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壳体车外圆定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480758 阅读:1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7 23:2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塑料壳体车外圆定位装置,包括定位盘和定位轴,定位盘上带有通孔,所述通孔的内壁带有嵌槽,所述通孔由嵌槽两侧的大孔和小孔连通组成,大孔的内壁带有内螺纹;定位轴带有夹持段和定位段,定位段上带有外螺纹;定位轴上在夹持段与定位段之间开有凹槽;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简便,定位加工精度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工装夹具
,尤其涉及对塑料件进行车外圆加工的定位夹具。
技术介绍
车加工做为一种常用的机加工方式,可对各种柱体或壳体工件进行车外圆加工,由于工件材质的不同,工件的加工精度要求也有差别,对于塑料件来说,由于其材质硬度不同与金属件,在实际加工时,由于其材质的特殊性,对加工精度的要求更高,需要对工件的定位精度也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塑料壳体车外圆定位装置,其结构简单,操作简便,定位加工精度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塑料壳体车外圆定位装置,包括定位盘和定位轴,定位盘上带有通孔,所述通孔的内壁带有嵌槽,所述通孔由嵌槽两侧的大孔和小孔连通组成,大孔的内壁带有内螺纹;定位轴带有夹持段和定位段,定位段上带有外螺纹;定位轴上在夹持段与定位段之间开有凹槽。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定位盘上带有通孔,通孔的内壁带有嵌槽,可与工件的翻边相配合,同时定位轴上带有外螺纹与定位盘的通孔内壁上的内螺纹配合,可使定位轴对工件的翻边夹紧定位;结构简单,操作简便,定位加工精度高。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定位盘的主视剖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对工件进行夹紧定位的剖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和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包括定位盘I和定位轴2,定位盘I上带有通孔,所述通孔的内壁带有嵌槽11,嵌槽11与工件I端面上的翻边31相配合,对工件3进行定位,所述通孔由嵌槽11两侧的大孔13和小孔12连通组成,大孔13的内壁带有内螺纹,工件3从小孔12 —端插入所述通孔内,并使工件3上的翻边31与嵌槽11配合;定位轴2带有夹持段21和定位段22,夹持段21用于与车床的三爪卡盘配合;定位段22上带有外螺纹与定位盘I的大孔13的内螺纹配合,并对工件3的翻边31进行夹紧;定位轴2上在夹持段21与定位段22之间开有凹槽23,可以减轻定位轴的自重,有利于定位轴2高速转动时的平衡,同时也有利于定位段22与定位盘I的配合精度。以上描述是对本专利技术的解释,不是对专利技术的限定,本专利技术所限定的范围参见权利要求,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可以作任何形式的修改。权利要求1.塑料壳体车外圆定位装置,包括定位盘(I)和定位轴(2),其特征在于定位盘(I) 上带有通孔,所述通孔的内壁带有嵌槽(11),所述通孔由嵌槽(11)两侧的大孔(13)和小孔(12)连通组成,大孔(13)的内壁带有内螺纹;定位轴(2)带有夹持段(21)和定位段(22), 定位段(22)上带有外螺纹;定位轴(2)上在夹持段(21)与定位段(22)之间开有凹槽(23)。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塑料壳体车外圆定位装置,包括定位盘和定位轴,定位盘上带有通孔,所述通孔的内壁带有嵌槽,所述通孔由嵌槽两侧的大孔和小孔连通组成,大孔的内壁带有内螺纹;定位轴带有夹持段和定位段,定位段上带有外螺纹;定位轴上在夹持段与定位段之间开有凹槽;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简便,定位加工精度高。文档编号B23Q3/12GK102990444SQ201210467369公开日2013年3月27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19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19日专利技术者范罗荣 申请人:无锡市航鹄科技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塑料壳体车外圆定位装置,包括定位盘(1)和定位轴(2),其特征在于:定位盘(1)上带有通孔,所述通孔的内壁带有嵌槽(11),所述通孔由嵌槽(11)两侧的大孔(13)和小孔(12)连通组成,大孔(13)的内壁带有内螺纹;定位轴(2)带有夹持段(21)和定位段(22),定位段(22)上带有外螺纹;定位轴(2)上在夹持段(21)与定位段(22)之间开有凹槽(23)。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罗荣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市航鹄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