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薄板炭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薄板干燥过程;b)第一次快速升温阶段;c)第一次保温阶段;d)加湿保温阶段;e)第二次快速升温阶段;f)第二次保温阶段;g)快速降温阶段;将炭化窑内温度降温至130-140℃,然后再自然降温至≤40℃,出窑。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一种薄板炭化方法,其生产效率高,热处理效果好,稳定性优良,材色均匀,可以使薄板在炭化过程中的力学性能损耗最低,不易开裂,不易变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木材改良方法
,更具体的说涉及。
技术介绍
薄板,也被成为木皮,一般的厚度2-5_,通常用于实木复合地板和实木复合家具 的表面装饰。现有的普通薄板含水率高,稳定性差,在使用过程中常出现瓦片、变形、开裂等 问题。为了解决此问题,目前市场上多采用炭化技术以提高木皮的尺寸稳定性,现有的木皮 炭化技术有如下两种实现方式木材炭化,将木材炭化后切割成片,得到薄板,但是,由于木材炭化后会有体积缩小的 现象,并且切割过程中有锯路的产生,导致木材的损耗;木材炭化过程中存在内应力,切割 时易使表皮变形;而且,炭化后的木材力学性能降低,变脆,在剖分使易开裂、破损。单板炭化,如申请号为201110123194.0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一种木皮热处理改良 制造方法”中所披露的实现方法,这种方法在热处理窑里快速加热加湿直接升温到180 210°C的条件对木皮进行热处理改良。该专利所披露的实现方法中木皮热处理效果差,力学 性能降低严重,易开裂、变形。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其生产效率 高,热处理效果好,稳定性优良,材色均匀,可以使薄板在炭化过程中的力学性能损耗最低, 不易开裂,不易变形。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包括以下步 骤;a)薄板干燥过程;将厚度为1.2-6. 2mm的薄板干燥至含水率20-30% ;b)第一次快速升温阶段;将干燥后的薄板放入炭化窑内,以40-60°C/小时的速度升温 至 120-130°C,c)第一次保温阶段;在120-130°C保温O.5-1小时;d)加湿保温阶段;加湿升高湿度,湿球温度至100°C,保温1-1.5小时;e)第二次快速升温阶段;以40-60°C/小时的速度升温至180-230°C ;f)第二次保温阶段;在180-230°C保温1-1.5小时;g)快速降温阶段;将炭化窑内温度降温至130-140°C,然后再自然降温至<40°C,出本专利技术中,采用将厚度为1. 2-6. 2mm的薄板干燥至含水率20_30%,然后放入炭化 窑内进行炭化,在炭化过程中,分成两次升温过程,在两次升温过程中,又具有保温阶段,最 后快速降温,出窑;控制薄板的含水率不要超出上述范围,以免影响薄板炭化后的稳定性, 含水率配合两次升温及保温步骤,使得经过上述方法制作出来的薄板,其花费时间少,热处 理效果好,力学性能损耗最低,稳定性好,不易开裂,不易变形。作为优选,所述步骤a)中,将薄板干燥至含水率25-28%。薄板的含水率在上述范围内,花费时间少,炭化后薄板的稳定性佳,不易变形。作为优选,所述步骤b)中,以50_60°C /小时的速度升温至125_130°C。上述设置,使得薄板力学性能损耗最低,稳定性好,不易开裂,不易变形。作为优选,所述步骤d)中,在115_125°C保温1-1. 5小时。上述设置,使得薄板力学性能损耗最低,稳定性好,不易开裂,不易变形。作为优选,所述步骤d)中,在保温1-1. 5小时过程中,其温度要比步骤c)中最低保温温度低3-5 °C。上述设置,经过申请人反复试验、研究发现,在保温过程中,其温度比步骤c)中的最低保温温度低3-5°C的时候,制作出来的炭化薄板力学性能损耗最低,稳定性好,不易开裂,不易变形。作为优选,所述步骤e)中,以50_60°C /小时的速度升温至210_220°C。上述设置,使得薄板力学性能损耗最低,稳定性好,不易开裂,不易变形。作为优选,所述步骤g)中,通过往盘管内通入循环冷却水的方式,将炭化窑内温度降温至 130-140 0C ο上述设置,在炭化窑内设置冷却盘管,采用冷却盘管降温,效果好,相比于通过喷水降温的方式,其没有水和薄板相接触,不会影响薄板的稳定性,制作出来的薄板不易开裂,不易变形。作为优选,所述步骤8)中,将炭化窑内温度降温至130_1401,保温0.5小时,然后再自然降温至彡40°C。上述设置,经过申请人反复试验、研究发现,降温至130_140°C,再保温O. 5小时, 制作出来的炭化薄板力学性能损耗最低,稳定性好,不易开裂,不易变形。作为优选,所述步骤b)中,以40-60°C /小时的速度升温至120_130°C过程中,其分为三个升温时间相等升温步骤首先以55-60°C /h升温,其次以40-50°C /h升温,最后以 50-55 0C /h 升温。本申请人经过反复的试验,发现在升温过程中,采用三个时间相等、温度不同的步骤进行升温,其制作出来的薄板稳定性好,不易开裂,不易变形。本专利技术有益效果在于采用本专利技术的方法,效率高,制作出来的薄板热处理效果好,稳定性优良,材色均匀,可以使薄板在炭化过程中的力学性能损耗最低,不易开裂,不易变形。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所述仅为 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专利技术的范围进行限定。实施例1,,包括以下步骤;a)薄板干燥过程;将厚度为1. 2-6. 2mm的薄板干燥至含水率20-30% ;含水率太低和太高,会直接影响下面进行的炭化过程,造成炭化后薄板容易开裂,而且,薄板在干燥过程中, 含水率开始是下降很快的,而当含水率下降到20%以下的时候,下降比较困难,花费的时间长、成本比较高,现在很多薄板要求含水率要10%左右,才能进行热处理,花费时间很长,本专利技术的薄板,采用含水率20-30%,花费时间大幅度减少,成本大幅度降低,而且,热处理效果非常好;b)第一次快速升温阶段;将干燥后含水率20-30%的薄板放入炭化窑内,以40-60°C/ 小时的速度升温至120-130°C,在升温过程中,较佳的,其分为三个升温时间相等升温步骤 首先以55-60°C /h升温,其次以40-50°C /h升温,最后以50-55°C /h升温;c)第一次保温阶段;在完成步骤b)后,在120-130°C保温O.5-1小时;d)加湿保温阶段;完成步骤c)后,开启蒸汽阀门,加湿升高湿度,使得炭化窑内湿球温度至彡100°C,然后保温1-1. 5小时,在保1-1. 5小时温过程中,其保温温度为115-117°C, 要比步骤c)中最低保温温度120°C低3-5°C,可以很好的消除薄板内部应力,保持薄板的平整度,使其在炭化过程中始终保持平整,避免应力不均和变形;e)第二次快速升温阶段;以40-60°C/小时的速度升温至180-230°C ;f)第二次保温阶段;完成步骤e)后,在180-230°C保温1-1.5小时;g)快速降温阶段;将炭化窑内温度降温至130-140°C,通过往盘管内通入循环冷却水的方式,将炭化窑内温度降温至130-140°C,再保温O. 5小时,以消除薄板内应力,然后再自然降温至彡40°C,出窑;实施例2,,包括以下步骤;a)薄板干燥过程;将厚度为1.2-6. 2mm的薄板干燥至含水率25-28% ;含水率太低和太高,会直接影响下面进行的炭化过程,造成炭化后薄板容易开裂,而且,薄板在干燥过程中, 含水率开始是下降很快的,而当含水率下降到20%以下的时候,下降比较困难,花费的时间长、成本比较高,现在很多薄板要求含水率要10%左右,才能进行热处理,花费时间很长,本专利技术的薄板,采用含水率25-28%,花费时间大幅度减少,成本大幅度降低,而且,热处理效果非常好;b)第一次快速升温阶段;将干燥后含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薄板炭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薄板干燥过程;将厚度为1.2?6.2mm的薄板干燥至含水率20?30%;b)第一次快速升温阶段;将干燥后的薄板放入炭化窑内,以40?60℃/小时的速度升温至120?130℃,c)第一次保温阶段;在120?130℃保温0.5?1小时;d)加湿保温阶段;加湿升高湿度,湿球温度至100℃,保温1?1.5小时;e)第二次快速升温阶段;以40?60℃/小时的速度升温至180?230℃;f)第二次保温阶段;在180?230℃保温1?1.5小时;g)快速降温阶段;将炭化窑内温度降温至130?140℃,然后再自然降温至≤40℃,出窑。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涂登云,于学利,劳奕旻,杨莎莎,朱月虎,王明俊,郑峰峰,杜春烨,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世友木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