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循环利用的香菇菌棒及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2255622 阅读:1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0-28 18: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香菇种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循环利用的香菇菌棒及其使用方法。该种可循环利用的香菇菌棒,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五节芒60-75%、麦麸20-35%、石膏1-2%、硫酸镁2-5%、尿素1-2%,过硫酸钙0.5-2%上述可循环利用的香菇菌棒使用五节芒作为菌棒的主要原料,大大节省了菌棒的生产成本,经济效益明显;菌棒经过粉碎、加工后可以再次使用,实现了对资源的充分利用、节约了能源;在菌棒中增加硫酸镁、尿素,过硫酸钙等可提高香菇品质的元素,从而显著提高了香菇的产量,栽培出的香菇大小均匀,菇肉肥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香菇种植
,具体涉及一种可循环利用的香菇菌棒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香菇是我国特产之一,在民间素有“山珍”之称。它是一种生长在木材上的真菌。味道鲜美,香气沁人,营养丰富,素有“植物皇后”美誉。香菇富含维生素B群、铁、钾、维生素D原(经日晒后转成维生素D)、味甘,性平。主治食欲减退,少气乏力。现有的香菇栽培方式有很多,其中属地式栽培的香菇质量最好,如授权公告号为CN102612987B公开的香菇反季节地栽方法,而直接影响香菇质量好坏的关键是菌棒的品质。目前,香菇的菌棒原料多采用棉籽核、锯末、麦麸、石膏、石灰、复合肥、尿素及玉米粉等材料制成,普遍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原料种类较多、多采用木肩,成本较高;二是菌棒无法重复使用、造成原料的浪费;三是菌棒的产量低、影响经济效益;因此如果能客服上述问题,对菌棒进行改良对香菇的栽培具有重要的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了一种可实现循环利用的香菇菌棒及其使用方法。一种可循环利用的香菇菌棒,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五节芒60-75%、麦麸20-35%、石膏1_2%、硫酸镁2_5%、尿素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循环利用的香菇菌棒,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五节芒60‑75%、麦麸20‑35%、石膏1‑2%、硫酸镁2‑5%、尿素1‑2%,过硫酸钙0.5‑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赖有火
申请(专利权)人:德化县康绿食用菌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