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农作物育苗基质制备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一种利用菇渣为主要原料的水稻育苗基质及其制备方法。由菇渣、蛭石和脲甲醛组成,其中,蛭石在整个水稻育苗基质中所占的质量百分比为10‑30%,脲甲醛的添加量保证每kg水稻育苗基质中其所提供的纯氮量为0.5‑1.5g,余量为菇渣。本发明专利技术水稻育苗基质可使基质的稳定性、保水保肥性、通气透水性、缓冲性达到协调状态,对水稻幼苗株高、茎粗、地上部分干物重、叶绿素总含量、地上部分植株含氮量具有较好的效果,可作为替代草炭等材料的水稻育苗的适宜基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农作物育苗基质制备
,具体涉及一种利用菇渣为主要原料的水稻育苗基质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我国是稻作历史最悠久、最丰富的国家,中国的稻作栽培至少已有7000年以上的历史。中国水稻生产在中国粮食生产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稻米是中国居民的主要粮食, 除了西北华北和东北的大部分地区以外, 稻米是我国大部分地区的主食。2014年,全国水稻种植面积达到了30310千公顷,稻谷产量20650.7万吨,占主要农产品产量的34.02%。随着人们对生存环境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及耕地面积不断减少,植物育苗、栽培与环境的矛盾不断凸显。种苗工厂化生产(穴盘育苗)因具有节能、生产效率高、秧苗素质好、缓苗快、成活率高等优点而越来越受到重视。因而机插秧水稻育秧技术逐渐普及,水稻育苗基质的需求也日益增加。目前,世界各地育苗所采用的育苗基质大多以草炭为主。草炭是一种优良的基质,有机质含量较高,但其成本较高,且是不可再生资源,储量有限,大量开采会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所以寻求和发掘易得、廉价、可替代草炭等材料的优良育苗基质已成为当今研究热点之一。菇渣,又名菌渣、菌糠、下脚料等,是指栽培各种食用菌以后剩下的并且经过微生物分解的有机固体废弃物。菇渣中含有食用菌的代谢产物,包括粗蛋白、粗脂肪和无氮浸出物,还含有Ca、P、K、Si等矿物质,以及数量庞大的微生物群落和残留的菌丝体,在农业生产中具有很广的应用前景。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食用菌产业迅速发展。杨成祥等通过研究发现,每100 kg培养料,收获100 kg鲜菇后,还可以得到60kg菇渣废物。菇渣资源丰富,中国年产食用菌约1×107t,占世界产量的70%以上。食用菌采收后产生大量的菇渣废料,一般长期堆放在种植场周围土地上。由于随意丢弃,不但造成病菌积聚、害虫孳生、栽培环境劣变,还使得食用菌生产出现连作障碍,而且经日晒雨淋,对水体生态环境产生严重的污染,已成为不容忽视的环境问题。如能将菇渣变废为宝,配制出可替代草炭等材料的优良水稻育苗基质具有显著的社会意义和经济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利用菇渣为主要原料的水稻育苗基质及其制备方法。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利用菇渣为主要原料的水稻育苗基质:由菇渣、蛭石和脲甲醛组成;其中,蛭石在整个水稻育苗基质中所占的质量百分比为10-30%,脲甲醛的添加量保证每kg水稻育苗基质中其所提供的纯氮量为0.5-1.5g,余量为菇渣。最佳地,蛭石在整个水稻育苗基质中所占的质量百分比为20%,脲甲醛的添加量保证每kg水稻育苗基质中其所提供的纯氮量为1.5g,余量为菇渣。制备方法:按处方量,将菇渣、蛭石和脲甲醛配比混合均匀即可。本专利技术配方中添加蛭石会有助于水稻幼苗整体的生长。蛭石可用作土壤改良剂,由于其具有良好的阳离子交换性和吸附性,可改善土壤的结构,储水保墒,提高土壤的透气性和含水性。蛭石还可起到缓冲作用,阻碍PH值的迅速变化,使肥料在作物生长介质中缓慢释放。蛭石还可向作物提供自身含有的K、Mg、Ca、Fe以及微量的Mn、Cu、Zn等元素,用于无土栽培,作为种植盆栽树和商业苗床的营养基层,对于植物的移栽和运送特别有利。蛭石能够有效地促进植物根系的生长和小苗的稳定发育。长时间提供植物生长所必需的水分及营养,并能保持根部温度的稳定。蛭石可使作物从生长初期就能获得充足的水分及矿物质,促进植物较快生长,增加产量。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水稻育苗基质可使基质的稳定性、保水保肥性、通气透水性、缓冲性达到协调状态,对水稻幼苗株高、茎粗、地上部分干物重、叶绿素总含量、地上部分植株含氮量具有较好的效果,可作为替代草炭等材料的水稻育苗的适宜基质。附图说明图1:不同基质配方对水稻幼苗株高的影响。图2:不同基质配方对水稻幼苗茎粗的影响。图3:不同基质配方对水稻幼苗地上部分干物重的影响。图4:不同基质配方对水稻幼苗叶绿素总含量的影响。图5:不同基质配方对水稻幼苗地上部分植株氮积累量的影响。具体实施方式在下面具体实施例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专利技术,但是本专利技术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因此本专利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实施例11试验过程1.1试验设计一种利用菇渣为主要原料的水稻育苗基质:由菇渣、蛭石和氮源按一定比例混合均匀而成;其中,氮源按不同氮素形态、氮水平设计,所用基质编号及组成见表1,共9个处理。注:蛭石前的百分比代表其添加量,为在整个水稻育苗基质中所占的质量百分比;氯化铵、双氰胺或脲甲醛后括号中内容代表其添加量,其中,氯化铵和脲甲醛以每kg水稻育苗基质中其所提供的纯N含量计,即氯化铵和脲甲醛的添加量要保证每kg水稻育苗基质中其所提供的N含量为所示数值,双氰胺的添加量则直接以每kg水稻育苗基质中双氰胺的含量计。1.2试验方法取新鲜的菇渣风干后过10目筛。穴盘采用70×40cm的长方形塑料盒。将表1中不同处理的基质配好、混匀后装入穴盘,浇透水。播种已催好芽的水稻种子。每个处理播种3盘。播种后用对应基质覆盖1.0~1.5cm。夏季播种要遮荫,避免光照太强水分蒸发旺盛,而影响种子萌发。有60~70%的种子在子叶展开后及时揭区覆盖物,以免幼苗徒长。育苗期间定期浇灌清水。水稻秧苗主茎总叶数达到4叶时视为秧苗期结束。1.3 测试指标与测定方法测试指标:株高、茎粗、地上部分干物重、叶绿素总含量和地上部分植株含氮量。株高和茎粗采用钢卷尺和游标卡尺测量。地上部分干物重:105℃杀青,75℃烘干至恒重,用电子天平称量,以10棵幼苗为单元计数。植株含氮量的测定(唐凤德,彭丽曼,华正伟,等. 城市污泥对沙地杨树苗木成活生长及生理特征的影响[J].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13, 卷缺失(7): 36-39.):采集新鲜的水稻植株地上部分,在70℃烘干至恒质量,采用凯氏定氮仪测定含氮量。叶绿素总含量的测定(崔秀敏,王秀峰. 黄瓜穴盘育苗基质特性及育苗效果的研究[J].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 卷缺失(2): 124-128.):叶绿素的测定参照乙醇丙酮等量混合液法,利用分光光度计分别在663、645 nm下测吸光值(A)。根据朗伯—比尔定律,得到经验公式(1)、(2)、(3),计算出叶绿素a(Ca)、叶绿素b(Cb)和总叶绿素质量分数(CT),单位为mg/kg。1.4数据统计分析所有试验数据均用平均值±标准差,统计检验经SPSS 20.0软件处理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后采用LSD法检验处理间的差异显著性,以P<0.05作为显著性差异水平。2结果与分析2.1 不同基质配方对水稻幼苗株高的影响不同基质配方对水稻幼苗株高的影响如图1。由图1可见,处理G8的水稻幼苗株高大于且显著于CK,至育苗结束时为25.6cm,且显著高于其它处理。从试验肥料选择氯化铵的处理看,水稻幼苗的株高随配方含氮量的增加而呈先增加后递减的趋势,其最优处理为G3,至育苗结束时为22.3cm。从双氰胺的对照试验处理看,处理G3显著高于处理G4。从试验肥料选择脲甲醛的处理看,水稻幼苗的株高随配方含氮量的增加而呈增加的趋势,其最优处理为G8,至育苗结束时为25.6cm。2.2不同基质配方对水稻幼苗茎粗的影响不同基质配方对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利用菇渣为主要原料的水稻育苗基质,其特征在于:由菇渣、蛭石和脲甲醛组成;其中,蛭石在整个水稻育苗基质中所占的质量百分比为10‑30%,脲甲醛的添加量保证每kg水稻育苗基质中其所提供的纯氮量为0.5‑1.5g,余量为菇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菇渣为主要原料的水稻育苗基质,其特征在于:由菇渣、蛭石和脲甲醛组成;其中,蛭石在整个水稻育苗基质中所占的质量百分比为10-30%,脲甲醛的添加量保证每kg水稻育苗基质中其所提供的纯氮量为0.5-1.5g,余量为菇渣。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菇渣为主要原料的水稻育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燕来,李培培,王祎,姜瑛,汪强,李慧,王宜伦,谭金芳,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