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轻型客车的后拖钩结构。
技术介绍
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因各类故障而发生抛锚或者是遇到紧急情况需要急救的时候,往往需要等待专业救援车辆将其拖拽至修理场或某固定场所,而当事发地较为偏远时,通常需要等待较长时间。为了快速、方便的解决上述问题,通常在车辆后端安装一个拖车钩,以便进行救援。传统轻型客车的后拖钩结构设计包括拖钩和拖钩支架,支架通过单方向的螺栓连接安装在车身上,在车的前后方向上具备足够的受力强度。但是,在进行车辆拖曳时,拖钩所受的拉力除在前后方向具有分力外,在竖直方向上同样具有分力,因此采用单方向螺栓 连接使得支架综合受力能力不足,在拖曳过程中容易造成螺栓脱落。而且,轻型客车的拖钩支架相较于重型卡车的拖钩支架而言,一般结构复杂,造成成型模具复杂,工艺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综合受力能力好的轻型客车后拖钩,并且其还拥有生产简单的优势。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轻型客车的后拖钩结构,包括拖钩;拖钩支架,其为阶梯状槽型结构;所述拖钩焊接在所述拖钩支架的底壁上,所述拖钩支架的两个侧壁上开有对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轻型客车的后拖钩结构,包括:拖钩;拖钩支架,其为阶梯状槽型结构;所述拖钩焊接在所述拖钩支架的底壁上,所述拖钩支架的两个侧壁上开有对应的横向螺栓孔,且所述拖钩支架的两个侧壁上缘具有翻边部分,所述翻边部分上开有竖直螺栓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雪娟,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