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机动车辆车轮的中心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156957 阅读:1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2-11 23: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机动车辆车轮的中心盖,包括:主体,主体具有前侧和后侧;释放杆,释放杆设置于后侧上;以及通道孔,通道孔在主体内、向释放杆开放,由此释放杆可被接合且可从锁定位置移位到释放位置,以允许从车轮卸除中心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容易地从机动车辆车轮中的固定位置处卸除而不会损坏中心盖上的镀层的中心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大体上涉及机动车辆的设备领域,并且更具体地说,涉及用于机动车辆车轮的中心盖,该机动车辆车轮包括有一体式内部释放杆,从而允许在需要时,中心盖容易地从机动车辆车轮上释放。
技术介绍
许多用于机动车辆车轮的中心盖包括薄镀铬层,以便提供所需的铬黄外观。当使用工具从车轮上卸除中心盖时,此镀层经常被损坏。本技术涉及一种新型改进的中心盖,该中心盖可容易地从机动车辆车轮中的固定位置处卸除而不会损坏中心盖上的镀层。这可使用简易的冲头来实现,所述冲头插入穿过中心盖面上的很小的洞或孔,而不损害中心盖的美学外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容易地从机动车辆车轮中的固定位置处卸除而不会损坏中心盖上的镀层的中心盖。根据本文描述的目的和益处,提供一种用于机动车辆车轮的中心盖。所述中心盖包括具有前侧和后侧的主体。释放杆设置在主体后侧。另外,通道孔设置于主体中。该孔向释放杆开放,由此释放杆可被接合且可从锁定位置移位到释放位置,以允许从车轮上卸除中心盖。在一个可能的实施例中,后侧包括凹槽,并且当释放杆处于锁定位置时,释放杆保持在凹槽内。在一个可能的实施例中,释放杆通过枢轴连接至主体。此枢轴可大致设置在释放杆的中心线上。此外,在一个可能的实施例中,主体进一步包括至少一个将中心盖接合并固定至机动车辆车轮上的弹性锁定元件或“卡扣”。在一个特别实用的实施例中,主体进一步包括从后侧向后突出、用于将中心盖接合并固定到机动车辆车轮上的多个弹性锁定元件。多个弹性锁定元件中的每一个弹性锁定元件包括在弹性锁定元件的末端上的锁定凸耳。所述锁定凸耳和多个锁定元件径向排列在中心盖周围,以接合中心盖所连接到的机动车辆车轮。在一个特别实用的实施例中,所述通道孔具有小于5.0mm2的总横截面积。这确保了所述通道孔不以任何方式损害中心盖的美学外观。提供冲头以用于插入到通道孔中、接合并枢转释放杆并且从机动车辆车轮上释放中心盖。根据额外方面,提供一种配备有所述中心盖的机动车辆和机动车辆车轮。根据又一方面,提供一种用于从机动车辆车轮上释放中心盖的方法。所述方法可广泛地描述为包括以下步骤:插入冲头穿过中心盖中的通道孔,以及接合并枢转中心盖上的释放杆,以产生从机动车辆车轮上卸除中心盖所需的力。更具体而言,所述方法可包括以下步骤:在第一方向上用冲头在释放杆的第一末端推抵释放杆且当释放杆枢转时在第二方向上用释放杆的第二末端推抵中心盖,以便将卸除力提供到中心盖。所述方法还可包括将释放杆在中心盖的后侧上安装到中心盖的主体。此外,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当将中心盖固定到机动车辆车轮上时,将释放杆保持在形成在中心盖的后侧上的凹槽内。另外,所述方法可包括以下步骤:通过多个弹性锁定元件将中心盖固定到机动车辆车轮。通过释放杆的致动,从车轮上释放弹性元件,以允许中心盖从车轮上卸除。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提供一种可容易地从机动车辆车轮中的固定位置处卸除而不会损坏中心盖上的镀层的中心盖。在以下描述中,将展示和描述中心盖的若干优选实施例。应当认识到,中心盖能够有其它不同的实施例,并且其若干细节在各种明显方面能够变更,所有方面不脱离如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阐述和描述的中心盖。因此,附图和说明应视为说明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附图说明结合于此并形成为本说明书一部分的附图图形,示出了中心盖的若干方面,并且连同描述一起用来解释其特定原理。在附图中:图1是中心盖的前视图。图2是中心盖的后视立体图,其示出容纳和保持释放杆的凹槽和枢轴以及径向排列在中心盖周围的多个锁定元件。图3是释放杆的立体图。图4是示出如何将释放杆安装在枢轴上并保持在中心盖的凹槽内的横截面图。图5a和5b是横截面图,其中图5a示出在机动车辆车轮上处于锁定位置的中心盖,并且图5b示出如何枢转释放杆以从车轮卸除中心盖。现在将详细地参考中心盖的当前优选实施例,其实例在附图中加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现在将参考图1到4,其示出作为本文的主题的中心盖10。中心盖10包括具有前侧14和后侧16的主体12。释放杆18设置在主体12的后侧16。更具体而言,如图2所示,主体12的后侧16包括凹槽20和枢轴22。枢轴22由两个相对的短轴24形成。释放杆18包括两个配合的相对孔26,相对孔在中心线28上或接近中心线且容纳短轴24,以使得释放杆枢转地安装到主体12上。如图4所示,当中心盖处于原始位置或锁定位置时,释放杆18保持在凹槽20内及短轴24上。在此应当注意,释放杆18的侧轮廓和末端轮廓呈弓形(见图3、4和5a),以便适当地嵌套在具有稍微凹形的主体12的凹槽20内。进一步如图1和2所示,主体12还包括至少一个弹性锁定元件30。在所示的实施例中,多个(4个)弹性锁定元件30从主体12的后侧16向后突出。如图5a所示,这些弹性锁定元件30接合至机动车辆车轮W上并将中心盖10固定到机动车辆车轮W上。更具体而言,每个锁定元件30的末端上的锁定凸耳32从多个锁定元件30径向向外突出,并且用以接合唇缘或肋状物R以将中心盖10固定到车轮W上。如图5a所示,当中心盖10固定到车轮W上时,释放杆18嵌套在凹槽20内。当要从车轮W上卸除中心盖10时,可使用冲头34(见图5a和5b)。更具体而言,冲头34插入到设置于主体12内的通道孔36中。所述通道孔延伸穿过主体12,向释放杆18的面开放。当冲头34插入穿过通道孔36时,其接合释放杆18。通过推动冲头34进一步进入通道孔36(注意动作箭头D1),释放杆18在第一末端38处被接合并且绕短轴24枢转,而释放杆的第二末端40被推抵主体12。这在动作箭头D2的方向上产生克服锁定元件30提供的保持力的卸除力。更具体而言,弹性锁定元件30向内弯曲,以使得锁定凸耳32越过车轮W内的锁定肋状物R,并且能够容易地卸除中心盖10,而不接合或损坏中心盖前侧或面14上的罩面漆。因为冲头34由主体12的侧壁支撑于通道孔36周围,因此冲头34可制成相对小的直径。因此,通道孔36可具有相对小的总横截面积,比如小于5.0mm2。因此,通道孔36很小,并且不以任何方式对中心盖10的美学外观造成不利影响。事实上,除非知晓通道孔36的存在,否则不可能注意到通道孔。如应了解,中心盖10在从机动车辆车轮W释放中心盖的方法上起作用。所述方法广泛地描述为包括以下步骤:插入冲头34穿过中心盖10的主体12上的通道孔36,并且接合并枢转中心盖上的释放杆18,以产生从机动车辆车轮上卸除中心盖所需的力。所述方法进一步可描述为包括以下步骤:,在第一方向D1上将冲头34推抵释放杆18的第一端38,且在释放杆枢转时在第二方向D2上将释放杆的第二端40推抵主体12,以提供从机动车辆车轮上卸除中心盖所需的力。此力取决于用于中心盖10的几何结构和材料。还应了解,所述方法可包括以下步骤:将释放杆18在中心盖的后侧上安装到中心盖的主体。另外,所述方法可包括以下步骤:当中心盖固定到机动车辆车轮W上时,将释放杆18保持在形成在中心盖10后侧16上的凹槽20内。另外,所述方法可包括以下步骤:如图5a先前描述和展示的,通过多个弹性锁定元件30将中心盖10固定到机动车辆车轮W上。已经出于说明和描述目的呈现了上述描述。其并不意欲为穷尽的或将实施例限于所揭示的确切形式。根据上述教导进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用于机动车辆车轮的中心盖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机动车辆车轮的中心盖,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主体,所述主体具有前侧和后侧;释放杆,所述释放杆设置于所述后侧上;以及通道孔,所述通道孔在所述主体内、向所述释放杆开放,由此所述释放杆可被接合且可从锁定位置移位到释放位置,以允许从车轮卸除所述中心盖。

【技术特征摘要】
2015.06.15 US 14/739,4301.一种用于机动车辆车轮的中心盖,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主体,所述主体具有前侧和后侧;释放杆,所述释放杆设置于所述后侧上;以及通道孔,所述通道孔在所述主体内、向所述释放杆开放,由此所述释放杆可被接合且可从锁定位置移位到释放位置,以允许从车轮卸除所述中心盖。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心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后侧包括凹槽,并且当所述释放杆处于所述锁定位置时,所述释放杆保持在所述凹槽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中心盖,其特征在于,所述释放杆通过枢轴连接至所述主体。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中心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枢轴设置于所述释放杆的中心线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中心盖,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进一步包括至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杰勒德·亚历杭德罗·佩雷斯·罗霍
申请(专利权)人:福特环球技术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美国;US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