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换挡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63789 阅读:2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3 02: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换挡板,包括中部带有通孔的换挡面板、设置在通孔处的与换挡面板配合连接的装饰亮圈和换挡装饰板,在换挡面板上设有安装孔,所述装饰亮圈通过设置在其上的与安装孔数量相同且插装配合的安装柱固定设置在换挡面板上,所述的换挡装饰板因装饰亮圈与换挡面板的固连而被装饰亮圈压装定位在通孔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汽车换挡板,可以解决换挡面板、装饰亮圈、换挡装饰板三者的制造与装配误差问题,提高换挡板的装配品质,且此换挡板结构造型美观多变。(*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汽车换挡板
本技术涉及一种汽车副仪表板结构,尤其涉及一种副仪表板中的汽车换挡板。
技术介绍
消费者在购买汽车时都会注重汽车仪表板的外形和结构。目前,为了增加造型的效果,主仪表板和副仪表板往往做成连体式结构,且对于自动挡车型,在副仪表板中的换挡面板和换挡装饰板配合的位置处增加装饰亮圈加以装饰。现有汽车自动挡车型中,换挡面板、装饰亮圈和换挡装饰圈常采用三种方式配合其一,换挡面板、装饰亮圈、换挡装饰板为一体式结构,此种结构可解决三者在Z向装配误差和面差问题,但不能解决X向、Y向制造装配误差问题,在汽车换挡时易发生换挡杆与换挡装饰板相互干涉问题;其二,装饰亮圈与换挡面板配合且装饰亮圈在换挡面板的X向、Y向上有2-3mm的活动量,换挡装饰板Z向的高度高于装饰亮圈,此种装配方式可解决装饰亮圈与换挡装饰板干涉问题,但是不能有效解决Z向面差问题,并且此种方式造型上有限制,要求装饰亮圈区域内的换挡面板必须是平面结构;其三,装饰亮圈与换挡面板为卡接结构,采用此种结构需先将换挡机构总成(包括换挡装饰板)装配好,再将换挡面板及装饰亮圈装配上,此种装配方式由于制造、装配误差容易发生换挡面板与换挡机构干涉、面差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汽车换挡板,其可以解决换挡面板、装饰亮圈、换挡装饰板三者的制造与装配误差问题,使换挡板结构造型美观多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汽车换挡板,包括中部带有通孔的换挡面板、设置在通孔处的与换挡面板配合连接的装饰亮圈和换挡装饰板,在换挡面板上设有安装孔,所述装饰亮圈通过设置在其上的、与安装孔数量相同且插装配合的安装柱固定设置在换挡面板上,所述的换挡装饰板因装饰亮圈与换挡面板的固连而被装饰亮圈压装定位在通孔内。作为对本技术的改进,所述安装柱的外表面上设有锯齿。作为对本技术的另一种改进,所述的安装柱上套装有橡胶制的安装套。作为对上述方式的限定,所述安装套与安装孔之间为过盈配合。作为对本技术的第三种改进,所述换挡装饰板的下部与换挡面板之间设有 2-3mm的间隙。本技术还有一种改进,所述安装孔为沿通孔周边分布的多个。采用如上技术方案,其效果如下I、换挡面板与装置亮圈采用安装柱与安装孔插装连接的形式,有效的弥补了换挡面板与装饰亮圈之间由于制造误差而产生的X、Y向间隙,同时,基于该连接形式下,将换挡装饰板压装在通孔内,有效的减小了换挡装饰板的Z向误差,提高了整体结构的品质;2、安装柱的外表面设有锯齿,在实现安装柱与安装孔插装的Z向定位时,进一步弥补了制造误差;3、安装柱的外层设有安装套,使安装套插装在安装孔内,实现二者之间的过盈配合,进一步降低了 X、Y向的误差间隙,保证了装饰亮圈与换挡面板更为稳定的连接,且装饰亮圈只与换挡装饰板接触,减少换挡面板、装饰亮圈及换挡装饰板的装配误差、面差问题, 三者装配时可达到零间隙配合;4、换挡装饰板的下部与换挡面板之间留有间隙,避免了换挡时换挡杆与换挡装饰板相互干涉的问题。综上所述,采用本技术技术方案,减少了汽车换挡板的制造和装配误差,提高了换挡板的装配品质。附图说明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更进一步详细说明。图I为本技术实施例整体结构不意图;图2为副仪表板、换挡装饰板、换挡面板及装饰亮圈装配结构示意图;图3为换挡面板结构不意图;图4为装饰売圈结构意图;图5图I的A-A截面图;图6为图5的局部放大图。图中I、副仪表板;2、换挡装饰板;3、换挡面板;4、安装套;5、装饰亮圈;6、安装柱;7、卡座;8、安装孔;9、通孔。具体实施方式本实施例涉及的汽车换挡板,由图I及图2所示,其包括换挡面板3、装饰亮圈5和换挡装饰板2。其中,由图3所示,换挡面板3的中间部位为通孔9,该通孔9为装饰亮圈5 和换挡装饰板2安装提供了一个容纳空间。通孔9的周边的换挡面板3上分布有六个安装孔8,其中前后方向各设有一个,左右方向各设有两个。相应的,在装饰亮圈5的底部设有与安装孔8位置相对应的安装柱6 (如图4所示),安装柱6插装到安装孔8中,通过此种连接方式以弥补换挡面板3与装饰亮圈5之间由于制造误差而产生的X、Y向间隙。为了进一步弥补在安装柱6与安装孔8插装Z向定位时的制造误差,在安装柱6 的外表面上设有锯齿,此外,为了进一步降低X、Y向的误差间隙,安装柱6上还套装有橡胶材质的安装套4,安装柱6插装到安装孔8后,实现安装套4与安装孔8之间的过盈配合,同时,采用橡胶材质的安装套4,可使装饰亮圈5的外周与换挡面板3的内周完全接触,达到零间隙配合。装饰亮圈5的底部与换挡装饰板2的顶部相接触,换挡装饰板2被装饰亮圈5压装定位在通孔9内,有效的减小了换挡装饰板2的Z向误差。此外,由图5、图6所示,换挡装饰板2的下部与换挡面板3之间设有间隙L,如本实施例中的间隙为2-3_,间隙的设置可避免换挡时换挡杆与换挡装饰板2相互干涉的问题。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装配时,换挡装饰板2首先与换挡机构装配,再安装到副仪表板I上,接着将换挡面板3上的卡座7卡装到副仪表板I上的安装孔内,然后将安装套4 套装在安装柱6上,最后再将安装柱6插装到安装孔8中。权利要求1.一种汽车换挡板,包括中部带有通孔(9)的换挡面板(3)、设置在通孔(9)处的与换挡面板(3)配合连接的装饰亮圈(5)和换挡装饰板(2),其特征在于在换挡面板(3)上设有安装孔(8),所述装饰亮圈(5)通过设置在其上的、与安装孔(8)数量相同且插装配合的安装柱(6)固定设置在换挡面板(3)上,所述的换挡装饰板(2)因装饰亮圈(5)与换挡面板(3)的固连而被装饰亮圈(5)压装定位在通孔(9)内。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汽车换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柱(6)的外表面上设有锯齿。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汽车换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柱(6)上套装有橡胶制的安装套(4)。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换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套(4)与安装孔(8)之间为过盈配合。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汽车换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换挡装饰板(2)的下部与换挡面板(3 )之间设有2-3mm的间隙。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汽车换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孔(8)为沿通孔(9)周边分布的多个。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换挡板,包括中部带有通孔的换挡面板、设置在通孔处的与换挡面板配合连接的装饰亮圈和换挡装饰板,在换挡面板上设有安装孔,所述装饰亮圈通过设置在其上的与安装孔数量相同且插装配合的安装柱固定设置在换挡面板上,所述的换挡装饰板因装饰亮圈与换挡面板的固连而被装饰亮圈压装定位在通孔内。本技术提供的汽车换挡板,可以解决换挡面板、装饰亮圈、换挡装饰板三者的制造与装配误差问题,提高换挡板的装配品质,且此换挡板结构造型美观多变。文档编号B60K20/08GK202806381SQ20122037341公开日2013年3月20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31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31日专利技术者刘永伟, 刘二敏, 王彩芳 申请人: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换挡板,包括中部带有通孔(9)的换挡面板(3)、设置在通孔(9)处的与换挡面板(3)配合连接的装饰亮圈(5)和换挡装饰板(2),其特征在于:在换挡面板(3)上设有安装孔(8),所述装饰亮圈(5)通过设置在其上的、与安装孔(8)数量相同且插装配合的安装柱(6)固定设置在换挡面板(3)上,所述的换挡装饰板(2)因装饰亮圈(5)与换挡面板(3)的固连而被装饰亮圈(5)压装定位在通孔(9)内。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永伟刘二敏王彩芳
申请(专利权)人: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