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渣球矿物纤维的加工工艺及加工设备,加工工艺如下:将废铁矿石进行加热软化;将加热的废铁矿石加入筛选装置中进行筛选,筛选出渣球物和矿物纤维的混合物;将混合物中的矿物纤维通过切断装置进行切断,混有渣球物的矿物纤维切断后进入开松装置进行开松;开松后的混合物依次进入第一分离装置和第二分离装置,进行两次筛分,将渣球物与矿物纤维分离;将分离出的渣球物在碾压装置中的碾压腔内进行碾压,把渣球物碾压成矿物纤维。其加工设备包括筛选装置、切断装置、开松装置、第一分离装置、第二分离装置和碾压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工序简单,易于实施,加工成本较低,矿物纤维内无渣球,对矿渣能够100%再生利用,节能环保。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矿物纤维加工
,特别是涉及一种无渣球矿物纤维的加工工艺及加工设备。
技术介绍
随着国际上对于无石棉化摩擦密封产品的进程的不断推进,作为石棉的主要替代品-人造矿物纤维(下称矿物纤维)逐渐被人们认识和熟悉。矿物纤维,它采用特选的玄武岩等矿石为原料,纤维外表平滑完整,使用安全性高不会造成人体伤害。目前,部分的矿物纤维是由玄武岩和玄武岩的矿渣制成,价格低,摩擦性能稳定是石棉的良好代用纤维。然而,在纤维在成纤过程中从熔体的成纤粘度范围在一瞬间上升至脆性粘度范围,在这一瞬间中大部分熔体被牵引而成纤维状的矿物纤维,但仍有一部分的熔体还来不及变成纤维而变成了粒状、块状及棒状物,这些物质我们便认为它就是“渣球”。在摩擦材料行业中,一般要求渣球〈5%。若纤维所含渣球过多不但影响增强效果, 磨损率容易变大,而且粗粒的渣球会刮伤摩擦对偶及容易产生制动噪音。然而,以玄武岩的矿渣为原料生产矿物纤维,渣球的含量较高,矿渣的再生利用率最多只有80%,生产较低含量渣球的矿物纤维产品,对生产工艺过程要求较为严格,工序较多,因此其成本也相对较闻。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工序简单,易于实施,加工成本较低,矿物纤维内无渣球,对矿渣能够100%再生利用,节能环保的无渣球矿物纤维的加工工艺及加工设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无渣球矿物纤维的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将废铁矿石进行加热软化,加温到1050-1150°c;(2)将加热的废铁矿石加入筛选装置中进行筛选,筛选出渣球物和矿物纤维的混合物;(3)将混合物中的矿物纤维通过切断装置进行切断,把矿物纤维切成1.0-3. 5 mm的长度,混有渣球物的矿物纤维切断后进入开松装置进行开松;(4)开松后的渣球物和矿物纤维混合物依次进入第一分离装置和第二分离装置,进行两次筛分,将渣球物与矿物纤维分离;(5)将分离出的渣球物在碾压装置中的碾压腔内进行碾压,把渣球物碾压成255-300 目的矿物纤维。在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步骤(4)中开松后的渣球物和矿物纤维混合物通过吸风装置被吸入第一分离装置的腔体内,所述腔体内的振动筛分装置对其进行振动筛分,70-80%的矿物纤维留在第一分离装置的腔体内,渣球物和剩余的20-30%的矿物纤维沉到第一分离装置的底部。在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对所述的第一分离装置底部的渣球物和剩余的 20-30%的矿物纤维,通过吸风装置吸入第二分离装置内,所述第二分离装置的腔体内的振动筛分装置对其进行二次筛分,剩余的20-30%矿物纤维留在第二分离装置的腔体内,渣球物沉到第二分离装置的底部。在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步骤(5)中碾压后得到的矿物纤维由吸风装置吸到碾压装置顶部并进入碾压装置顶部的集料装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无渣球矿物纤维的加工设备,包括筛选装置、切断装置、开松装置、第一分离装置、第二分离装置和碾压装置,所述的筛选装置、切断装置、开松装置、第一分离装置、第二分离装置和碾压装置通过管道按照所述顺序依次连通。在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加工设备还包括吸风装置,所述的第一分离装置、第二分离装置和碾压装置均与吸风装置相连通。在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分离装置和第二分离装置的上部均设置为腔体,所述的第一分离装置和第二分离装置的腔体下部均设置有振动筛分装置,所述的第一分离装置通过管道与第二分离装置相连通。在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碾压装置的顶部设置有集料装置。在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吸风装置连接有风源,所述风源的风量为 1000-5000 m3/h。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工序简单,易于实施,加工成本较低,矿物纤维内无渣球,对矿渣能够100%再生利用,节能环保,不仅减少了资源浪费,还节约了大量成本。 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无渣球矿物纤维的加工设备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各部件的标记如下1、筛选装置,2、切断装置,3、开松装置,4、第一分离装置,5、 第二分离装置,6、碾压装置,7、吸风装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请参阅图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包括一种无渣球矿物纤维的加工设备,包括筛选装置1、切断装置2、开松装置3、第一分离装置4、第二分离装置5和碾压装置6,所述的筛选装置1、切断装2置、开松装置3、第一分离装置4、第二分离装置5和碾压装置6通过管道按照所述顺序依次连通。所述的加工设备还包括吸风装置7,所述的第一分离装置4、第二分离装置5和碾压装置6均与吸风装置7相连通。所述的第一分离装置4和第二分离装置5的上部均设置为腔体,所述的第一分离装置4和第二分离装置5的腔体下部均设置有振动筛分装置,所述的第一分离装置4通过管道与第二分离装置5相连通。所述的碾压装置6的顶部设置有集料装置。所述的吸风装置7连接有风源,所述风源的风量为1000-5000 m3/h。结合上述的设备,无渣球矿物纤维的加工工艺,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将废铁矿石进行加热软化,加温到1050-1150°C;(2)将加热的废铁矿石加入筛选装置I中进行筛选,筛选出渣球物和矿物纤维的混合物;(3)将混合物中的矿物纤维通过切断装置2进行切断,把矿物纤维切成1.0-3. 5 mm的长度,混有渣球物的矿物纤维切断后进入开松装置3进行开松;(4)开松后的渣球物和矿物纤维混合物通过吸风装置7被吸入第一分离装置4的腔体内,所述腔体内的振动筛分装置对其进行振动筛分,70-80%的矿物纤维留在第一分离装置 4的腔体内,渣球物和剩余的20-30%的矿物纤维沉到第一分离装置4的底部;对所述的第一分离装置4底部的渣球物和剩余的20-30%的矿物纤维,通过吸风装置7 吸入第二分离装置5内,所述第二分离装置5的腔体内的振动筛分装置对其进行二次筛分, 剩余的20-30%矿物纤 维留在第二分离装置5的腔体内,渣球物沉到第二分离装置5的底部。(5)将分离出的渣球物在碾压装置6中的碾压腔内进行碾压,把渣球物碾压成 255-300目的矿物纤维,碾压后得到的矿物纤维由吸风装置7吸到碾压装置6顶部并进入碾压装置6顶部的集料装置。本专利技术工序简单,易于实施,加工成本较低,矿物纤维内无渣球,对矿渣能够100% 再生利用,节能环保,不仅减少了资源浪费,还节约了大量成本。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专利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专利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无渣球矿物纤维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废铁矿石进行加热软化,加温到1050-1150°c;(2)将加热的废铁矿石加入筛选装置中进行筛选,筛选出渣球物和矿物纤维的混合物;(3)将混合物中的矿物纤维通过切断装置进行切断,把矿物纤维切成1.0-3. 5 mm的长度,混有渣球物的矿物纤维切断后进入开松装置进行开松;(4)开松后的渣球物和矿物纤维混合物依次进入第一分离装置和第二分离装置,进行两次筛分,将渣球物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无渣球矿物纤维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废铁矿石进行加热软化,加温到1050?1150℃;(2)将加热的废铁矿石加入筛选装置中进行筛选,筛选出渣球物和矿物纤维的混合物;(3)将混合物中的矿物纤维通过切断装置进行切断,把矿物纤维切成1.0?3.5?mm的长度,混有渣球物的矿物纤维切断后进入开松装置进行开松;(4)开松后的渣球物和矿物纤维混合物依次进入第一分离装置和第二分离装置,进行两次筛分,将渣球物与矿物纤维分离;(5)将分离出的渣球物在碾压装置中的碾压腔内进行碾压,把渣球物碾压成255?300目的矿物纤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殷国忠,
申请(专利权)人:殷国忠,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