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锂离子电池抗针刺结构电芯及其锂离子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74850 阅读:1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4 20: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抗针刺结构电芯,包括正、负极耳,正、负极片,正、负极片表面分别附有涂层,正极片边缘端附有正极耳;负极片边缘端附有负极耳;正、负极片重叠卷绕,正、负极片末端分别增加一整圈保护片,且相应的增加隔膜位于正负极片的保护片之间将两者隔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包含锂离子电池抗针刺结构电芯的锂离子电池。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仅通过极片的优化改造即可显著的改善电池在穿刺滥用下的安全性能,确保电池在因意外碰撞或挤压发生形变或受到穿刺滥用的情况下不出现起火、爆炸和短路的情况。(*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锂离子电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抗针刺结构电芯及其锂离子电池
技术介绍
随着国家对新能源产业的日益重视,电动汽车产业作为新兴产业被人们广泛关注,同时对锂离子电池的性能要求不断的增加。锂离子电池是指以锂离子嵌入化合物为正极材料电池的总称,其具有能量密度大,平均输出电压高,自放电小,没有记忆效应,循环性能优越、可快速充放电的特点,而且锂离子电池已经广泛应用于手机、笔记本电脑等领域,然而,即使锂离子电池具有相对较高的安全性,但在电池因意外碰撞或挤压发生形变时,电池内部正负极也易发生短路,从而引发危险。但是近年来锂离子电池是在滥用条件下(如加热、过充、过放、短路、振动、挤压等)会出现着火、爆炸乃至人员受伤等事件。所以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性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确保电池在因意外碰撞或挤压发生形变或受到穿刺滥用的情况下不出现起火、爆炸和短路的锂离子电池抗针刺结构电芯及其锂离子电池。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锂离子电池抗针刺结构电芯电芯,包括正、负极耳,正、负极片,正、负极片表面分别附有涂层,正极片边缘端附有正极耳;负极片边缘端附有负极耳;正、负极片重叠卷绕,正、负极片末端分别增加一整圈保护片,且相应的增加隔膜位于正负极片的保护片之间将两者隔开。现有技术容易使电池在穿刺滥用的情况下热量集中在电池内部,导致热量不易散发引发电池温度升高过快。原因在于没有外层的小电阻导体将电荷快速消耗并将热量快速散发出去,最终导致电池发热量大使电池处于不安全状态。本技术通过在锂离子电池卷芯外部设置铜箔与铝箔作为短路点,将大部分电流引向卷芯外部(因为此处电阻较小,即短路的原理)消耗掉,并且由于铜箔和铝箔的电阻较小发热量并不会很高,且铜箔和铝箔都有优良的导热能力可以将产生的热量快速散发出去,使热量不会集聚在电池内部,最终达到确保电池在穿刺滥用的情况下出于安全状态。其中,正极片是铝箔,负极片是铜箔。正极片的保护片是铝箔,负极片的保护片是铜箔。正、负极耳设置在电芯的内层。一种锂离子电池,包含锂离子电池抗针刺结构电芯,电解液和封装膜,电芯和电解液密封在封装膜内。不管外界针刺从哪个方向都可以确保设置的短路点起优良的导热能力,并可以将产生的热量快速散发出去,使热量不会集聚在电池内部,最终确保电池安全性倉泛。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相对现有技术,在不改变电池的卷绕方式的前提下,仅通过极片的优化改造即可显著的改善电池在穿刺滥用下的安全性能,确保电池在因意外碰撞或挤压发生形变或受到穿刺滥用的情况下不出现起火、爆炸和短路的情况,增强其安全性。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的锂离子电池抗针刺结构电芯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锂离子电池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I、2所示,一种锂离子电池抗针刺结构电芯电芯,包括正、负极耳I和2,正、负极片3和4,正、负极片3和4表面分别附有涂层5,正极片3边缘端附有正极耳;负极片4 边缘端附有负极耳2 ;正、负极片3和4重叠卷绕,正、负极片3和4末端分别增加一整圈保护片6,且相应的增加隔膜位于正负极片3和4的保护片6之间将两者隔开。现有技术容易使电池在穿刺滥用的情况下热量集中在电池内部,导致热量不易散发引发电池温度升高过快。原因在于没有外层的小电阻导体将电荷快速消耗并将热量快速散发出去,最终导致电池发热量大使电池处于不安全状态。本技术通过在锂离子电池卷芯外部设置铜箔与铝箔作为短路点,将大部分电流引向卷芯外部(因为此处电阻较小,即短路的原理)消耗掉,并且由于铜箔和铝箔的电阻较小发热量并不会很高,且铜箔和铝箔都有优良的导热能力可以将产生的热量快速散发出去,使热量不会集聚在电池内部,最终达到确保电池在穿刺滥用的情况下出于安全状态。其中,正极片3是铝箔,负极片4是铜箔。正极片3的保护片6是铝箔,负极片4的保护片6是铜箔。正、负极耳I和2设置在电芯的内层。一种锂离子电池,包含锂离子电池抗针刺结构电芯8,电解液和封装膜9,电芯8和电解液密封在封装膜9内。不管外界针刺从哪个方向都可以确保设置的短路点起优良的导热能力,并可以将产生的热量快速散发出去,使热量不会集聚在电池内部,最终确保电池安全性能。上述内容,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制本技术的实施方案,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技术的构思,所作出的适当变通或修改,都应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锂离子电池抗针刺结构电芯,包括正、负极耳,正、负极片,所述的正、负极片表面分别附有涂层,所述的正极片边缘端附有正极耳;所述的负极片边缘端附有负极耳;正、负极片重叠卷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正、负极片末端分别增加一整圈保护片,且相应的增加隔膜位于正负极片的保护片之间将两者隔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锂离子电池抗针刺结构电芯,包括正、负极耳,正、负极片,所述的正、负极片表面分别附有涂层,所述的正极片边缘端附有正极耳;所述的负极片边缘端附有负极耳;正、负极片重叠卷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正、负极片末端分别增加一整圈保护片,且相应的增加隔膜位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尹庆包有江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鸿德电池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