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型传动杆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68136 阅读:1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4 10: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安全型传动杆结构,其包含有:一固定杆、一连动杆、一从动杆、一控制组件及二壳体,其中固定杆、连动杆与从动杆依序贴靠,中央分设有卡槽、多数的卡孔与一通过部,又固定杆两侧各设有二相邻的滑沟,滑沟内分别交错滑设有二第一锁栓与二第二锁栓,控制组件具有一旋转轮、一齿条及一齿轮,旋转轮中央形成有一带动孔,外周设有第一齿部与第二齿部,壳体对合在控制组件外方,并与固定杆的卡槽产生嵌卡,通过侧向开口提供闪避,将令固定杆、连动杆与从动杆两侧能往外伸出。(*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安全型传动杆结构
本技术有关于一种「安全型传动杆结构」,尤指一种能在上、下方同时掣动开、 上锁的安全型传动杆结构。
技术介绍
按,为了防盗,现有的气密窗大多都会安装有一上锁栓与一下锁栓,以利用该上、 下锁栓的同时锁结,来避免气密窗被随意开启。然,因为该上、下锁栓分别设置在气密窗上、下,而无法相连结传动,故当要产生开、上锁的变化时,即需要各别操作,该将会导致使用上的不便,在灾难发生时,亦会延长逃生时间,致实用性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点现有上、下锁栓分别设置在气密窗上、下,而无法相连结传动,故当要产生开、上锁的变化时,即需要各别操作。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一种安全型传动杆结构,其包含有一固定杆、一连动杆、一从动杆、一控制组件及二壳体,其中固定杆、连动杆与从动杆依序贴靠,连动杆与从动杆间并形成有一容置空间,而固定杆中央设有卡槽,连动杆与从动杆中央则分设有多数的卡孔与一通过部,又固定杆两侧各设有二相邻的滑沟,滑沟内分别交错滑设有二第一锁栓与二第二锁栓,该二第一锁栓直接与连动杆的两端进行连结,通过连动杆上长槽提供其中一第二锁栓通过,与连动杆、从动杆相错开,二第二锁栓往从动杆方向伸出,连结在从动杆两端;控制组件具有一旋转轮、一齿条及一齿轮,旋转轮上形成有一带动孔,外周设有第一齿部与一第二齿部,齿条固定在从动杆上,往下与旋转轮的第一齿部产生啮合,齿轮外周形成有多数的凸齿,该齿轮放入于连动杆与从动杆间所形成的容置空间中,其外周的凸齿借由通过部闪避,与连动杆的卡孔及旋转轮的第二齿部产生啮合传动;壳体对合在控制组件外方,与固定杆的卡槽产生嵌卡,通过侧向开口提供闪避,令固定杆、连动杆与从动杆两侧往外伸出,又该二对合的壳体上设有供齿轮枢组的枢孔,预设位置处则设有镂空部,与旋转轮的带动孔形成对正。作为优选技术方案,上述的安全型传动杆结构,其中,固定杆、连动杆与从动杆中央各设有往上或往下的凸出部,以该凸出部的配合,在连动杆与从动杆间形成一容置空间。作为优选技术方案,上述的安全型传动杆结构,其中,旋转轮外周设有画弧延伸的第一齿部与第二齿部。作为优选技术方案,上述的安全型传动杆结构,其中,旋转轮外周设有画弧延伸且具高、低落差的第一齿部与第二齿部。作为优选技术方案,上述的安全型传动杆结构,其中,控制组件的旋转轮上形成有3一多边形的带动孔。对照先前技术的功效(一 )本技术提供安全型传动杆结构,其仅需单一步骤的操作,就能同时控制设于气密窗上、下的第一、二锁栓上锁或开锁,故在使用上不仅便利,更具有简易操作的优势。( 二 )本技术提供安全型传动杆结构,其仅需单一步骤的操作,就能同时控制设于气密窗上、下的第一、二锁栓上锁或开锁,故在灾难发生时,相对能避免延长逃生时间。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的立体组合图。图2是本技术的立体分解图。图3是本技术的立体半组合图。图4是本技术的使用状态图。图5是本技术控制上锁的动作图。图6是本技术控制开锁的动作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本技术部分@定杆----10凸出部----11;卡槽12滑沟-----13 ;第一锁栓---14; 第二锁栓---15 ;连动杆----20凸出部----21 ;卡孔-----22长槽23 ;从动杆----30凸出部----31 ;通过部----32控制组件---40旋转轮----41 ;带动孔----411; 第一齿部---412第二齿部---413; 凶条42 ;齿轮-----43壳体50侦1J向开口---51 ;枢孔-----52镂空部----53 ;转体-----60。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的理解本技术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首先,请由图I至图3所示观之,其包含有一固定杆10、一连动杆20、一从动杆30、一控制组件40及二壳体50,其中,固定杆10、连动杆20与从动杆30依序贴靠,中央各设有往上或往下的凸出部11、21、31,以该凸出部11、21、31的配合,将能在连动杆20与从动杆30间形成一容置空间,且该固定杆10、连动杆20与从动杆30在凸出部11、21、31上分设有卡槽12、多数的卡孔22与一通过部32,又固定杆10两侧各设有二相邻的滑沟13,滑沟13内分别交错滑设有二第一锁栓14与二第二锁栓15,该二第一锁栓14直接与连动杆20的两端进行连结,通过连动杆20上长槽23提供其中一第二锁栓15通过,与连动杆20、从动杆30相错开的设计,将令二第二锁栓15亦能顺利往从动杆30方向伸出,俾连结在从动杆30两端,控制组件40具有一旋转轮41、一齿条42及一齿轮43,旋转轮41中央形成有一非正圆状(多边形)的带动孔411,外周设有画弧延伸且具高、低落差的第一齿部412与第二齿部413,齿条42固定在从动杆30上,俾往下与旋转轮41的第一齿部412产生啮合,齿轮43外周形成有多数的凸齿,该齿轮43放入于连动杆20与从动杆30间所形成的容置空间中,以令其外周的凸齿能借由通过部32闪避,而同时与连动杆20的卡孔22及旋转轮41的第二齿部413产生啮合传动,壳体50对合在控制组件40外方,并与固定杆10的卡槽12产生嵌卡,通过侧向开口 51提供闪避,将令固定杆10、连动杆20与从动杆30两侧能往外伸出,又该二对合的壳体50上设有可供齿轮43枢组的枢孔52,预设位置处则设有镂空部53,俾与旋转轮41的带动孔411形成对正。续请由图4所示观之,其实际使用时,以气密窗把手的转体60卡入控制组件40的带动孔411,俾通过带动孔411经旋转轮41同步带动齿条42与齿轮43运作,使固定杆10上的二第一锁栓14能同步与二第二锁栓15产生靠近或远离,以达开、上锁的变化,即在上锁时,将转体60转向一角度,让旋转轮41的第一齿部412能直接带动齿条42与从动杆30往一侧平移出,而第二齿部413、卡孔22与齿轮43的啮合,则能在齿轮43被第二齿部413带动的同时,一并掣动连动杆20往另一侧滑开,以该连动杆20、从动杆30反向的作动,将能带动分设于固定杆10两侧的第一锁栓14与第二锁栓15产生相互的远离,俾让该气密窗上、下能同步上锁请同时由图5所示观之,反之,若要开锁时,则反向转动转体60,让该安全型传动杆结构能经连动杆20与从动杆30同步带动二第一锁栓14与二第二锁栓15靠近请同时由第六图所示观的,该相对能移除气密窗上、下的锁定状态,以达单一步骤即令气密窗上、下能同时上锁或开锁的优势者。另,本技术安全型传动杆结构的使用,不受限于气密窗,而是能广泛应用在各种需完成开、关锁变化的门或窗上。借上述具体实施例的结构,可得到下述的效益(一)其仅需单一步骤的操作,就能同时控制设于气密窗上、下的第一锁栓14、第二锁栓15上锁或开锁,故在使用上不仅便利,更具有简易操作的优势;(二)其仅需单一步骤的操作,就能同时控制设于气密窗上、下的第一锁栓14、第二锁栓15上锁或开锁,故在灾难发生时,相对能避免延长逃生时间。以上所述实施例仅是为充分说明本技术而所举的较佳的实施例,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基础上所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安全型传动杆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含有:一固定杆、一连动杆、一从动杆、一控制组件及二壳体,其中:固定杆、连动杆与从动杆依序贴靠,连动杆与从动杆间并形成有一容置空间,而固定杆中央设有卡槽,连动杆与从动杆中央则分设有多数的卡孔与一通过部,又固定杆两侧各设有二相邻的滑沟,滑沟内分别交错滑设有二第一锁栓与二第二锁栓,该二第一锁栓直接与连动杆的两端进行连结,通过连动杆上长槽提供其中一第二锁栓通过,与连动杆、从动杆相错开,二第二锁栓往从动杆方向伸出,连结在从动杆两端;控制组件具有一旋转轮、一齿条及一齿轮,旋转轮上形成有一带动孔,外周设有第一齿部与一第二齿部,齿条固定在从动杆上,往下与旋转轮的第一齿部产生啮合,齿轮外周形成有多数的凸齿,该齿轮放入于连动杆与从动杆间所形成的容置空间中,其外周的凸齿借由通过部闪避,与连动杆的卡孔及旋转轮的第二齿部产生啮合传动;壳体对合在控制组件外方,与固定杆的卡槽产生嵌卡,通过侧向开口提供闪避,令固定杆、连动杆与从动杆两侧往外伸出,又该二对合的壳体上设有供齿轮枢组的枢孔,预设位置处则设有镂空部,与旋转轮的带动孔形成对正。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迪愿
申请(专利权)人:向中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