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起重机的可变距吊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梁架,设置在梁架上的电葫芦,所述梁架由多根承重梁构成,所述梁架上设置有多个电葫芦,在每个电葫芦上分别设置有吊钩,所述电葫芦可绕梁架移动;所述梁架是由四根承重梁构成的四方体,设置在所述梁架的电葫芦为四个。由于梁架由多根承重梁构成,梁架的承重梁上设置有多个电葫芦,每个电葫芦上分别设置有吊钩,每个电葫芦可绕梁架移动。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定位精确、运行稳定、行吊平衡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种起重机的可变距吊具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起重机的部件,具体来说是涉及一种起重机的可变距吊具。
技术介绍
普通的环形起重机为上部运行的桥式起重机,其工作区域仅为圆型轨道以内的区域。在现有技术中,起重机仅有一个环形轨道,所有大车车轮的转速相同,可采用标准的大车运行机构,除弧形端梁外,其余与普通的桥式起重机相同或相似。普通的环形起重机小车和主梁的高度使起重机整体高度增加,厂房造价较高,普通的环形起重机也无法进行环形轨道以外的物料搬运工作,环形轨道的支撑立柱影响了地面车辆的作业.无法满足客户的特殊需求。桥架型起重机,又称天车。普通的桥架型起重机由起重小车、桥架运行机构、桥架金属结构组成,桥式起重机的桥架沿铺设在两侧高架上的轨道纵向运行,起重小车沿铺设在桥架上的轨道横向运行,构成一矩形的工作范围,就可以充分利用桥架下面的空间吊运物料,不受地面设备的阻碍。桥架型起重机广泛用在室内外仓库、厂房、码头和露天贮料场等处,尤其是对于工厂厂房来说,是必备的辅助设备。工厂厂房一般由几跨组成,同一工种为一跨,即一个作业区。因产品工序所需,相邻两跨之间的作业通常联系最紧密,通过各工序的共同合作方可生产出成品,相邻两跨间产品运输的工作量较大,通常需要电瓶车或专用的运输车来完成跨间的产品运输,将产品运输至相邻的作业区,再通过天车卸货。比如说,机械加工车间通常包括车削加工工段、铣削加工工段和钳工工段等且分别布置在不同的跨内,若零件的加工工序为粗车、铣削定位面、精车和钳工装配,那么该零件进入机加车间后需要在厂房内进行三次跨间运输。由于需要专门的运输工具配合完成,因此存在着生产效率低,浪费人力物力问题。目前桥、门式起重机运行机构的制动都是采用不可调节的块式、带式及蹄式等制动器完成。这类制动器的制动力矩是由电磁铁、电磁液压推动器及电力液压推动器等决定的。其工作电流只有通、断两种状态,因此其制动力矩是固定不变的,司机不能根据实际需要调整制 动力矩的大小。在实际应用中存在以下问题第一,如果制动力矩预设至机构最不利状态所需的最大制动力矩值时,那么在每一次进行制动时都要产生很大的冲击晃动,这对整机、货物和司机都是不利的。第二,如果制动力矩调到较小值,则在出现特殊情况时就不能提供可靠的制动。第三,对一些装卸作业要求定位精确的场合,例如集装箱装卸作业, 放置安装精密仪器等,由于惯性冲击作用,司机很难控制起重机是否准确运行到作业位置点。通常是在到达作业位置时打反车进行停车制动。这种频繁打反车制动不仅会对起重机整机结构和传动系统造成不断的冲击,加速减速器与齿轮联轴器的磨损,缩短起重机使用寿命,而且因摆动和碰撞可能造成货物损坏,给起重机安全作业带来极大隐患,是起重机作业规程所不允许的。目前,当前的吊具多是扁担型式的吊具,吊点在一条线上;非扁担型式的吊具,其吊点或吊钩是固定的,不易或不能调距。可调整吊钩间距的多是固定孔距手动调整,韩国设计的是电动调整。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定位精确、运行稳定、行吊平衡的起重机的可变距吊具。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起重机的可变距吊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梁架,设置在梁架上的电葫芦,所述梁架由多根承重梁构成,所述梁架上设置有多个电葫芦,在每个电葫芦上分别设置有吊钩,所述电葫芦可绕梁架移动。优选地,所述梁架是由四根承重梁构成的四方体,设置在所述梁架的电葫芦为四介。优选地,所述四个电葫芦设置其中两根承重梁上,所述两根承重梁上分别设置有两个电葫芦。优选地,所述承重梁的横截面为“工”字型,所述电葫芦至少安装有一对轮子,所述轮子悬挂在“工”字型承重梁的左右两侧。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梁架由多根承重梁构成,梁架的承重梁上设置有多个电葫芦,每个电葫芦上分别设置有吊钩,每个电葫芦可绕梁架移动。本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定位精确、运行稳定、行吊平衡的优点。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但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梁架;10a、10b、10c、10d-承重梁;11、12、13、14_电葫芦;lla、 12a、13a、14a-吊钩。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在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以及说明用来解释本专利技术,但并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参见附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起重机的可变距吊具,包括梁架10,设置在梁架10上的电葫芦,所述梁架10由多根承重梁构成,所述梁架10上设置有多个电葫芦,在电葫芦11、12、13、14上分别设置有吊钩11a、12a、13a、14a,所述四个电葫芦11、12、13、14对应与吊钩lla、12a、13a、14a刚性连接。所述四个电葫芦11、12、13、14可以单个、两个或多个移动,根据所吊物品的需要而定,通过四个电葫芦11、12、13、14的移动来改变吊钩距离,实现对所吊物品锁紧作用。所述电葫芦11、12、13、14可绕梁架10移动。所述梁架10是由四根承重梁10a、10b、10c、10d构成的四方体,设置在所述梁架10的电葫芦11、12、13、14为四个。四个电葫芦11、12、13、14设置其中两根承重梁10b、10d上,所述承重梁IOb上设置有两个电葫芦11、12,所述承重梁IOd上设置有两个电葫芦13、14。所述承重梁10a、10b、10c、 IOd的横截面为“工”字型,所述电葫芦11、12、13、14至少安装有一对轮子,所述轮子悬挂在“工”字型承重梁10b、10d的左右两侧。上述承重梁10a、10b、10c、IOd的对接处分别设置有 四个吊耳,四个吊耳通过钢丝绳或锁链与行车的吊钩连接,由于梁架10由多个承重梁构成,梁架10的承重梁上设置有多个电葫芦,电葫芦 11、12、13、14上分别设置有吊钩lla、12a、13a、14a,电葫芦11、12、13、14可绕梁架移动,本 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定位精确、运行稳定、行吊平衡的优点。以上所述仅用以方便说明本专利技术,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创作的精神范畴内,熟悉此技 术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做的各种简单的变相与修饰仍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起重机的可变距吊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梁架,设置在梁架上的电葫芦,所述梁架由多根承重梁构成,所述梁架上设置有多个电葫芦,在每个电葫芦上分别设置有吊钩,所述电葫芦可绕梁架移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起重机的可变距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梁架是由四根承重梁构成的四方体,设置在所述梁架的电葫芦为四个。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起重机的可变距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四个电葫芦设置其中两根承重梁上,所述两根承重梁上分别设置有两个电葫芦。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起重机的可变距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承重梁的横截面为 “工”字型,所述电葫芦至少安装有一对轮子,所述轮子悬挂在“工”字型承重梁的左右两侦U。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起重机的可变距吊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梁架,设置在梁架上的电葫芦,所述梁架由多根承重梁构成,所述梁架上设置有多个电葫芦,在每个电葫芦上分别设置有吊钩,所述电葫芦可绕梁架移动;所述梁架是由四根承重梁构成的四方体,设置在所述梁架的电葫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起重机的可变距吊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梁架,设置在梁架上的电葫芦,所述梁架由多根承重梁构成,所述梁架上设置有多个电葫芦,在每个电葫芦上分别设置有吊钩,所述电葫芦可绕梁架移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汤晓明,魏昌春,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科轻起重机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