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定影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即使进入到清洁丝网的偏移调色剂的量增加,也能够在维持清洁性能的同时,抑制清洁丝网的多余的消费。清洁机构(10)的推压辊(14)被设置为能够解除对加压辊(4)的按压。在进入清洁丝网(11)的调色剂(偏移调色剂)较多条件的两面印刷的定影动作结束时,如放大图中虚线所示地,使得清洁丝网(11)(推压辊(14))离开加压辊(4),并以规定时间连续地进行清洁丝网(11)的卷取动作。由此,就能够防止加压辊(4)和清洁丝网(11)的抵接夹持部里存在的调色剂等异物的排出,并由此可以防止画质不良的发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将未定影图像定影到记录媒介里的定影装置,以及包括该定影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技术介绍
近年来,在复印机或打印机等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彩色化、高速化以及高画质化不断发展,胶版印刷(off-set)水准的高精细的图像形成也成为了可能。在利用电子照相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中,作为用于将调色剂图像定影到用纸等记录媒介里的定影装置所使用的技术,普遍采用的是在由卤素灯等的热源加热的定影辊或定影带等的定影部件,和与该定影部件一边接触一边转动的加压辊所形成的夹持里,使得载置有调色剂图像 的记录媒介通过后来将调色剂图像定影到记录媒介里,即所谓的热压定影方式。在进行高速处理的彩色图像形成装置里所使用的定影装置被要求有从加热定影部件的良好的分离性,并且定影夹持部要宽(夹持时间要长),为了满足该要求,以轮带定影方式的定影装置为好。这是因为,即使在高速化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加热辊来对热容量低的定影带进行充分的加热,并能够以通过定影辊和加压辊的大直径化而扩大的夹持宽度,或定影辊的硬度或厚度导致的曲率分离来提高分离性等后来对应。在这种方式的定影中,载置了调色剂图像的记录媒介通过加压辊以规定的压力被按压到定影带里,由此,调色剂图像受到定影带来的加热而成为融化状态。虽然希望融化后的调色剂全部被定影到记录媒介里,但实际上因为调色剂和定影带的附着力,会有很少一部分的附着在定影带里。这种现象一般地被称为偏移现象。作为偏移现象的种类可分为低温偏移和高温偏移。所谓低温偏移是对调色剂的加热不足时,热量没有充分地传递到形成调色剂图像的调色剂层的内部里后导致调色剂的融化并不完全,没有融化附着到记录媒介里的调色剂层的一部分破碎后附着在定影带等的定影部件里。这时,由于调色剂图像对记录媒介的融化附着也不充分,所以就能够从输出的复印来容易地刮取调色剂图像,也就是所谓的发生了定影不良。高温偏移是指以超过需要的高温来加热调色剂时,调色剂的粘弹性变化,并且调色剂和定影部件的附着力高于调色剂粒子的凝聚力后,调色剂附着在定影带等定影部件里。另一方面,对于通过电子照相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输出的复印图像,对其高画质化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确保与胶版印刷图像同等的印刷品质,使得调色剂小直径化或像聚合调色剂那样的球形化的方向是一种趋势。这种调色剂和以外的调色剂相比较,由于热量不容易传递给调色剂且不容易融化,所以就产生了容易发生低温偏移的问题。尤其是在非涂层纸那样的纸表面里具有凹凸的用纸时,更容易发生低温偏移。作为低温偏移的对策(除去因低温偏移而附着的附着物的对策),一般的是设置有将不织布等的清洁丝网(clean web)按压到定影部件里后来擦拭定影部件的表面的清洁机构(例如专利文献I :特开2002-258657号公报)。然而,球形的小直径的调色剂容易从清洁丝网和定影部件之间产生的很小的间隙里穿过,为了防止这一点,就需要通过将没有附着调色剂的清洁丝网的干净部分一直按压在定影部件或加压辊里,来尽量使得间隙不产生。但是,对于每一次输出印刷物都要一直供给足够面积的清洁丝网来说,从图像形成装置中的维护频率的增加,或从环境保护来看会增加废弃物的角度出发并不可取。 因此,在专利文献2 (特开2005-24619号公报)中,提案了通过根据图像数据来控制清洁丝网的供给量后,就能够防止多余的丝网的供给的清洁机构。但是,在专利文献2中,虽然是图像数据(=调色剂图像面积/图像面积)越多,就越增加丝网的传送量,但因为图像数据量和偏移量并不一定是比例关系,所以在专利文献2的控制方法中并不能够实现最佳传送量的控制。图8所示是孤立像素的黑化率(=孤立像素面积/用纸面积)和对清洁丝网(丝网纸)的偏移量(丝网纸的图像浓度)的关系。图的纵轴表示清洁丝网的图像浓度,数值越大,附着在清洁丝网里的调色剂(以清洁丝网擦取的调色剂)就越多,也就是说,偏移到加压辊或定影辊里的调色剂越多。图的横轴是表示用纸面积里的孤立像素面积的比例的孤立像素的黑化率(=孤立像素面积/用纸面积),数值越大,图像面积率(=调色剂图像面积/图像面积)就越闻。如该图所示,图像数据量和对丝网纸的偏移量并不呈比例关系。在图像面积率低(孤立像素的黑化率低的地方)的地方,由于输入调色剂少,所以偏移调色剂量也少。另外,即使在图像面积率高(孤立像素的黑化率高的地方)的领域中,偏移调色剂量也少。这是因为,当图像面积率高时,在纸和调色剂的附着力以外还施加有调色剂之间融化后的附着力,其结果就使得偏移调色剂量减少。因此,孤立像素存在有一定程度的40%附近的像素领域的偏移量才是最多的。另外,图9所示是使用涂层纸和非涂层纸时的图像面积率和调色剂偏移量的关系。如该图所示,采用不同的用纸种类,对丝网纸的偏移量也会变化。因此,最坏的情况是,例如孤立像素的黑化率为40%,并在非涂层纸里进行两面印刷时,会有相当数量的偏移调色剂经常存在于清洁丝网里,偏移调色剂在清洁丝网上凝固,粒状的凝结物穿过清洁丝网后吐出到定影部件(或者是在加压部件侧里设置有清洁机构时的加压部件)里,进一步的是,在附着到用纸里后就会引起调色剂污染导致的画质不良。虽然超过清洁丝网的保持能力的偏移调色剂并不一定是全部都穿过清洁丝网,但在工作的最初,即定影部件及加压部件的温度上升的时候,由于保持在丝网上的调色剂容易融化,所以就容易发生上述的清洁不良。另外,近年来,随着节能要求的提高,降低图像形成装置内最需要电力的定影装置的定影电力的探讨也在进行。作为其中之一可以举例为采用低软化点的调色剂来降低定影下限温度。在降低定影下限温度的时候,由于调色剂容易受温度上升的影响,附着在抵接到该温度上升部(例如定影部件等)里的清洁丝网里的调色剂就会融化并再次转印到通过定影夹持的记录媒介里,从而会发生异常图像。这种现象在偏移调色剂大量地进入清洁丝网里时更容易发生。在专利文献3(特开平11-24484号公报)的记载中,虽然采用的构成是每当一系列的定影作业结束时,都要将清洁丝网的干净的部分送出到定影部件的圆周面里后,来执行对进行清洁的丝网的卷绕动作,从而实现清洁性的维持和提高,但是,在不需要的条件下也启动清洁机构会较大地影响到清洁丝网的寿命,所以并不是有效的。专利文献I特开2002-258657号公报专利文献2特开2005-24619号公报专利文献3特开平11-24484号公报专利文献4特开2003-5562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通过一种定影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以解决以往的定影装置中的上述问题,并且,即使在偏移调色剂的进入量对于清洁丝网是增加的情况下,在能够维持清洁性能并防止画质不良的同时,也能够抑制清洁丝网的多余的消费。 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设置有通过加热机构来加热的定影部件和被压接在该定影部件里的加压部件,并使得载置有未定影图像的记录媒介通过形成在所述定影部件和加压部件之间的定影夹持里后来进行图像的定影的定影装置,其包括传送清洁丝网来清扫所述加压部件的表面的清洁机构,其将所述加压部件和所述清洁丝网设置为可以接触分离,当进入所述清洁丝网的调色剂多的条件下的定影动作结束时,是在使得所述加压部件和所述清洁丝网分离的状态下,以规定时间连续地进行所述清洁丝网的卷取动作。根据上述本专利技术的定影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进入清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设置有通过加热机构来加热的定影部件和被压接在该定影部件里的加压部件,并使得载置有未定影图像的记录媒介通过形成在所述定影部件和加压部件之间的定影夹持里后来进行图像的定影的定影装置,其包括传送清洁丝网来清扫所述加压部件的表面的清洁机构,其特征在于:将所述加压部件和所述清洁丝网设置为可以接触分离,当进入所述清洁丝网的调色剂多的条件下的定影动作结束时,是在使得所述加压部件和所述清洁丝网分离的状态下,以规定时间连续地进行所述清洁丝网的卷取动作。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永田敦司,窪田启介,各务孝,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理光,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