像加热装置大型化。ー种图像加热装置,包括图像加热部件,被构造用以加热片材上的图像;加热设备,被构造用以加热图像加热部件以使该图像加热部件的温度維持在目标温度;送风设备,被构造用以当预定片材与图像加热部件分离时朝向该图像加热部件送风;以及致动设备,被构造用以当图像加热部件的目标温度降低时致动送风设备送风以冷却该图像加热部件。由以下參照附图对示范实施例的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将变得明显。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成像装置的构造的说明图。图2是表示定影设备的构造的说明图。图3是表示成像装置的控制系统的框图。图4是送风设备的外部透视图。图5是表示利用空气分离単元冷却定影辊的性能的说明图。图6是表示依据实施例1的定影辊的冷却控制的流程图。图7是表示依据实施例2的温差与空气流量之间关系的说明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參照附图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示范实施例。注意,实施例的部件的部分或全部可用落在本专利技术的思想范围内的已知选择性部件来替换,本专利技术的思想即采用被构造用以使记录介质(片材)与图像加热部件(定影辊)分离的送风设备来缩短为降低图像加热部件的目标温度所需的过渡时间(待命时间,不能成像期间的时间)。图像加热装置不限于被组装到成像装置内的定影设备,而可以是单独的图像加热装置。图像加热部件不限于后述的辊部件,而可以是带部件。被构造用以加热图像加热部件的加热设备不限于后述的卤素加热器,而可以是电磁感应加热式加热设备。(成像装置)图1是表示作为电子照相式彩色成像装置的打印机的构造的说明图。如图1所示,成像装置100是黄色、品红色、青色和黒色成像部Pa、Pb、Pc和Pd沿中间转印带20设置的级联中间转印式全色打印机。注意,成像装置100不限于上述成像装置,而可以是单色成像装置。另外,成像装置可通过附加必要的器件、设备和壳体构造而变更为用于各种用途的成像装置例如复印机、传真机和多功能外设。在成像部Pa内,黄色调色剂图像形成在感光鼓3a上且然后转印到中间转印带20上。成像部Pb内,品红色调色剂图像形成在感光鼓3b上且然后转印到中间转印带20上。类似的,成像部Pc和Pd内,青色调色剂图像和黑色调色剂图像分别形成在感光鼓3c和3d上,且然后转印到中间转印带20上。记录介质(片材)P从记录介质盒10中拾取、利用分离辊13 —张张地分离、并在对齐辊12处待命。然后,记录介质P通过对齐辊12给送至二次转印部T2,且调色剂图像从中间转印带20转印到该记录介质P上。四色调色剂图像转印于其上的记录介质P被传送至定影设备9,且调色剂图像通过该定影设备9的热量和压カ定影于记录介质P的表面上。之后,该记录介质P被排出并堆叠在设于成像装置100外部的排出托盘上。以上说明针对单面打印。另ー方面,在双面打印的情况下,在调色剂图像于二次转印部T2处转印到记录介质P的表面上且该调色剂图像通过作为图像加热装置的定影设备9定影于记录介质P的表面上后,该记录介质P受挡板110引导被传送至反转路径111。记录介质P经反转辊112转回、在该记录介质P的正反面反转的状态下被引导至双面路径113、并再次在对齐辊12处待命。同样地,调色剂图像在二次转印部T2处转印到记录介质P的背面上,且在该调色剂图像通过定影设备9定影于记录介质P的背面上后,该记录介质P被排出并堆叠在设于成像装置100外部的排出托盘上。除了显影设备la、lb、lc和Id中采用的调色剂的顔色彼此不同即分别为黄色、品红色、青色和黑色以外,成像部Pa、Pb、Pc和Pd具有基本相同的构造。以下,主要说明成像部Pa,通过将以下说明中附图标记末尾的后缀“a”替换为后缀“b”、“c”或“d”,对成像部Pa的说明适用于成像部Pb、Pc和Pd。彩色调色剂图像以叠加方式形成在记录介质P上,且该记录介质P的全部四边都留有预定的空白。前缘部的空白约2mm至3mm。成像部Pa中,电晕充电设备2a、曝光设备5a、显影设备la、转印棍6a和鼓清洁设备4a围绕感光鼓3a设置。电晕充电设备2a通过利用电晕放电产生的带电粒子照射感光鼓3a的表面来将该感光鼓3a的表面充电至均一的暗部电位VD。曝光设备5a利用激光束扫描感光鼓3a的表面以使暗部电位VD降低至亮部电位VL,由此在该感光鼓3a上形成静电潜像。显影设备Ia对静电潜像进行显影以在感光鼓3a上形成调色剂图像。被施加以直流电压的转印辊6a把感光鼓3a上的调色剂图像转印到中间转印带20上。鼓清洁设备4a收集未转印到中间转印带20上而残留于感光鼓3a上的残留调色剂。中间转印带20通过环绕驱动辊15、张紧辊14和相对辊16而被支持,并受该驱动辊15驱使沿箭头R2所示的方向转动。二次转印辊11抵接中间转印带20,并形成用于把调色剂图像转印到记录介质上的二次转印部T2,中间转印带20的内表面由相对辊16支持。记录介质P放置在中间转印带20上的带负电调色剂图像上,且它们通过二次转印部T2。在通过期间,正电压被施加给二次转印辊11,以使调色剂图像从中间转印带20转印到记录介质P上。带清洁设备30收集未转印到记录介质P上而残留于中间转印带20上的转印残留调色剂。(定影设备)图2是表示作为图像加热装置的定影设备的构造的说明图。图3是表示成像装置100的控制系统的框图。此实施例的定影设备9具有通过在形成于图像加热部件和加压部件(旋转部件)之间的夹持部处给记录介质上的调色剂图像加热和加压来使该调色剂图像定影于记录介质上的功能。如图2所示,定影设备9通过使加压辊(旋转部件)41从下方与定影辊(图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图像加热装置,包括:图像加热部件,被构造用以加热片材上的图像;加热设备,被构造用以加热所述图像加热部件以使所述图像加热部件的温度维持在目标温度;送风设备,被构造用以当预定片材与所述图像加热部件分离时朝向所述图像加热部件送风;以及致动设备,被构造用以当所述图像加热部件的所述目标温度降低时致动所述送风设备送风以冷却所述图像加热部件。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千代田保晴,
申请(专利权)人:佳能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