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海洋环境监测
,尤其涉及一种表层海水与大气中挥发性硫化物检测装置,该装置应用在走航方式检测表层海水与大气中挥发性硫化物浓度。
技术介绍
海洋生源有机硫化物一直是海洋科学研究和海洋生态环境监测领域中的一个热点。海洋生源有机硫化物主要有二甲基硫、甲硫醇、二硫化碳、羰基硫、二甲亚砜、二甲基二硫等,其中二甲基硫是最丰富的海洋挥发性硫化物,主要由海洋生物产生并释放于海水中,约占海洋硫排放的95%,占大气天然硫排放源的1/2。在全球硫循环中,二甲基硫直接参与气候变化和酸雨形成过程,在大气化学和生物地球化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其研究日益受到重视。不仅如此,由于海水中生源有机硫化物的生产与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和细菌等共同组成生物群落的变化密切相关,因而是近岸海洋生态环境质量的重要指示剂。大量的陆源污染物随地表径流进入海域,引起海水中化学成分和物理条件的变化,这些变化明显地影响着与挥发性有机硫化物二甲基硫生产密切相关的海洋生物群落的变化,进而影响二甲基硫的生物生产及其海域的生态环境。因此,建立一种船载走航式的海气界面挥发性硫化物的测定方法,开展准确、快速、大范围、连续长期观测海洋与大气中挥发性硫化物的时空变化,评价其对气候和环境所产生的影响,为保护我国沿岸海域的生态环境和制定相应的保护措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由于海洋与大气中生源有机硫化物的含量很低,如表层海水中二甲基硫的浓度一般在10 102ng/L之间,利用现有的仪器设备均不能对其进行直接测定,必须经过富集前处理。国内外通常采用的分析方法是先对样品进行富集前处理,然后采用火焰光度检测器的气相色谱法进行检测。 ...
【技术保护点】
表层海水与大气中挥发性硫化物检测装置,该装置是由样品采集组件与捕集解吸组件连接,捕集解吸组件与氧化检测组件连接,氧化检测组件与气路转换组件连接并与供气系统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表层海水与大气中挥发性硫化物检测装置,该装置是由样品采集组件与捕集解吸组件连接,捕集解吸组件与氧化检测组件连接,氧化检测组件与气路转换组件连接并与供气系统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表层海水与大气中挥发性硫化物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样品采集组件设置空气泵(1-1)、水气平衡器(1-2)、水气分离器(1-3),空气泵(1-1)上通道直接与水气分离器(1-3)的大气通道连接,下通道与水气平衡器(1-2)的气体入口连接;水气平衡器(1-2)下端设有空气入口,顶端设有平衡气出口,海水入口(1-4)与船载潜水泵连接,海水出口(1-5)连接导管排空,顶端的气体出口与水气分离器(1-3)的平衡气通道连接;水气分离器(1-3)大气通道出口通过第一三通换向阀(1-6)与第二六通阀(4-2)第一接口 B(Ib)连接,水气分离器(1-3)平衡气通道出口通过第二三通换向阀(1-7)与第一六通阀(4-1)第一接口 A(Ia)连接;第一三通换向阀(1-6)和第二三通换向阀(1_7)各有一个排放口,管路和接口均用聚四氟乙烯软管和密封件。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表层海水与大气中挥发性硫化物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捕集解吸组件设置捕集解吸室(2-1)、平衡气捕集管(2-2)、大气捕集管(2-3)、热敏电阻器(2-4)、半导体制冷器(2-5),平衡气捕集管(2-2)入口与第六通阀(4-1)第二接口A(2a)连接,出口与第一六通阀(4-1)第五接口 A(5a)连接;大气捕集管(2_3)入口与六通阀(4-2)第二接口 B(2b)连接,出口与第二六通阀(4-2)第五接口 B(5b)连接;捕集解吸室(2-1)安装热敏电阻器(2-4)和半导体制冷器(2-5)。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表层海水与大气中挥发性硫化物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氧化检测组件设置催化氧化炉(3-5)、大气石英反应管(3-6)、平衡气石英反应管(3-7)、第一膜干燥管(3-8)、第二膜干燥管(3-9)、紫外荧光检测器(3-10)、工控机(3-11),大气石英反应管(3-6)入口与第一气体混合器(3-1)连接,出口与第一膜干燥管(3-8)连接,进入紫外荧光检测器的大气检测通道;平衡气石英反应管(3-7)入口由三通换向阀(3-4)切换,可分别与第二气体混合器(3-2)、第三气体混合器(3-3)连接,出口与第二膜干燥管(3-9)连接,进入紫外荧光检测器的平衡气检测通道,工控机(3-11)实现检测过程的人机对话、数据采集、数据计算。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表层海水与大气中挥发性硫化物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路转换组件设置第一六通阀(4-1)、第二六通阀(4-2)、第三六通阀(4-3),第一六通阀(4-1)控制平衡气进入捕集管的捕集与解吸的气路连接与切换,设有二种状态六个接口,捕集状态为第一接口 A(Ia)与第二接口 A(2a)通、第三接口 A(3a)与第四接口 A(4a)通、第五接口 A(5a)与第六接口 A(6a)通;解吸状态为第一接口 A(Ia)与第六接口 A(6a)通、第二接口 A(2a)与第三接口 A(3a)通、第四接口 A(4a)与第五接口 A(...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晓玲,何鹰,王保栋,王艳君,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