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够效率良好地加热轮带部件的定影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定影装置(20)包括了环状的轮带部件(21);与轮带部件的外周相向而对地被配设的相对部件(22);借助于轮带部件(21)来抵接到相对部件(22)里后,在轮带部件(21)和相对部件(22)之间形成夹持部N的夹持形成部件(23);被配设在轮带部件(21)的内侧里的发热体(25);被配设在发热体(25)和轮带部件(21)之间,并将发热体(25)产生的热传递到轮带部件(21)里的传热部件(26),其在与夹持形成部件(23)不同的部位处,将传热部件(26)配设为与轮带部件(21)的内周面的圆周方向的一部分相向而对。更进一步地,在轮带部件(21)的内侧里配设了将发热体(25)产生的热朝向传热部件(26)反射的反射部件(29)。通过传热部件(26)和反射部件(29)来覆盖发热体(2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对记录媒介上的未定影图像进行定影的定影装置,以及包括该定影装 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技术介绍
在复印机、打印机、传真机或它们的复合机等的电子照相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里, 为了将载置在用纸上的调色剂图像定影到用纸里,较多采用的是加热加压方式的定影装 置。至今为止,作为这种定影装置一般采用的是通过内藏有作为发热体的卤素灯等的定影 辊,和与此相向而对地形成夹持部的加压辊,来对用纸进行加热及加压的方式。然而,近年来,随着对预热时间(加热所需的等待时间)的短缩化或节能化的要求 的提高,采用由热容量小于上述定影辊的环状轮带部件(包括薄膜film)构成的定影带的 定影装置为大家所采用。图9所示是采用定影带的定影装置的以往构成的一例。图9所示的定影装置包括了由环状的轮带部件构成的定影带91,和与定影带91 相向而对的加压辊92,和借助于定影带91抵接到加压辊92里后在定影带91和加压辊92 之间形成夹持部N的夹持形成部件93,和对夹持形成部件93进行支持的增强部件94,和配 设在定影带91的内侧里的加热管95,和与定影带91的内周面相向而对地配设的传热部件 96,和将加压辊92压接到定影带91里的压接机构97,以及检测定影带91的温度的温度传 感器98。在上述定影装置中,当电力供给到加热管95里,并且加热管95开始发热时,传热 部件96就通过该发热而被加热。然后,被加热后的传热部件96的热进一步传递到定影带 91里后,定影带91就被加热了。另外,通过加压辊92的转动驱动的开始,定影带91就随之 作从动转动。在该状态下,载置有未定影的调色剂图像T的用纸P进入到加压辊92和定影 带91之间,用纸P在定影夹持N中被加热及加压后,用纸P上的调色剂因热而熔融,调色剂 图像T就被定影了。之后,用纸P从定影夹持N向图的上方被排出。在图9所示构成的情况下,定影带91是借助于传热部件96被间接地加热的,但也 可以不借助于传热部件96而由加热管95直接加热定影带91。然而,这时候就需要加热管 95过度发热时确保安全性的对策,从而另外需要因此而产生的成本。另外,在没有设置传 热部件95的情况下,由于转动中的定影带91的行为变得不稳定,所以就难以使用图9所示 的接触式的温度传感器98。鉴于这些情况,在图9所示的构成中,是通过将传热部件96配 设在定影带91的内侧里,来确保过度发热时的安全性,以及实现定影带91的行为的稳定化 的。但是,在图9所示的构成中,当定影带91转动时,定影带91相对于夹持部N在转 动方向的上游侧与传热部件96接触,而在下游侧中与传热部件96基本上不接触。因此,传 递到定影带91里的传热部件96的热主要是在相对于夹持部N为转动方向上游侧的部分 里。与此相反地,在比夹持部N更靠转动方向下游侧里,基本上没有直接对定影带91的热传递。但是,在图9所示的构成中,在这种直接的热传递基本不进行的部分里也留存有加热管95的热,这会导致热效率的降低,进而影响到预热时间的短缩化或节能化。于是,在专利文献I记载的定影装置中,是在比夹持部更靠转动方向下游侧的没有直接的热传递的部分里,通过削减传热部件的厚度或开孔等,来降低该部分的热容量,并实现预热时间的短缩化或节能化。另外,在专利文献2记载的定影装置中,公开了将口径小于图9所示传热部件96 的传热辊配设在定影带的内侧里,并在该传热辊内配设加热管的构成。这时,加热管虽然是借助于传热辊来加热定影带,但与上述图9所示构成相比,因为能够降低作为传热部件的传热辊的热容量,所以就能够实现预热时间的短缩化及节能化。如上所述,在专利文献I记载的定影装置中,虽然是通过降低不·直接进行热传递部分的热容量,来实现预热时间的短缩化及节能化,但降低该部分的热容量是有限度的。另外,即使降低不直接进行热传递部分的热容量,由于不能改变热量被这部分夺走的事实,所以也没有解决因此而导致的热效率下降的问题。更进一步地,为了降低热容量而改变传热部件的厚度或开孔等,也会导致制造成本的增加。另外,在上述采用传热辊的专利文献2记载的定影装置中,也因为热量会从传热辊不与定影带接触的部分散逸,而产生热效率因此而降低的问题。专利文献I(日本)特开2010-96823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7-192846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鉴于上述情况,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有效地加热轮带部件的定影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I提供一种定影装置,其包括环状的轮带部件;相对部件,其与所述轮带部件的外周相向而对地被配设;夹持形成部件,其借助于所述轮带部件来抵接到所述相对部件里后,在所述轮带部件和所述相对部件之间形成夹持部;发热体,其被配设在所述轮带部件的内侧里;传热部件,其被配设在所述发热体和所述轮带部件之间,并将所述发热体产生的热传递到所述轮带部件里,其使得载置有未定影图像的记录媒介通过所述夹持部后,来将该未定影图像定影到记录媒介里,其特征在于,在与所述夹持形成部件不同的部位处,将所述传热部件配设为与所述轮带部件的内周面的圆周方向的一部分相向而对,并在所述轮带部件的内侧里配设了将所述发热体产生的热朝向所述传热部件反射的反射部件,并通过所述传热部件和所述反射部件来覆盖所述发热体。根据本专利技术,在能够减小传热部件的热容量的同时,还能够通过反射部件将发热体产生的热反射后来加热传热部件。更进一步地,通过反射部件和传热部件来覆盖加热管,就使得发热体的热不会传递到传热部件里,并能够对热量扩散到周围里进行高度的抑制。 由此,就能够对轮带部件进行效率良好的加热,并能够提高热效率。附图说明图1所示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概要截面图。图2所示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定影装置的概要截面图。图3所示是反射部件的安装构造的示意图。图4所示是反射部件的其他安装构造的示意图。图5所示是传热部件的安装构造的示意图。图6所示是法兰部件及形成于其中的插入孔的构成示意图。图7所示是安装在法兰部件里的传热部件的一端部侧的放大图。图8所示是本实施方式的构成中的定影带的内周面的圆周方向表面粗度和定影带的供给量(filler)的关系图。图9所示是采用定影带的定影装置的以往构成的例示图。符号说明20定影装置21定影带(轮带部件)22加压辊(相对部件)23夹持形成部件25热管(发热体)26传热部件29反射部件35绝热部件36法兰部件(轮带位置限制部件)N夹持部P记录媒介S间隙T未定影图像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根据附图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还有,在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各图中,对于具有同一功能或形状的部件或构成部品的构成要素,在可以判别的范围内通过赋予同一符号经一次说明后将省略其再次的说明。首先,参照图1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全体构成及动作。图1所示图像形成装置是彩色图像形成装置,作为图像形成组件的四个处理组件 lBk、lY、1M、1C可以装卸地安装在图像形成装置本体100里。各处理组件lBk、lY、lM、lC除了收容对应于彩色图像的颜色分解成分的黑色(Bk)、黄色(Y)、品红色(M)、青色(C)等颜色不同的调色剂以外,其他的构成都相同。具体来说是,各处理组件lBk、1Y、1M、IC包括有,作为像载置体的感光体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定影装置,其包括:环状的轮带部件;相对部件,其与所述轮带部件的外周相向而对地被配设;夹持形成部件,其借助于所述轮带部件来抵接到所述相对部件里后,在所述轮带部件和所述相对部件之间形成夹持部;发热体,其被配设在所述轮带部件的内侧里;传热部件,其被配设在所述发热体和所述轮带部件之间,并将所述发热体产生的热传递到所述轮带部件里,其使得载置有未定影图像的记录媒介通过所述夹持部后,来将该未定影图像定影到记录媒介里,其特征在于,在与所述夹持形成部件不同的部位处,将所述传热部件配设为与所述轮带部件的内周面的圆周方向的一部分相向而对,并在所述轮带部件的内侧里配设了将所述发热体产生的热朝向所述传热部件反射的反射部件,并通过所述传热部件和所述反射部件来覆盖所述发热体。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足立知哉,南野茂夫,藤井智彦,内藤裕,丰田稔,藤原仁,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理光,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