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面板的挡胶结构,面板包括一第一基板、一第二基板及夹挚在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间的一胶体,此挡胶结构包括至少一透光件、一第一胶层及一第二胶层,透光件对应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间及胶体的外围配置;第一胶层夹挚在第一基板及透光件之间;第二胶层夹挚在第二基板及透光件之间。以此,透光件固定在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间并对应胶体的外围配置,进而缩短面板制作时间及提高制作效率。(*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面板的挡胶结构
本技术有关于一种用于面板结合的挡胶用具,尤指一种面板的挡胶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数字化生活的流行,各种如行动通讯装置、个人数字助理、笔记本电脑及平板型计算机等3C产品,无不朝向便利性、多功能且美观的方向发展。同时,上述3C产品均是通过显示屏幕作为与用户沟通的主要界面,并为了提高使用时的便利性,目前大部分采用触控面板(Touch Panel)以取代传统如键盘或鼠标等输入设备。目前,触控式面板的技术具有相互叠合的一上基板以及一下基板,此上、下基板相向的一板面上设有氧化铟锡层,氧化铟锡层即是用来感应电容或电压变化,并将该变化转成信号输出;另,触控面板的制作方法,多在上基板及下基板之间填入UV胶,再胶合上基板、下基板成一面板。然而,上述技术制作方法,为避免UV胶渗出上基板、下基板,会在下基板的表面周缘上用水胶涂布一框胶,待框胶固化后,再于框胶内涂上UV胶,接着上基板对应下基板盖合后,框胶即可达到止挡UV胶的效果。但是,目前面板皆朝向大尺寸发展,导致水胶涂布的面积变大,等待固化的时间也相对变长,进而造成制作时间延长,同时注胶的针头也因涂布面积变大,所以容易发生撞针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面板的挡胶结构,其利用透光件固定在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间并对应胶体的外围配置,进而缩短面板制作时间及提高制作效率。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面板的挡胶结构,所述面板包括一第一基板、一第二基板及夹挚在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之间的一胶体,该挡胶结构包括至少一透光件,对应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之间及所述胶体的外围配置;一第一胶层,夹挚在所述第一基板及该透光件之间;以及一第二胶层,夹挚在所述第二基板及该透光件之间。进一步地,其中该透光件设有复数通槽。进一步地,其中透光件的数量为一个,该透光件呈一框体。进一步地,其中透光件的数量为复数,该等透光件围设呈一框体。进一步地,其中相邻的该二透光件之间具有一间距。进一步地,其中该透光件、该第一胶层及该第二胶层的厚度介于O. I至O. 35cm之间。进一步地,其中该透光件为透光塑料或透光树脂所构成的透光件。进一步地,其中该透光件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所构成的透光件。进一步地,其中该第一胶层及该第二胶层为双面胶或黏着剂。本技术还具有以下功效本技术透光件通过第一胶层及第二胶层,以固定在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间并对应胶体的外围配置,使各种尺寸的面板制作,尤其是大尺寸面板,都可将挡胶结构快速贴上基板,即可直接达成挡胶功能,进而降低面板的制作时间及提升面板的制作效率。另外,透光件设有通槽,或透光件的数量为复数的情况下,相邻的二透光件之间具有一间距,此通槽或间距可形成排气孔,使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贴合后的空气可自通槽或间距形成的排气孔排出。又,第一胶层及第二胶层为双面胶的情况下,透光件、第一胶层及第二胶层的厚度可由操作者自行控制及调整,而作出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间距可为O. 15cm、0. 2cm、 O. 25cm、0. 3cm等限制,故利用本技术挡胶结构组成的面板,其结构尺寸精密,而有利于面板的加工及组配。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面板的挡胶结构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图2是本技术面板的挡胶结构的立体组合图;图3是本技术面板的挡胶结构的剖面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面板的挡胶结构的组合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面板的挡胶结构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面板的挡胶结构的另一使用状态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面板的挡胶结构的另一组合示意图。图中,100…面板,101…第一基板;102…第二基板,103…胶体;10…挡胶结构;I···透光件, 2…第一胶层;3···第二胶层,11…通槽;s···间距, d…厚度。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的理解本技术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如图I至图7所示,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面板的挡胶结构,面板100包括一第一基板101、一第二基板102及夹挚在第一基板101和第二基板102之间的一胶体103,此挡胶结构10主要包括至少一透光件I、一第一胶层2及一第二胶层3。此第一基板101及第二基板102可分别为透明基板(如玻璃板、塑料板)、薄膜晶体管数组基板、彩色滤光片基板或显示屏,其中显示屏可为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 LCD)或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 0LED)显不器。透光件I对应第一基板101和第二基板102之间及胶体103的外围配置;其中,透光件I的数量可为一或复数,若透光件I的数量为一,则透光件I呈一框体,若透光件I的数量为复数,则该等透光件I围设呈一框体;另外,透光件I设有复数通槽11,或透光件I的数量为复数,相邻的二透光件I之间具有一间距s ;又,透光件I为透光塑料或透光树脂所构成,此透光件I的最佳实施例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简称PET)所构成。第一胶层2夹挚在第一基板101及透光件I之间,第二胶层3夹挚在第二基板102 及透光件I之间;其中,第一胶层2及第二胶层3可配合透光件I的数量为一或复数,第一胶层2及第二胶层3为双面胶或黏着剂。此外,其中透光件I、第一胶层2及第二胶层3的厚度d介于O. I至O. 35cm之间, 但不以此为限,可视实际情况予以调整。本技术面板的挡胶结构的组合,其利用透光件I对应第一基板101和第二基板102之间及胶体103的外围配置;第一胶层2夹挚在第一基板101及透光件I之间;第二胶层3夹挚在第二基板102及透光件I之间。以此,现有的面板的挡胶结构,多为利用针头在基板的表面上涂布水胶,待水胶固化后而形成框胶;相比较,本技术挡胶结构10,透光件I通过第一胶层2及第二胶层3,以固定在第一基板101和第二基板102之间并对应胶体103的外围配置,因此无须等待水胶固化或担心针头撞击面板的问题,使各种尺寸的面板制作,尤其是大尺寸面板,都可将挡胶结构10快速贴上基板,即可直接达成挡胶功能,进而降低面板的制作时间及提升面板的制作效率。详细说明如下,本技术挡胶结构的使用状态,首先透光件I的相对两面黏附有第一胶层2及第二胶层3,再将透光件I黏接在第一基板101的周缘处,并于第一基板101 的表面及透光件I围设的区域内涂布上胶体103,最后第二基板102对应第一基板101盖合,使透光件I也黏接在第二基板102上,此时透光件I即完整地围设胶体103,避免胶体 103渗出第一基板101和第二基板102。另外,透光件I设有通槽11,或透光件I的数量为复数的情况下,相邻的二透光件I之间具有一间距S,此通槽11或间距s可形成排气孔,使第一基板101和第二基板102贴合后的空气可自通槽11或间距S形成的排气孔排出。又,第一胶层2及第二胶层3为双面胶的情况下,透光件I、第一胶层2及第二胶层3的厚度d可由操作者自行控制及调整,而作出第一基板101和第二基板102的间距为 O. 15cm、0. 2cm、0. 25cm、0. 3cm等限制,故利用本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面板的挡胶结构,所述面板包括一第一基板、一第二基板及夹挚在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之间的一胶体,其特征在于,该挡胶结构包括:至少一透光件,对应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之间及所述胶体的外围配置;一第一胶层,夹挚在所述第一基板及该透光件之间;以及一第二胶层,夹挚在所述第二基板及该透光件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面板的挡胶结构,所述面板包括一第一基板、一第二基板及夹挚在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之间的一胶体,其特征在于,该挡胶结构包括 至少一透光件,对应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之间及所述胶体的外围配置; 一第一胶层,夹挚在所述第一基板及该透光件之间;以及 一第二胶层,夹挚在所述第二基板及该透光件之间。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面板的挡胶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透光件设有复数通槽。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面板的挡胶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透光件的数量为一个,该透光件呈一框体。4.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面板的挡胶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透光件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卓文进,罗业弘,蔡振福,
申请(专利权)人:良奕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