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装置及其弹性外框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489135 阅读:1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8 07: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显示装置及其弹性外框。显示装置包括显示模块以及外框。外框以弹性材质完成。外框包括侧壁、第一固定部以及第二固定部。第一固定部自侧壁的上端缘延伸而出。第二固定部自侧壁的下端缘延伸而出,且第二固定部与第一固定部彼此相面对。第二固定部与第一固定部、侧壁围绕出容置空间以容置显示模块的侧缘。外框通过弹性材质所具有的回复力对显示模块进行固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显示装置及其外框,且特别是涉及一种的具有弹性材质的显示装置及其外框。
技术介绍
由于高科技电子资讯工业的蓬勃发展,消费性电子产品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而液晶显示装置因体积轻薄、占用空间小、辐射低等优点,逐渐成为了市场上显示产品的主流。图1为现有液晶显示装置的结构剖面示意图。请参照图1,现有液晶显示装置100包括有液晶显示面板10、背光模块11、前框12、保护盖13以及驱动电路板14。其中背光模 块11包括有背框114与支撑架115。液晶显示面板10设置于支撑架115上,背光模块11设置于液晶显示面板10的下方,并提供液晶显示面板10所需要的光源。驱动电路板14通过软性电路板15电连接液晶显示面板10。前框12则是自液晶显示面板10的显示面侧边覆盖于液晶显示面板10的端缘并组设于支撑架115上。而保护盖13自前框12侧边覆盖于驱动电路板14。在现有的液晶显示装置100中,前框12通常为金属材质,所以当前框12与支撑架115进行组设时,必须通过螺丝锁固或是卡合的方式来加以固定。因此,在制作前框12时,就必须在前框12上冲压出供螺丝进行锁附的组装孔或是卡合时所需的卡沟,锁附后还需要固定保护盖13于驱动电路板14上方,以保护驱动电路板14。然而,在前框12上冲压出组装孔或卡沟必须经过多道的冲压流程,无疑造成了制作成本的提高且在制作完成后会产生相当多的废料。此外,通过螺丝锁固的方式在前框12与支撑架115锁附的过程中会产生铁屑,倘若铁屑清除不完全则有可能会影响到液晶显示装置100成品的品质。再者,通过螺丝锁固或卡合的方式所组装完成的液晶显示装置进行拆解时,需要使用工具来进行拆解,除了拆解的速度缓慢之外,在拆解的过程中,也增加了如液晶显示面板10、背光模块11、驱动电路板14等构件损坏的机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其包括有具有弹性材质的外框,以通过弹性材质的回复力对显示模块进行固定。本专利技术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弹性外框,通过其回复力来对显示模块包括的背光单元、显示面板以及驱动电路板进行固定。为达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显示模块以及外框。外框以弹性材质完成。外框包括侧壁、第一固定部以及第二固定部。第一固定部自侧壁的上端缘延伸而出。第二固定部自侧壁的下端缘延伸而出,且第二固定部与第一固定部彼此相面对。第二固定部与第一固定部、侧壁围绕出容置空间以容置显示模块的侧缘。外框通过弹性材质所具有的回复力对显示模块进行固定。为达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又提出一种弹性外框,用于固定显示模块。显示模块包括配置于背光单元上的显示面板,以及电连接于显示面板的驱动电路板,背光单元位于显示面板与驱动电路板之间。弹性外框包括侧壁、第一固定部以及第二固定部。第一固定部自侧壁的上端缘延伸而出。第二固定部自侧壁的下端缘延伸而出,且第二固定部与第一固定部彼此相面对。而第二固定部与第一固定部、侧壁围绕出一容置空间以容置该背光单元与该显示面板的侧缘。第一固定部、第二固定部与侧壁通过回复力对背光单元、显示面板与驱动电路板进行固定。本专利技术中,外框以具有回复力的弹性材质完成。外框包括侧壁以及从侧壁的上端缘与下端缘分别延伸而出的第一固定部与第二固定部,且第二固定部与第一固定部彼此相面对。在这样的架构之下,显示模块的侧缘能够容置在侧壁、第一固定部与第二固定部围绕出的容置空间中。同时,通过外框的弹性材质具有的回复力对显示模块进行固定。从而解决现有的外框的结构组装时必须以螺丝锁附固定与重工繁复所带来的种种问题。本专利技术也可提供较佳的缓冲力以保护显示装置。为让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液晶显示装置的结构剖面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显示装置的结构剖面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外框的外观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外框的一实施例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外框的另一实施例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第一固定部具有的凸出部的一实施例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第一固定部具有的凸出部的另一实施例示意图;图8A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外框的另一实施例示意图;图8B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外框的另一实施例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100:现有液晶显示装置10 :液晶显示面板11 :背光模块12 :前框13 :保护盖14:驱动电路板15:软性电路板114:背框115:支撑架200 :显示装置20 :显示模块21、21a、21b、21c :外框201 :背光单元202 :显示面板203:驱动电路板205 :承载部206:软性电路板210 :侧壁211 :第一固定部212 :第二固定部213:容置空间214 :板材固定部2010 :侧面2011 :组设孔2012 :光学膜片2013 :反射片2014 :背框2015 :承载架2016 :导光板2101 :透孔2110、2100、2120 :内侧表面2109,2102,2121 :外侧表面2111、2111a、2111b :凸出部2112:连接面2113:缓冲空间2114:凸块2115、2117:间隙2116:条块2117:导电层300 :壳体301 :固定件A1、A2:面积具体实施例方式请参照图2,其为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结构剖面示意图。从图2中可以清楚看出,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显示装置200包括显示模块20以及外框21。外框21以弹性材质完成,弹性材质例如是包括硅胶、橡胶、导电橡胶或含有多个导电粒子的橡胶。需说明的是,当外框21以导电橡胶或含有多个导电粒子的橡胶等材质组成,此外框21也可具有电磁干扰防护或静电放电防护的效果。外框21包括有侧壁210、第一固定部211以及第二固定部212。第一固定部211自侧壁210的上端缘延伸而出。第二固定部212自侧壁的下端缘延伸而出,且第二固定部212与第一固定部211彼此相面对。而第一固定部211、第二固定部212与侧壁210会围绕出容置空间213。在这样的架构下,当显示模块20与外框21进行组设时,外框21通过此容置空间213来供显示模块20的侧缘进行容置,同时,外框21通过弹性材质的回复力,使得第一固定部211与第二固定部212对显示模块20进行固定。以下再就本实施例所述的显示装置200的细部结构做更进一步的描述。再请参照图2,本实施例所述的显示模块20例如是包括背光单元201、显示面板202以及驱动电路板203。背光单元201位于第一固定部211与第二固定部212之间。显示面板202位于背光单元201与第一固定部211之间。背光单元201例如包括背框2014与承载架2015,承载架2015位于该背框2014与该显示面板202之间,此承载架2015围绕显示面板202,而且具有承载部205来承载显示面板202。驱动电路板203例如是通过软性电路板206电连接于显示面板202,且驱动电路板203设置于背光单元201与第二固定部212之间。详细来说,驱动电路板203例如可设置于背框2014与第二固定部212之间,驱动电路板203上可具有绝缘垫,以防止驱动电路板203上的电子元件与背框2014短路。另外,需说明的是,图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显示模块;以及外框,以一弹性材质所完成,该外框包括:侧壁;第一固定部,自该侧壁的上端缘延伸而出;以及第二固定部,自该侧壁的下端缘延伸而出,且该第二固定部与该第一固定部彼此相面对,而该第二固定部与该第一固定部、该侧壁围绕出一容置空间,用以容置该显示模块的一侧缘,并通过该弹性材质所具有的一回复力,使得该外框对该显示模块进行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淑铃黎平林继永罗德亨陈嘉鸿赵浩良宋文昌
申请(专利权)人: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