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于荔枝的启动子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84818 阅读:3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8 04: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启动子及其应用。该启动子的序列为,1)序列表中序列1的DNA序列;2)序列表中序列1自5′端第82-1048位的DNA序列;3)序列表中序列1自5′端第379-1048位的DNA序列;4)序列表中序列1自5′端第622-1048位的DNA序列;5)与1)、2)3)或4)限定的DNA序列具有90%以上相似性,且具有启动子功能的DNA序列;6)在高严谨条件下可与序列表中序列1限定的DNA序列杂交的核苷酸序列。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启动子具有可以在荔枝的果皮和叶片中特异性表达,可以用于培育转基因植物并控制外源基因的组织特异性表达,特别是在荔枝果皮中的组织特异性表达。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领域中的一种启动子及其应用,特别涉及一种来源于荔枝妃子笑品种的启动子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荔枝果皮褐变一般设计两方面一是非酶促褐变,二是酶促褐变。酶促褐变是荔枝果皮褐变的主要原因。酶促褐变是指荔枝内的酚类物质被酚氧化酶类催化生成醌类物质;醌在植物体内能发生自身聚合或与细胞内的氨基酸和蛋白质发生反应产生黑色或褐色的物质,使荔枝果皮发生褐变。在荔枝果皮的酶促褐变中至少有3种酶参与了酚的氧化,即花色素苷酶(ANT)、过氧化物酶(POD)和多酚氧化酶(ΡΡ0)。果皮中含有多种酚类物质,多数可被PPO及POD氧化。相对POD而言,PPO对果皮酶促褐变的作用更大,是果皮酶促褐变的关键酶。果皮中的PPO活性分布范围与酚类物质规律一致,在外果皮的表皮细胞、厚壁细胞、中果皮及内果皮的部分细胞都存在;ΡΡ0活性部位也随褐变部位的扩散而扩散,与褐变过程一致。而果皮中的POD活性主要分布于中果皮与内果皮的维管束中,外果皮细胞较少。 因此,抑制PPO活性是控制果皮褐变的关键技术。谭兴杰等(1987)从荔枝果皮酚类物质中分离出PPO的天然底物,并将部分纯化的荔枝果皮PPO蛋白与该底物作用,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DNA分子,其序列是下述核苷酸序列之一:1)序列表中序列1的DNA序列;2)序列表中序列1自5′端第1?1048位的DNA序列;3)序列表中序列1自5′端第82?1048位的DNA序列;4)序列表中序列1自5′端第379?1048位的DNA序列;5)序列表中序列1自5′端第622?1048位的DNA序列;6)与1)、2)3)、4)或5)限定的DNA序列具有90%以上相似性,且具有启动子功能的DNA序列;7)在高严谨条件下可与序列表中序列1限定的DNA序列杂交的核苷酸序列;上述高严谨条件可为在0.1×SSPE(或0.1×SSC),0.1%SDS的溶液中,在65°C下杂交并洗膜。上述高严谨条件...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家保张新春刘保华孙进华李焕苓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