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制作变压器线圈的导线,属于变压器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用于制作变压器线圈的导线需要多种导线导体间通过焊接而成,造成生产效率低,可靠性差的问题。该用于制作变压器线圈的导线,包括金属导芯,金属导芯上包覆着若干段厚度依次递增的绝缘层,每段绝缘层的厚度相同,相邻两段绝缘层之间通过锥体过渡,所述锥体的小端与相邻近的绝缘层等厚且连为一体,所述锥体的大端与相邻近的绝缘层等厚且连为一体。本用于制作变压器线圈的导线只采用一种金属导芯的导体,提高了生产效率的同时,也增强了可靠性。(*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制作变压器线圈的导线
本技术属于变压器
领域,涉及一种用于制作变压器线圈的导线。
技术介绍
变压器的功能主要有电压变换、阻抗变换、隔离、稳压等,变压器的最基本形式, 包括两组绕有导线之线圈,并且彼此以电感方式称合一起。当一交流电源流于其中之一组线圈时,于另一组线圈中将感应出具有相同频率之交流电压,而感应的电压大小取决于两线圈耦合及磁交链之程度,一般指连接交流电源的线圈称之为一次线圈,而跨于此线圈的电压称之为一次电压,在二次线圈的感应电压可能大于或小于一次电压,是由一次线圈与二次线圈间的匝数比所决定的;因此,变压器区分为升压与降压变压器两种。大部分的变压器均有固定的铁芯,其上绕有一次与二次的线圈。基于铁材的高导磁性,大部分磁通量局限在铁芯里,因此,两组线圈可以获得相当高程度之磁耦合。在一些变压器中,线圈与铁芯二者间紧密地结合,其一次与二次电压的比值几乎与二者之线圈匝数比相同。因此,变压器之匝数比,一般可作为变压器升压或降压的参考指标。由于此项升压与降压的功能,使得变压器已成为现代化电力系统之一重要附属物,提升输电电压使得长途输送电力更为经济,至于降压变压器,它使得电力运用方面更加多元化,可以这样说,没有变压器,现代工业实无法达到目前发展的现状。目前,变压器用的导线采用的是同一匝绝缘结构,该结构是指导线在总长度L内采用同一匝绝缘,但是在高电压变压器绕组中各线段承受的冲击电压梯度不同,为了产品经济性,需采用不同匝绝缘导线,但是这样带了一系列的问题,I、要采购好几种导线;2、在绕组绕制中导线之间须相互焊接联接,而采用多种导线影响了生产效率,并且导线间通过焊接连接,降低了可靠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用于制作变压器线圈的导线,该用于制作变压器线圈的导线只采用一种导线,提高了生产效率的同时,增强了可靠性。本技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用于制作变压器线圈的导线,包括金属导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金属导芯上包覆着若干段厚度依次递增的绝缘层,每段绝缘层的厚度相同,相邻两段绝缘层之间通过锥体过渡,所述锥体的小端与相邻近的绝缘层等厚且连为一体,所述锥体的大端与相邻近的绝缘层等厚且连为一体。由于高电压变压器绕组中各线段承受的冲击电压梯度不同可分为低压冲击梯度区域和高压冲击梯度区域,若采用同一厚度的绝缘层,则低压冲击梯度区域的绝缘层太厚, 浪费材料的同时增加了成本,在绕组的高电压冲击梯度区域的导线外层包裹较厚的绝缘层,在低压冲击梯度区域的导线外层包裹较薄的绝缘层,而高电压变压器绕组的低压冲击梯度和高压冲击梯度区域之间有电压提升的过渡部分,该部分采用较薄的绝缘层有安全隐患,采用较厚的绝缘层则浪费材料,通过锥体连接两相邻绝缘层,使得两厚度不同的绝缘层平滑过渡,在不同的电压梯度包裹适当厚度的绝缘层,保障产品质量的同时,节约了成本。在用于制作变压器线圈的导线中,所述的导芯为换位线,所述的换位线由若干根漆包扁线组成。高电压变压器的绕组采用换位线,可以大幅降低负载损耗,降低绕组热点温升,提升绕组机械强度。在用于制作变压器线圈的导线中,所述的绝缘层和过渡面均采用绝缘纸制成。绝缘纸是电绝缘用纸的总称,绝缘纸用作电缆、线圈等各项电器设备的绝缘材料,具有良好的绝缘性能和机械强度。在用于制作变压器线圈的导线中,所述的金属导芯为铜或铝。铜和铝在常规金属中导电性较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用于制作变压器线圈的导线具有以下优点1、取消了绕组中不同绝缘导线间焊接采用不同厚度的绝缘层包覆金属导芯,提高了生产效率;2、消除了因焊接带来的金属粉沫污染、虚焊等质量隐患;3、绝缘层分配更合理,既满足了绕组不同电压冲击梯度的绝缘需求,又降低了变压器的制造成本。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I、金属导芯;2、绝缘层;3、锥体。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如图I所示,本用于制作变压器线圈的导线,包括金属导芯1,金属导芯I可选用铜或铝,铜和铝在常规金属中具有较好导电性的。金属导芯I还适用于组合截面导线和换位线;换位线是由若干根漆包扁线按两列排列编制,再由绝缘层2包覆制作成绕组线,换位线应用在高电压变压器绕组当中,可以大幅降低负载损耗,降低绕组热点温升,提升绕组机械强度。根据高电压变压器所承受的电压冲击梯度不同包裹相应厚度的绝缘层2,因此金属导芯I上包覆着两段厚度依次递增的绝缘层2,每段绝缘层2的厚度相同,两段绝缘层2 之间通过锥体3过渡体3的小端与前一段的绝缘层2等厚且连为一体,锥体3的大端与后一段的绝缘层2等厚且连为一体。绝缘层2和锥体3均采用绝缘纸制成。绝缘纸是电绝缘用纸的总称,用作电缆、线圈等各项电器设备的绝缘材料,具有良好的绝缘性能和机械强度。本用于制作变压器线圈的导线的工作原理如下由于在高电压变压器绕组中各线段承受的冲击电压梯度不同可分为低压冲击梯度区域和高压冲击梯度区域,低压冲击梯度区域和高压冲击梯度区域若采用同一厚度的绝缘层2,则包覆在低压冲击梯度区域金属导芯I外层的绝缘层2太厚,浪费材料,增加了成本。在不同的电压冲击梯度区域的金属导芯 I上包覆适当厚度的绝缘层2,再不降低变压器可靠性的同时节约了成本;在低压冲击梯度区域和高压冲击梯度区域之间通过锥体3连接过渡,可靠的将绝缘层2从低压冲击梯度区域向高压冲击梯度区域过渡,还节约了材料,同时两相邻绝缘层2厚度的平滑过渡使得本导线更具实用性。本用于制作变压器线圈的导线选用一种金属导芯1,取消了原来绕组制作中导线需不同绝缘导线间焊接而成,因此消除了因焊接带来的金属粉沫污染、虚焊等质量隐患提高了生产效率的同时提升了产品的可靠性,绝缘层2厚度分配更合理,既满足了绕组不同电压冲击梯度的绝缘需求,又降低了变压器的制造成本。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制作变压器线圈的导线,包括金属导芯(I),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金属导芯(I)上包覆着若干段厚度依次递增的绝缘层(2),每段绝缘层(2)的厚度相同,相邻两段绝缘层⑵之间通过锥体⑶过渡,所述锥体⑶的小端与相邻近的绝缘层⑵等厚且连为一体,所述锥体(3)的大端与相邻近的绝缘层(2)等厚且连为一体。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用于制作变压器线圈的导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金属导芯(1)为换位线,所述的换位线由若干根漆包扁线组成。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用于制作变压器线圈的导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绝缘层(2)和过渡面均采用绝缘纸制成。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制作变压器线圈的导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金属导芯(I)为铜或招。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制作变压器线圈的导线,属于变压器
它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用于制作变压器线圈的导线需要多种导线导体间通过焊接而成,造成生产效率低,可靠性差的问题。该用于制作变压器线圈的导线,包括金属导芯,金属导芯上包覆着若干段厚度依次递增的绝缘层,每段绝缘层的厚度相同,相邻两段绝缘层之间通过锥体过渡,所述锥体的小端与相邻近的绝缘层等厚且连为一体,所述锥体的大端与相邻近的绝缘层等厚且连为一体。本用于制作变压器线圈的导线只采用一种金属导芯的导体,提高了生产效率的同时,也增强了可靠性。文档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制作变压器线圈的导线,包括金属导芯(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金属导芯(1)上包覆着若干段厚度依次递增的绝缘层(2),每段绝缘层(2)的厚度相同,相邻两段绝缘层(2)之间通过锥体(3)过渡,所述锥体(3)的小端与相邻近的绝缘层(2)等厚且连为一体,所述锥体(3)的大端与相邻近的绝缘层(2)等厚且连为一体。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祁治海,符建牛,张彩萍,
申请(专利权)人:三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