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香菇品质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476766 阅读:1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7 12: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提高香菇品质的方法,选择以香根草屑为主要原料的香菇栽培基质,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灭菌;接种;发菌养菌;采后管理;后期处理如常规。采用上述方案得到的香菇菌丝生长势好、转色好、病态率低、鲜品总产量高、生物学转化率高、商品性好,同比栽培每袋增值1.8元,且内含人体所需的17种氨基酸、蛋白质(干基)、粗纤维、总磷等均高于木屑袋料栽培的香菇,符合人们对香菇口感、品质、理化指标等的要求,也有利于人们增加收益,有利于可持续发展,适宜大面积普及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食用菌栽培
,特别是。
技术介绍
我国中西部山区、丘陵地区资源丰富,栽培食用菌历史悠久。随着生产生活的发展,食用菌产业已成为各地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之一,以香菇、木耳、天麻、灵芝、猪苓、茯苓等木腐菌为主栽菌类。众所周知,香菇也是我国的有名特产之一,它的栽培季节主要在春季和秋季。传统的杂木袋料香菇栽培方法存在着以下问题1.需要连年大量栽培木腐性菌类,对林木资源消耗严重,与我国现行的保护生态环境、绿色循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政策相背离;2.木屑来源匮乏造成香菇产量低、农民低收成、低收入,不利于人们生产、生活水平的提高;3.随着人对饮食要求的提高,现有的杂木袋料香菇已无法满足人们对香菇口感、 品质、理化指标等的要求。因此研究开发高产高效、成本低、品质好的的香菇栽培基质已成为发展香菇生产的关键所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给人们提供。,包括如下步骤 a.灭菌对香菇栽培基质进行常压灭菌,采用循环蒸汽包围使其在4 6小时内温度上升至100°C,并维持24小时;然后进行高压灭菌,压力应保持1. 2 1. 5 kg /cm2,维持1. 5小时,待压力减为“ O ”时出袋;所述香菇栽培基质包括80% 90%质量的香根草屑、9% 19%质量的麦麸,O. 5 1. 5%质量的石膏,将固体物料充分拌均匀后,再加水拌匀至湿度达到65%,装入双层袋中,内袋采用超薄出菇免割聚乙烯袋,外袋采用正常聚乙烯袋; 加水拌匀至湿度达到65%的参照为以手紧握拌好的料,指缝间有水渗出但不滴水为宜。选择生长于中原的香根草优良品种作为主要原料的原因是该品种生长期长,基质营养成分稳定,木质化程度高。内袋采用超薄出菇免割聚乙烯袋的优点在于出菇免割。所述外袋采用正常聚乙烯袋的优点在于防止杂菌侵染,保温、保湿。内袋选用55cmX25cmX0. 02cm规格塑料袋的优点在于内袋超薄,出菇时免割袋,省时省力,同时内袋与料面紧密接触,减少了病害发生。b.接种在接种室清洁、干燥、密闭的基础上,用硫磺、甲醛、高锰酸钾气雾消毒盒、二氧化碳消毒液或乙酸彻底灭菌,并使用臭氧灯杀菌,无菌条件下,先去外套袋,采用点穴式接种适龄菌种,每袋6 8穴,接种后迅速用无菌胶布封口,再套上外套袋,集中转入养菌室发菌; c.发菌养菌集中采用棚式层堆发菌养菌,堆高6 8层,用草苫、玉米杆等遮阴,并在棚室外张挂遮阳网,培养室内空气相对湿度为60% 70%,通风、暗光、卫生,温度22°C 27°C,中间进行精细化管理,定期消毒、翻堆、刺孔检杂防杂,菌丝长满袋并开始形成瘤状物后上架越夏转色;d.采后管理香菇采收后菌棒在温度22°C 26°C、湿度80% 85%、暗光、通风条件下养菌7 10天,缺水时须及时补水或营养液,准备生产下潮菇; e.后期处理如常规。本专利技术中所用的固态物料主要成分是香根草屑,以其作为香菇基质的主要原料。该品种生长期长,基质营养成分稳定,木质化程度高。种植香根草,保护生态环境,防治水土流失;有效解决“菌林”矛盾,使用替代物栽培优质无公害香菇,发展低碳经济,节约林木资源,增加农民收益。香菇采摘后,菌棒经处理,还可作为优质饲料,实现了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加之国家倡导扶持生态、环保、低碳、高效、绿色循环可持续农业的发展,给香根草栽培及综合开发利用注入了新鲜血液。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基质,不仅进行常压灭菌而且进行高压灭菌,灭菌的效果更好,出现病虫害的机率更低。栽培基质采用双套袋双袋,内袋采用超薄出菇免割聚乙烯袋的优点在于出菇免割,省时省力,同时内袋与料面紧密接触,减少了病害发生;外袋采用正常聚乙烯袋的优点在于防止杂菌侵染,保温、保湿。经过三年的连续设计、对比试验,香菇产品经农业部农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郑州)实物检测,用香根草做栽培基质生产的香菇与木屑栽培香菇相比,菌丝生长势好、转色好、病态率低、鲜品总产量高、生物学转化率高、商品性好,同比栽培每袋增值1. 8元,且内含人体所需的17种氨基酸、蛋白质(干基)、粗纤维、总磷均高于木屑袋料栽培的香菇,符合人们对香菇口感、品质、理化指标等的要求,也有利于人们增加收益,有利于可持续发展,适宜大面积普及推广。具体实施例方式,包括如下步骤1.灭菌对香菇栽培基质进行常压灭菌,采用循环蒸汽包围使其在4 6小时内温度上升至100°C,并维持24小时;然后进行高压灭菌,压力应保持1. 2 1. 5 kg /cm2,维持1.5小时,待压力减为“ O ”时出袋;所述香菇栽培基质包括80% 90%质量的香根草屑、9% 19%质量的麦麸,O. 5 1. 5%质量的石膏,将固体物料充分拌均匀后,再加水拌匀至湿度达到65%,装入双层袋中,内袋采用超薄出菇免割聚乙烯袋,外袋采用正常聚乙烯袋; 加水拌匀至湿度达到65%的参照为以手紧握拌好的料,指缝间有水渗出但不滴水为宜。选择生长于中原的香根草优良品种作为主要原料的原因是该品种生长期长,基质营养成分稳定,木质化程度高。内袋采用超薄出菇免割聚乙烯袋的优点在于出菇免割。所述外袋采用正常聚乙烯袋的优点在于防止杂菌侵染,保温、保湿。内袋选用55cmX25cmX0. 02cm规格塑料袋的优点在于内袋超薄,出菇时免割袋,省时省力,同时内袋与料面紧密接触,减少了病害发生。2.接种在接种室清洁、干燥、密闭的基础上,用硫磺、甲醛、高锰酸钾气雾消毒盒、二氧化碳消毒液或乙酸彻底灭菌,并使用臭氧灯杀菌,无菌条件下,先去外套袋,采用点穴式接种适龄菌种,每袋6 8穴,接种后迅速用无菌胶布封口,再套上外套袋,集中转入养菌室发菌; 3.发菌养菌集中采用棚式层堆发菌养菌,堆高6 8层,用草苫、玉米杆等遮阴,并在棚室外张挂遮阳网,培养室内空气相对湿度为60% 70%,通风、暗光、卫生,温度22°C 27°C,中间进行精细化管理,定期消毒、翻堆、刺孔检杂防杂,菌丝长满袋并开始形成瘤状物后上架越夏转色;4.采后管理香菇采收后菌棒在温度22°C 26°C、湿度80% 85%、暗光、通风条件下养菌7 10天,缺水时须及时补水或营养液,准备生产下潮菇; 5.后期处理如常规。试验数据统计如表1、表2所示 2010,2011连续两年的配方试验对照区1,栽培基质的重量百分含量为木屑85%、麦麸14%、石骨1% ;所述本专利技术栽培基质的重量百分含量为香根草屑85%、麦麸14%、石骨1%;对照区1、本专利技术分别采用1000袋香菇栽培基质。表 I权利要求1. ,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a.灭菌对香菇栽培基质进行常压灭菌,采用循环蒸汽包围使其在4 6小时内温度上升至100°C,并维持24小时;然后进行高压灭菌,压力应保持1. 2 1. 5 kg /cm2,维持1. 5小时,待压力减为“ O ”时出袋;所述香菇栽培基质包括80% 90%质量的香根草屑、9% 19%质量的麦麸,O. 5 1. 5%质量的石膏,将固体物料充分拌均匀后,再加水拌匀至湿度达到65%,装入双层袋中,内袋采用超薄出菇免割聚乙烯袋,外袋采用正常聚乙烯袋; b.接种在接种室清洁、干燥、密闭的基础上,用硫磺、甲醛、高锰酸钾气雾消毒盒、二氧化碳消毒液或乙酸彻底灭菌,并使用臭氧灯杀菌,无菌条件下,先去外套袋,采用点穴式接种适龄菌种,每袋6 8穴,接种后迅速用无菌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提高香菇品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a.灭菌:对香菇栽培基质进行常压灭菌,采用循环蒸汽包围使其在4~6小时内温度上升至100℃,并维持24小时;然后进行高压灭菌,压力应保持1.2~1.5㎏/cm2,维持1.5小时,待压力减为“0”时出袋;所述香菇栽培基质包括80%~90%质量的香根草屑、9%~19%质量的麦麸,0.5~1.5%质量的石膏,将固体物料充分拌均匀后,再加水拌匀至湿度达到65%,装入双层袋中,内袋采用超薄出菇免割聚乙烯袋,外袋采用正常聚乙烯袋;b.接种:在接种室清洁、干燥、密闭的基础上,用硫磺、甲醛、高锰酸钾气雾消毒盒、二氧化碳消毒液或乙酸彻底灭菌,并使用臭氧灯杀菌,无菌条件下,先去外套袋,采用点穴式接种适龄菌种,每袋6~8穴,接种后迅速用无菌胶布封口,再套上外套袋,集中转入养菌室发菌;c.发菌养菌:集中采用棚式层堆发菌养菌,堆高:6~8层,用草苫、玉米秆等遮阴,并在棚室外张挂遮阳网,培养室内空气相对湿度为60%~70%,通风、暗光、保持卫生,温度22℃~27℃,中间进行精细化管理,定期消毒、翻堆、刺孔检杂防杂,菌丝长满袋并开始形成瘤状物后上架越夏转色;d.采后管理:香菇采收后菌棒在温度:22℃~26℃、湿度80%~85%、暗光、通风条件下养菌7~10天,缺水时须及时补水或营养液,准备生产下潮菇;e.后期处理如常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聂天南陈吉宝聂雨舟李玉英韩雪梅孙大金白华民秦中民陈明道范晓华
申请(专利权)人:南阳市乾景中药材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