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弧齿加工机床,尤其是涉及一种普通铣床改进而成的数控拉齿机。包括床身,立柱,安装在立柱中的主轴箱、变速器,床身导轨上的工作台和刀盘组成,在刀盘上增设惯性盘,刀盘平面、惯性盘平面和工件表面互相平行。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合理,全数控操作等特点,尤其是为刀盘转动稳定,加工精度高。(*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弧齿加工机床,尤其是涉及一种普通铣床改进而成的数控拉齿机。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能生产数控拉齿机的企业不多,能生产的企业也大多仿制过外进口的数控拉齿机,进口的数控拉齿机价格昂贵,而国产的数控拉齿机价格也较高,且存在这样那样的缺点,性价比不高,由于切削力大,造成了刀盘的加工稳定性不高,导致了精度的降低,一种名为机床铣削刀盘(专利号CN01238525.5)将刀盘直接固定在主轴上,该安装方法简便而大众化,主轴带动刀盘转动过程中能量损失小,但是在切削加工过程中,由于主轴在高速转动中产生的抖动带动了刀盘的抖动,从而降低了加工的精度,在对精度要求相对较高的产品生产中达不到加工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是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刀盘易抖动,加工精度不高等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结构合理,刀盘转动稳定,加工精度高的由铣床改进而来的数控拉齿机。本技术同时还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人工操作分度误差大等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全数控操作的由铣床改进而来的数控拉齿机。本技术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在刀盘上增设惯性盘,刀盘平面、惯性盘平面和工件表面互相平行。惯性盘增加了刀盘的惯性,从而使刀盘在转动中增加稳定性,在切削加工过程中提高精度;惯性盘平面与刀盘平面相平行,在旋转中增加惯性和稳定性。作为优选,床身的导轨上设有工件箱,工件箱与数控箱相连,导轨与刀盘平面垂直。工件箱可在导轨上沿导轨方向移动,控制工件与刀的加工距离,也可适应不同大小的工件。作为优选,工件箱内设有机械移动装置和转动装置,控制电源与数控箱相连。工件箱受数控箱控制,转动装置可实现数控操作的分度调节,移动装置实现数控操作的水平距离调节。作为优选,刀盘由刀齿、刀体、支承圈和紧刀螺钉组成,刀齿与刀体表面相互垂直。刀盘周围上镶有刀齿,刀齿垂直刀盘表面方便加工,紧刀螺钉防止刀齿受力不会滑动,保证刀齿与刀盘表面的垂直状态。作为优选,刀齿的数量n与刀齿间的夹角α有以下关系α=360°/n,刀齿与刀体间设有垫片,刀齿尾端设有支承圈。根据加工要求,刀齿的数量可选择均匀的分布在刀盘的圆周之上,,刀体与刀齿间设置垫片防止两者之间的磨损,支承圈则承受垂直于刀盘表面的切削压力。作为优选,刀盘定位体成台阶状,其端部台阶成锥形突出,刀盘的中心设有锥孔,锥孔的锥度与锥形突出的锥度相一致。刀盘定位体连接刀盘,起固定作用,中间开设的锥孔方便刀盘的安装,台阶处连接惯性盘。作为优选,惯性盘内凹成中空,惯性盘中心开有通孔,刀盘定位体的锥形突出插入惯性盘的通孔中,惯性盘与刀盘定位体之间采用螺钉相互固定连接。惯性盘的凹腔中可放入刀盘,中心开有的通孔可嵌入刀盘定位体,螺钉从刀盘定位体表面穿入惯性盘中。作为优选,刀盘嵌入惯性盘的凹腔中,刀盘中心开有锥孔,其锥度与刀盘定位体锥形突出的锥度一致,刀盘的锥孔套入锥形突出,刀盘与刀盘定位体采用螺钉相互固定连接。将刀盘、刀盘定位体和惯性盘三者固定在一起,节约了空间,使结构更紧凑,也达到了惯性盘与刀盘一起同轴转动的目的。作为优选,工件箱上设有定位盘,拉杆依次穿过卡盘与定位盘的中心,拉杆中心穿有紧固螺钉。卡盘间的距离可通过拉杆进行调节,以适应不同的工件大小尺寸。作为优选,卡盘的截面成瓦状,卡盘边缘内收。瓦状的卡盘可更好的夹紧工件,在固定中卡盘边缘夹紧力大,且卡盘边缘的强度也相对较高。因此,本技术具有结构合理,全数控操作等特点,尤其是为刀盘转动稳定,加工精度高。附图说明附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整体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本技术刀盘的结构示意图;附图3是附图2的左视图;附图4是本技术卡盘的结构示意图;附图5是附图4的左视图;附图6是本技术惯性盘的结构示意图;附图7是附图6的左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实施例1采用普通碳素钢制成圆盘形刀体13,在刀体13的边缘缺口中安插刀齿12,刀齿12的数量为36,根据α=360°/n得α=10°,到刀齿12与刀体13表面垂直,在刀齿12尾部垫上支承圈15,在刀齿12的上端面穿入紧刀螺钉14,紧刀螺钉14垂直压紧刀齿12,刀体13的中心开有锥孔16,其锥度为15°;刀齿12、刀体13、紧刀螺钉14和支承圈15组成刀盘1(如图2和3所示)。采用普通碳素钢制成定位盘7和卡盘8,用拉杆71从卡盘8的中心开口中穿入至定位盘7,将定位盘7与卡盘8串联在一起,在拉杆71的中心穿入紧固螺钉72以控制卡盘8之间的距离,卡盘8的边缘内收成瓦形,以方便夹持任何形状的工件(如图4和5所示)。采用普通碳素钢制成惯性盘2和刀盘定位体6,刀盘定位体6的外圆车有多个台阶,端部的最后一个台阶车成锥形突出61,锥度为15°,与刀盘2上的锥孔16相配合,刀盘定位体6的中心开有通孔;惯性盘2内凹成中空,一侧的开口中可嵌入刀盘定位体6,另一侧可嵌放入刀盘1,刀盘上的锥孔16与刀盘定位体上的锥形突出61相嵌套在一起,并用螺钉分别将刀盘1和刀盘定位体6、惯性盘2和刀盘定位体6固定(如图6和7所示)。使用时,定位盘7与卡盘8安装在工件箱4上,工件箱4设置在导轨5上且与数控箱连接,惯性盘2与刀盘1安装在机床的主轴上,工件箱4控制卡盘的分度和移动;导轨5的方向与机床的主轴方向相同,刀盘平面11、惯性盘平面21和工件表面31互相平行(如图1所示)。权利要求1.一种数控拉齿机,包括床身,立柱,安装在立柱中的主轴箱、变速器,床身导轨上的工作台和刀盘组成,其特征在于在刀盘(1)上增设惯性盘(2),刀盘平面(11)、惯性盘平面(21)和工件表面(31)互相平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控拉齿机,其特征在于床身的导轨(5)上设有工件箱(4),工件箱(4)与数控箱相连,导轨(5)与刀盘平面(11)垂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数控拉齿机,其特征在于工件箱(4)内设有机械移动装置和转动装置,控制电源与数控箱相连。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数控拉齿机,其特征在于刀盘(1)由刀齿(12)、刀体(13)、支承圈(15)和紧刀螺钉(14)组成,刀齿(12)与刀体表面相互垂直。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数控拉齿机,其特征在于刀齿(12)的数量n与刀齿(12)间的夹角α有以下关系α=360°/n,刀齿(12)与刀体(13)间设有垫片,刀齿(12)尾端设有支承圈(15)。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数控拉齿机,其特征在于刀盘定位体(6)成台阶状,其端部台阶成锥形突出(61),刀盘(1)的中心设有锥孔(16),锥孔(16)的锥度与锥形突出(61)的锥度相一致。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数控拉齿机,其特征在于惯性盘(2)内凹成中空,惯性盘(2)中心开有通孔,刀盘定位体(6)的锥形突出(61)插入惯性盘(2)的通孔中,惯性盘(2)与刀盘定位体(6)之间采用螺钉相互固定连接。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数控拉齿机,其特征在于刀盘(1)嵌入惯性盘(2)的凹腔中,刀盘(1)中心开有锥孔(16),其锥度与刀盘定位体锥形突出(61)的锥度一致,刀盘(1)的锥孔套入锥形突出(61),刀盘(1)与刀盘定位体(6)采用螺钉相互固定连接。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数控拉齿机,其特征在于工件箱(4)上设有定位盘(7),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数控拉齿机,包括床身,立柱,安装在立柱中的主轴箱、变速器,床身导轨上的工作台和刀盘组成,其特征在于在刀盘(1)上增设惯性盘(2),刀盘平面(11)、惯性盘平面(21)和工件表面(31)互相平行。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惠林,何佰超,汤阳波,黎长兴,王立忠,
申请(专利权)人:朱申明,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