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薄板、光学薄板的生产方法、成形体以及成形体的生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5073578 阅读:1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使追求薄壁.大画面化的导光板等成形体的加工容易化、光线透射率高的光学薄板及其生产方法、以及在该光学薄板表面上形成凹凸图样而成的成形体及其生产方法,该光学薄板是通过将含有100质量份(A)粘均分子量在22000以下的芳香族聚碳酸酯和0.01~1质量份(B)抗氧化剂的不含蓝色系色素或者颜料的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从挤压机挤压出后,冷却到玻璃化转变温度以下而达成,其特征是该光学薄板的厚0.1~1mm的全透光率在91%以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导光板等的光学薄板和光学薄板的生产方法,以及在光学薄板的 表面形成凹凸的成形体和该成形体的生产方法。进一步详细地涉及,在特定条件下挤压成 形特定的热塑性树脂,通过控制薄板的固体结构中的高次结构而获得具有优异透明性、导 光性的光学薄板,该光学薄板的生产方法、成形体以及成形体的生产方法。
技术介绍
近年来,伴随着手机、便携式音乐播放器、笔记本电脑等移动电子机器的普及,市 场越来越追求这些制品机器的薄型化·画面扩大化。随着LED光源的薄型化技术的发展, 其搭载的液晶显示器用背光灯也开始如火如荼地进行薄型化 画面扩大化的研究。由于构 成背光灯的构件之中的导光板主宰着制品的尺寸,故导光板的薄型化和画面扩大化的研究 被重视起来。具体地,将厚度已为0. 8mm的导光板薄壁化为0. 6 0. 4mm厚,最近也进行着将 0. 3mm以下的导光板进一步薄壁化为0. 2mm厚。这些薄壁化是伴随LED光源薄壁化的产物。 另一方面,画面尺寸为1. 8 2. 8英寸左右的导光板正在一步步扩大为3 3. 5英寸。进 一步,笔记本电脑中也正在进行从CCFL光源到LED光源化,而对于12英寸等级的画面尺寸 也尝试着研究采用厚0. 4 0. 6mm的导光板。用于移动机器用背光灯的导光板以聚碳酸酯树脂制材料为主流。它们主要是通过 注射模塑成形法将聚碳酸酯树脂成形成板状,同时在其表面上形成微细的凹凸,此光学设 计是为了使背光灯能够均一地发光。此处所用的聚碳酸酯树脂之中,经常使用的是面向注射模塑成形用导光板用途的 改良了导光性的树脂组合物(专利文献1、2)。但是,在注射模塑成形法中,这些树脂组合物 由导光板的壁厚、画面尺寸所限定,并且存在着在注射模塑成形时由于剪切定向产生双折 射(延迟),发光时容易产生色偏差的问题。此外,对于该树脂组合物,即使将注射模塑成形法换成挤压成形法再进行薄板成 形,在挤压成形时也存在着薄板白浊、分份,特别地,当壁厚超过2mm时白浊更明显,亮度特 性下降的问题。因此,用通过挤压成形法得到的该树脂组合物难以制得导光板用单纯薄板 (原反* 一卜)。反过来,即使改善该树脂组合物在注射模塑成形时的流动性(专利文献3),但注 射模塑成形法对于2. 6英寸等级以上、厚0. 25mm以下的导光板也是不可能成形的界线区 域,想要得到作为导光板显现亮度性能的制品极其困难。此外,对于笔记本电脑用的大画面,虽然可以使用现有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PMMA)制导光板,但随着薄壁化,产生了冲撞强度不足,并且由于弯曲(尺寸稳定性不足) 会产生云纹条纹(莫尔条纹)和由于光源位置的偏离引起的亮度下降等的问题。于是在此背景下,对于这些薄壁导光板尝试使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制薄板,但PET薄板的双折射(阻滞)极大,作为导光板时具有容易发生色偏差的缺点。 另外,有人公开了相对于100重量份聚碳酸酯树脂,混合0. 02 2重量份磷系以 及/或者酚系抗氧化剂而成的导光板用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专利文献4),但是在使用蓝 色系染料之类时,由于成形温度高,全透光率停止在90%左右,故有待进一步改善。 专利文献1 日本专利特开平10-73725号(专利3330498号)公报专利文献2 日本专利特开2002-60609号(专利3516908号)公报专利文献3 日本专利特开2005-247947号公报专利文献4 日本专利特开2008-24911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追求薄壁·大画面化的导光板等成形体的加工容易化,光线 透射率高的光学薄片及其生产方法。本专利技术人为了达成上述目的,经过反复潜心研究发现,通过使用特定分子量的芳 香族聚碳酸酯和抗氧化剂,并且使之在特定的温度下成形能够解决上述课题。本专利技术是基 于该发现而完成。SP,本专利技术提供(1) 一种光学薄板,其特征是,所述光学薄板通过将含有100质量份(A)粘均分子 量在22000以下的芳香族聚碳酸酯和0. 01 1质量份(B)抗氧化剂的不含蓝色系色素或者 颜料的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从挤压机挤压出后,冷却到玻璃化转变温度以下而成, 该光学薄板厚0. 1 Imm时的全透光率在91 %以上,(2)如上述(1)所述的光学薄板,其双折射(相位差;波长550nm时的延迟值)在 150nm以下,并且薄板面内任意点间的延迟值的标准偏差值在10以下,(3)如上述(1)所述的光学薄板,在由用于所述光学薄板的芳香族聚碳酸酯组合 物制造的样本板厚为0. 4mm时测定的可见-UV分光光谱中,波长300nm时的分光透光率在 70%以上或者将芳香族聚碳酸酯溶解于良溶剂测定的分光透光率(溶液法测定溶液池的 导光长5cm,样本溶液浓度12g/dl,溶剂二氯甲烷,波长450nm))在94%以上,(4)如上述(1)所述的光学薄板,其相对于100质量份上述(A)成分,含有0. 01 1质量份(C)热塑性聚丙烯酸系树脂,(5)如上述⑴所述的光学薄板,其中上述⑶成分的抗氧化剂为磷系抗氧化剂和 /或者酚系抗氧化剂,(6)如上述(1)所述的光学薄板的生产方法,其特征是由以下步骤构成将上述芳 香族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溶融挤压成薄板状的成形步骤,将溶融挤压出的薄板状成形体骤 冷到玻璃化转变温度以下的冷却步骤和在50°C以上、所述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的玻 璃化转变温度以下对冷却了的薄板状成形体进行热处理的热处理步骤,(7) 一种成形体,在上述(1)所述的光学薄板的表面形成凹凸图样而成,(8)如上述(7)所述的成形体,是导光板、扩散薄板、再现性反射板、棱镜薄板和菲 涅耳透镜薄板中的任意一种,(9) 一种成形体的生产方法,其特征是使上述(1)所述的光学薄板的表面形成凹 凸图样。专利技术的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可以提供一种光学薄板和导光板等,其适用于注射模塑成形法无法 达到的厚度和面积的导光板等成形体的生产,并具有优异转印性和高透明性、低双折射性 等光学特性(导光性、色调)。附图说明图1表示通过钢带法进行转印步骤的模式图。图2表示通过夹压辊筒法进行转印步骤的示意图。图3表示通过带状转印法进行转印步骤的模式图。图4表示同时进行薄板成形和凹凸图样形成步骤的生产:符号说明1 拉伸辊筒2 加热辊筒3 冷却辊筒4 夹压辊筒5 无接头皮带6 薄板供给辊筒7 拉伸辊筒8 加热装置S:转印凹凸形状前的薄板d 通过夹压辊筒和无接头皮带夹压的薄板的长度21 挤压机26b 转送辊筒22 夹压辊筒26c 转送辊筒23 夹压辊筒31 加热辊筒24 卷取辊筒32 用来形成凹凸的转印辊筒25 夹压辊筒33 预加热辊筒26a 转送辊筒34 冷却辊筒35 传输辊筒36 环形带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的光学薄片是,通过将含有(A)平均分子量在22000以下的芳香族聚碳酸 酯和(B)抗氧化剂的不含蓝色系色素或者颜料的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从挤压机挤 压出后,冷却到玻璃化转变温度以下而成,该光学薄板厚0. 1 Imm时的全透光率在91 %以上。优选双折射(相位差;波长550nm时的延迟值)在150nm以下,并且薄板面内任意 位置测定的延迟值的标准偏差值在10以下。本专利技术的光学薄板由于不含蓝色系色素或者颜料,对导光板等进行加工时,亮度 特性没有下降。另外,含有蓝色系色素或者颜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光学薄板,其特征是,所述光学薄板通过将含有100质量份(A)粘均分子量在22000以下的芳香族聚碳酸酯和0.01~1质量份(B)抗氧化剂的不含蓝色系色素或者颜料的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从挤压机挤压出后,冷却到玻璃化转变温度以下而成,该光学薄板厚0.1~1mm时的全透光率在91%以上。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川东宏至木暮真巳
申请(专利权)人:出光兴产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