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图像加热装置,包括用于将支撑元件和压力辊的每个与柔性带元件隔开的单元,柔性带元件被通电以发热,或者在开始(即在加热图像之前的阶段)时由热源加热;或者用于控制压力以与加热图像时间段的接触面积相比减小在旋转轴线方向上的接触面积的单元。这能尽可能地控制在开始(即在加热图像之前的阶段)时从通电以发热或由热源加热的柔性带至支撑元件和压力辊的热传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采用比如电子照相和静电记录的成像工艺的、比如复印机和激光束打印机的成像装置的图像加热装置。
技术介绍
用于成像装置的一些图像加热装置可具有圆筒形带、与带的内表面相接触的夹持部形成元件、以及用于经由所述带与夹持部形成元件一起形成夹持部的压力元件。上述图像加热装置可通常在由夹持部传送承载调色剂图像的记录材料时加热调色剂图像。上述图像加热装置可适合于具有形成为较薄的带以使得热容能较小,从而具有预热图像加热装置所需时间段较短的优点。近年来,已经需要用于进一步缩短预热时间段的技术。日本专利申请公开 No. 2007-57827公开了一种装置,其以这样的方式构造在预热操作中,具有导电层的定影带与压力元件隔开,并且定影带在其到达可定影温度之后与压力元件相接触。然而,在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 2007-57827中公开的图像加热装置的情况下,定影带由于电磁感应而被局部地加热,并且因此定影带必须被构造成使得其能接受驱动从而旋转以用于在预热时加热定影带的整个圆周,即使定影带与压力元件隔开。如果如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 2007-57827中所示使用附接至定影带的端部的端帽以及驱动齿轮来驱动定影带,那么定影带需要具有一定程度的刚性。然而,定影带的厚度和刚性的增加导致定影带的较大热容,导致较长的预热时间。因此,即使在其中定影带被局部地加热的构造中在预热时定影带与压力元件隔开,预热时间的缩短效应也可能会不幸地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图像加热装置,其构造为使得在图像加热装置预热时带不易于被压力辊剥夺热,并且带的温度迅速地升高。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由夹持部传送承载调色剂图像的记录材料并且加热调色剂图像的图像加热装置,其包括管状带,其具有通电以在整个圆周上自发热的发热层;夹持部形成元件,其接触带的内表面;以及压力辊,其经由所述带与夹持部形成元件一起形成所述夹持部,压力辊由驱动源驱动并且在夹持部中驱动所述带旋转,其中在图像加热装置中,对于从图像加热装置预热开始的预定时间段,带与压力辊之间的接触面积小于加热调色剂图像的时间段的接触面积,或带不接触压力辊,并且带停止旋转,并且其中对于从所述预定时间段结束至加热调色剂图像时间段开始的时间段,带与压力辊之间的接触面积等于加热调色剂图像时间段的接触面积并且带旋转。本专利技术的又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由夹持部传送承载调色剂图像的记录材料并且加热调色剂图像的图像加热装置,其包括具有圆筒形状的带,其具有在整个圆周上通过电磁感应而加热的发热层;夹持部形成元件,其接触带的内表面;以及压力辊,其经由所述带与夹持部形成元件一起形成所述夹持部,压力辊由驱动源驱动并且在夹持部中驱动所述带旋转,其中在图像加热装置中,对于从图像加热装置预热开始的预定时间段,带与压力辊之间的接触面积小于加热调色剂图像时间段的接触面积,或带不接触压力辊,并且带停止旋转,并且其中对于从所述预定时间段结束至加热调色剂图像的时间段开始的时间段,带与压力辊之间的接触面积等于加热调色剂图像的时间段的接触面积并且带旋转。本专利技术能提供一种图像加热装置,其构造为使得在图像加热装置预热时带不易于被压力辊剥夺热,并且带的温度迅速地升高。本专利技术的其他特点从以下参照附图对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中变得明显。附图说明图IA示意性地示出图像加热装置的构造的竖直截面图。 图IB示意性地示出带的发热层的放大的电力供应区域的构造。图2示意性示出图像加热装置的构造的横截面图。图3示意性地示出成像装置的构造的一个示例。图4示出定影带的发热层的层构造的横截面图。图5示出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电触点部分的构造的横截面图。图6是示出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定影装置的操作的流程图。图7A示意性地示出根据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定影装置的竖直截面图。图7B示意性地示出根据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定影装置的横截面图。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现在将根据附图详细描述。描述第一示例性实施例。(成像装置)图3示意性地示出成像装置的构造的一个示例,成像装置安装有根据本专利技术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加热装置。该成像装置是激光束打印机(下文称为“打印机”),其使用电子照相在比如记录纸张和OHP片材之类的记录材料上形成图像。该示例性实施例中示出的打印机构造为使得控制器(未示出)响应于由比如主机之类的外部装置(未示出)输出的打印指令执行用于成像的预定控制序列,并且根据用于成像的该控制序列执行用于成像的预定操作。控制器包括中央处理单元(CPU)以及比如ROM和RAM之类的存储器,并且存储器存储用于成像的控制序列以及成像所需的各种类型程序。作为根据该示例性实施例的成像装置的打印机包括用于在记录材料上形成调色剂图像的成像部分、以及用作将记录材料上的未定影调色剂图像加热并且定影的图像加热装置的定影部分(下文称为“定影装置”)。在执行用于成像的控制序列时,首先,在成像部分中,用作图像承载体的鼓型电子照相感光元件I (下文称为“感光鼓I”)在箭头所示的方向上受驱从而以预定圆周速度(处理速度)旋转。该感光鼓I的外周(表面)然后由用作充电元件的充电辊2均匀地充电。接着,对于该感光鼓I的充电表面,应用激光束的扫描曝光,该激光束由光学扫描装置3根据图像信息进行启/闭控制,并且照射在该感光鼓I的充电表面上,基于图像信息形成静电潜像。该静电潜像然后由显影装置4使用调色剂(显影剂)显影为调色剂图像。另一方面,通过记录材料传送机构(未示出)从供给盒(未示出)供给的记录材料P传送至感光鼓I的表面与用作转印元件的转印辊5的外周(表面)之间的转印夹持部。该记录材料P被夹在感光鼓I的表面与转印辊5的表面之间的转印夹持部中并且被传送,以使得感光鼓I的表面上的调色剂图像在记录材料P的传送过程中由转印辊5转印到记录材料P上。因此,记录材料P承载调色剂图像。承载调色剂图像的记录材料P被导入定影装置7,定影装置7将热和压力施加至调色剂图像从而在热作用下将调色剂图像定影在记录材料P上。调色剂图像在热作用下定影在其上的记录材料P由记录材料排出机构(未示出)排出到接收托盘(未示出)上。在调色剂图像被转印之后保留在感光鼓I的表面上的剩余调色剂由清洁装置6的清洁刮刀6a移除并且用于随后的成像。(定影装置) 用作根据本专利技术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加热装置的定影装置将在下面描述。术语“纵向”当针对定影装置和用于形成定影装置的元件使用时是在记录材料的表面上垂直于记录材料传送方向的方向(下述定影带的旋转轴线的方向)。术语“横向”是在记录材料的表面上平行于记录材料传送方向的方向。而且,术语“长度”是纵向上的尺寸,并且“宽度”是横向上的尺寸。图I和2示出用作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加热装置的定影装置7的构造。定影装置7是构造为使得具有稍后描述的电发热电阻层(发热层)的定影带自发热的设备。作为具有旋转灵活性的用于发热的旋转体的定影带11构造为使得其内周由作为夹持部形成元件的带导向件13可旋转地支撑,并且其侧端平面也由左右凸缘14可旋转地支撑。并且,定影带11的内周边与带导向件13相接触,并且定影带11的外周边与作为压力元件的压力辊12相接触。压力辊12经由定影带11与带导向件13—起形成定影夹持部N。在定影夹持部N中,承载未定影调色剂图像的记录材料P在被传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由夹持部传送承载调色剂图像的记录材料并且加热调色剂图像的图像加热装置,包括:管状带,该管状带具有被通电从而在整个圆周上自发热的发热层;夹持部形成元件,该夹持部形成元件接触所述带的内表面;以及压力辊,该压力棍经由所述带与所述夹持部形成元件一起形成所述夹持部,所述压力辊由驱动源驱动并且在所述夹持部中驱动所述带旋转,其中在图像加热装置中,对于从图像加热装置预热开始的预定时间段,所述带与压力辊之间的接触面积小于对于加热调色剂图像的时间段的接触面积,或所述带不接触所述压力辊,并且所述带停止旋转,并且其中对于从所述预定时间段结束至加热调色剂图像的时间段开始的时间段,使所述带与压力辊之间的接触面积基本上等于对于加热调色剂图像的时间段的接触面积,并且所述带旋转。
【技术特征摘要】
2011.07.29 JP 2011-1667011.一种用于由夹持部传送承载调色剂图像的记录材料并且加热调色剂图像的图像加热装置,包括 管状带,该管状带具有被通电从而在整个圆周上自发热的发热层; 夹持部形成元件,该夹持部形成元件接触所述带的内表面;以及压力辊,该压力棍经由所述带与所述夹持部形成元件一起形成所述夹持部,所述压力辊由驱动源驱动并且在所述夹持部中驱动所述带旋转, 其中在图像加热装置中,对于从图像加热装置预热开始的预定时间段,所述带与压力辊之间的接触面积小于对于加热调色剂图像的时间段的接触面积,或所述带不接触所述压力辊,并且所述带停止旋转,并且 其中对于从所述预定时间段结束至加热调色剂图像的时间段开始的时间段,使所述带与压力辊之间的接触面积基本上等于对于加热调色剂图像的时间段的接触面积,并且所述带旋转。2.根据权利要求I的图像加热装置,其中可弹性变形的电触点部分设置于所述压力辊的金属芯上,并且 其中电力通过所述电触点部分供应至发热层,并且 其中对于所述预定时间段、对于从所述预定时间段结束至加热调色剂图像的时间段开始的时间段、以及对于加热调色剂图像的时间段,所述电触点部分接触发热层在纵向上的端部的非片材经过区域。3.根据权利要求2的图像加热装置,其中所述电触点部分包括与所述压力辊同轴地形成的弹性层以及在弹性层的外侧形成的导电表面层,并且具有大于所述压力辊的外径的外径。4.根据权利要求3的图像加热装置,其中所述弹性层由绝缘硅橡胶形成。5.根据权利要求3的图像加热装置,其中所述导电表面层通过在所述弹性层的外侧上涂覆银形成。6.根据权利要求I的图像加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二本柳亘儿,春日邦章,佐藤丰,楢原隆史,
申请(专利权)人:佳能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