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添加食用生物材料生产低氟边茶的方法,选取高氟边茶成品,添加食用生物材料,混合汽蒸压制成茶砖;或选取高氟边茶原料,添加食用生物材料,发水,渥堆发酵,干燥,汽蒸压制成茶砖。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的生物材料无毒,从而完全避免了由于化学试剂的污染,而产生的饮用边茶导致的安全性问题。由于生物材料茉莉花干或桑叶,不仅具有稀释降氟效果,而且具有吸附降氟效果,为低氟边茶生产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采用的生物材料不仅可改善边茶风味,而且赋予了边茶新的保健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茶叶生产
,尤其涉及。
技术介绍
由于传统边茶采用的茶叶原料粗老,含氟量较高,一般在600mg/kg左右,加上边茶采用传统的熬煮饮用方式,氟浸出率高,一般在80%以上,以及民族同胞饮茶量大,达到IOkg/每人 每年左右,导致边茶的传统消费者日摄氟量过高,大大超过每人每天4mg的限量标准,在民族地区发生了普遍的、典型的“饮茶型氟中毒”现象。而减少饮茶量,降低氟的·摄入,会导致高原地区人群消化困难等其他问题,改用其他茶类,会加重高原地区生活人群的缺氧反应。目前,为了降低边茶含氟量生产低氟边茶,主要采用①提高边茶嫩度,降低含氟量,不仅大大增加成本,同时导致咖啡碱含量升高,会加重高原反应;②在边茶中添加降氟化学试剂,虽可降低边茶成品的含氟量,但会造成化学成分的残留,导致安全性差等问题;③在茶汤中加入降氟试剂,过滤浓缩生产速溶低氟茶粉和低氟茶膏,但生产成本和售价较高,而且改变了民族同胞冲泡或熬煮的饮茶习惯,产品推广难度大在生产中加入EM等微生物添加剂,但降氟效果不稳定,且微生物代谢产物遗留茶中,存在潜在的安全隐患在边茶生产过程中,采用拼入茶梗、片末的方法,虽可降低成品边茶的含氟量,但高氟边茶原料消化有限(以含氟量600mg/kg的边茶原料为例,最多只能拼入20%),而且影响了边茶风味,在生产上难以掌握且操作繁琐。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采用在边茶生产过程中,添加食用的生物材料如桑叶、茉莉花干等,达到既能确保消费者的饮用安全,又能降低边茶含氟量的一种低氟边茶生产的方法。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选取高氟边茶成品,添加食用生物材料,混合汽蒸压制成茶砖;或选取高氟边茶原料,添加食用生物材料,发水,渥堆发酵,干燥,汽蒸压制成茶砖。进一步,具体工艺流程是第一步选取高氟边茶原料,选取符合国家茶叶卫生标准要求的高氟边茶半成品;第二步加入生物材料,称取上述符合要求的茶叶原料1000kg,加入10 20%切细后的茉莉花干或桑叶,充分混合;第二步发水,将上述混合均匀的茶叶,喷洒30 40%的温度为40 60°C的热水,拌合均匀;第三步汽蒸、热揉,将上述加水并混合均匀后的茶叶,采用0. 2 0. 3mPa的蒸汽蒸5 10分钟,然后趁热于揉捻机中热揉20 30分钟,使茶条卷折即可;第四步渥堆发酵,将热揉后的茶叶趁热堆砌成高I 1. 2米高的正方形茶堆,四周夯实并加盖湿布保温,自堆芯温度上升至65°C时,揭开盖布翻堆,堆面翻入堆心,按上述方法再重新扎堆,继续渥堆、翻堆、扎堆,反复3 4次,直至茶叶转变为褐叶红汤为适度;第五步干燥,将渥堆发酵适度后的茶叶进行炒干或烘干至含水量10%左右;第六步汽蒸压砖,按照每砖500g秤取干燥后茶叶,通入0. 2 0. 3mPa的蒸汽30 60秒,使茶叶变软后,倒入砖茶模具中加压成型,冷却后取出,在70 80°C的烘房中烘至含水量8%以下即为低氟砖茶。进一步,该方法还包括以边茶成品为原料制备低氟砖茶的方法,具体步骤为第一步高氟边茶成品,选取符合国家茶叶卫生标准、符合边茶风味要求的高氟边茶成品作为制备低氟砖茶的原料;第二步加入生物材料,称取上述符合要求的茶叶原料1000kg,加入10 20%的切细后的茉莉花干或桑叶,充分混合均匀;第二步汽蒸压砖,按照每砖500g秤取干燥后茶叶,通入0. 2 0. 3mPa的蒸汽30 60秒,使茶叶变软后,倒入砖茶模具中加压成型,冷却后取出,在70 80°C的烘房中烘至含水量8%以下即为低氟茶砖。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1.采用的生物材料无毒,从而完全避免了由于化学试剂的污染,而产生的饮用边茶导致的安全性问题。2.由于生物材料茉莉花干或桑叶,不仅具有稀释降氟效果,而且具有吸附降氟效果,为低氟边茶生产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3.采用的生物材料不仅可改善边茶风味,而且赋予了边茶新的保健功能。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以半成品为原料制备低氟边茶技术方案的工艺流程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以边茶成品为原料制备低氟砖茶的工艺流程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以半成品为原料制备低氟边茶技术方案第一步高氟边茶原料选取符合国家茶叶卫生标准要求的高氟边茶半成品。第二步加入生物材料称取上述符合要求的茶叶原料1000kg,加入10 20%切细后的茉莉花干或桑叶,充分混合。第二步发水 将上述混合均匀的茶叶,喷洒30 40%的温度为40 60°C的热水,拌合均匀。第三步汽蒸、热揉将上述加水并混合均匀后的茶叶,采用0. 2 0. 3mPa的蒸汽蒸5 10分钟,然后趁热于揉捻机中热揉20 30分钟,使茶条卷折即可。第四步渥堆发酵将热揉后的茶叶趁热堆砌成高I 1. 2米高的正方形茶堆,四周夯实并加盖湿布保温,自堆芯温度上升至65°C时,揭开盖布翻堆,堆面翻入堆心,按上述方法再重新扎堆,继续渥堆、翻堆、扎堆,反复3 4次,直至茶叶转变为褐叶红汤为适度。第五步干燥将渥堆发酵适度后的茶叶进行炒干或烘干至含水量10%左右。第六步汽蒸压砖按照每砖500g秤取干燥后茶叶,通入0. 2 0. 3mPa的蒸汽30 60秒,使茶叶变软后,倒入砖茶模具中加压成型,冷却后取出,在70 80°C的烘房中烘至含水量8%以下即为低氟砖茶。实施例2 以边茶成品为原料制备低氟砖茶第一步高氟边茶成品选取符合国家茶叶卫生标准、符合边茶风味要求的高氟边茶成品作为制备低氟砖茶的原料。第二步加入生物材料称取上述符合要求的茶叶原料1000kg,加入10 20%的切细后的茉莉花干或桑叶,充分混合均匀。第二步汽蒸压砖按照每砖500g秤取干燥后茶叶,通入0. 2 0. 3mPa的蒸汽30 60秒,使茶叶变软后,倒入砖茶模具中加压成型,冷却后取出,在70 80°C的烘房中烘至含水量8%以下即为低氟茶砖。完成本专利技术的试验研究1、茉莉花干与桑叶对降氟效果的影响在边茶中添加食用的生物材料茉莉花干和桑叶,进行降氟研究结果见表1、表2表I添加茉莉花渣的边茶降氟效果权利要求1.,其特征在于,选取高氟边茶成品,添加食用生物材料,混合汽蒸压制成茶砖;或选取高氟边茶原料,添加食用生物材料,发水,渥堆发酵,干燥,汽蒸压制成茶砖。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氟边茶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工艺流程是 第一步选取高氟边茶原料,选取符合国家茶叶卫生标准要求的高氟边茶半成品; 第二步加入生物材料,称取上述符合要求的茶叶原料1000kg,加入10 20%切细后的茉莉花干或桑叶,充分混合; 第二步发水,将上述混合均匀的茶叶,喷洒30 40%的温度为40 60°C的热水,拌合均匀; 第三步汽蒸、热揉,将上述加水并混合均匀后的茶叶,采用0. 2 0. 3mPa的蒸汽蒸5 10分钟,然后趁热于揉捻机中热揉20 30分钟,使茶条卷折即可; 第四步渥堆发酵,将热揉后的茶叶趁热堆砌成高I 1. 2米高的正方形茶堆,四周夯实并加盖湿布保温,自堆芯温度上升至65°C时,揭开盖布翻堆,堆面翻入堆心,按上述方法再重新扎堆,继续渥堆、翻堆、扎堆,反复3 4次,直至茶叶转变为褐叶红汤为适度;第五步干燥,将渥堆发酵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添加食用生物材料生产低氟边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选取高氟边茶成品,添加食用生物材料,混合汽蒸压制成茶砖;或选取高氟边茶原料,添加食用生物材料,发水,渥堆发酵,干燥,汽蒸压制成茶砖。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春雷,魏晓惠,胡燕,张莹,余正伦,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省雅安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四川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