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拖钩过渡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63672 阅读:1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3 02:38
前拖钩过渡支架,由矩形方钢切割成一段,上端面(1)和下端面(2)上分别钻有二只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端面(1)用于连接大梁,下端面(2)连接前拖钩,钻孔的位置与大梁和前拖钩上的孔的位置相匹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较好地实现前拖钩的定位以及与汽车纵梁的连接的装配问题。上、下端面的孔,可以配合不同的前拖钩形式及纵梁孔位,解决了目前汽车生产厂家驾驶室保险杠多品种及前拖钩多形式的问题。(*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前拖钩过渡支架
本技术涉及汽车纵梁和汽车前拖钩之间的连接件,尤其是关于一种由矩形方钢切割钻孔而成的前拖钩过渡支架。
技术介绍
在汽车装配时,为了配合各种规格的前保险杠的安装,前拖钩在安装时,其安装面常与汽车纵梁的下平面之间有一定落差,需要通过过渡支架连接。目前,制造厂家及市场上常见的把前拖钩改大、结构改成有落差来满足要求,这样不仅加工工艺复杂、而且费料,很难满足多种落差的要求,适用范围较小,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以上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接汽车纵梁和汽车前拖钩之间的过渡支架,是将矩形方钢切割成一段,上端面和下端面上分别钻有二只孔,用于连接大梁和前拖钩,钻孔的位置与大梁和前拖钩上的孔的位置相匹配。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的前拖钩过渡支架,由矩形方钢切割成一段,上端面和下端面上分别钻有二只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端面用于连接大梁, 下端面连接前拖钩,钻孔的位置与大梁和前拖钩上的孔的位置相匹配。采用本技术结构,可以较好地实现前拖钩的定位以及与汽车纵梁的连接的装配问题。上、下端面的孔,可以配合不同的前拖钩形式及纵梁孔位,解决了目前汽车生产厂家驾驶室保险杠多品种及前拖钩多形式的问题。本技术结构用料省,制作简单,生产成本低,而且能更好满足用户的要求。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结构的主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I所示,是本实施例的主视图。前拖钩过渡支架,由矩形方钢切割成一段,上端面I和下端面2上分别钻有二只孔,其中的上端面I用于连接大梁,下端面2连接前拖钩, 钻孔的位置与大梁和前拖钩上的孔的位置相匹配。使用时,将支架的一个端面与前拖钩通过螺栓螺母连接紧固;另一个端面通过螺栓螺母与纵梁下平面连接紧固。在生产前拖钩过渡支架时,可根据不同规格的要求,可以采用不同规格的矩形方钢,配不同尺寸的孔来满足不同的落差和不同规格的前拖钩。权利要求1.前拖钩过渡支架,由矩形方钢切割成一段,上端面(I)和下端面(2)上分别钻有二只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端面(I)用于连接大梁,下端面(2)连接前拖钩,钻孔的位置与大梁和前拖钩上的孔的位置相匹配。专利摘要前拖钩过渡支架,由矩形方钢切割成一段,上端面(1)和下端面(2)上分别钻有二只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端面(1)用于连接大梁,下端面(2)连接前拖钩,钻孔的位置与大梁和前拖钩上的孔的位置相匹配。本技术,可以较好地实现前拖钩的定位以及与汽车纵梁的连接的装配问题。上、下端面的孔,可以配合不同的前拖钩形式及纵梁孔位,解决了目前汽车生产厂家驾驶室保险杠多品种及前拖钩多形式的问题。文档编号B60D1/48GK202806264SQ20122046570公开日2013年3月20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13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13日专利技术者王金坤 申请人:鸿运汽车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前拖钩过渡支架,由矩形方钢切割成一段,上端面(1)和下端面(2)上分别钻有二只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端面(1)用于连接大梁,下端面(2)连接前拖钩,钻孔的位置与大梁和前拖钩上的孔的位置相匹配。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金坤
申请(专利权)人:鸿运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