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车辆车轮,特别涉及一种双凸台双凸峰无内胎车轮。
技术介绍
目前,无内胎车轮在高速运转、超载或者路况较差的情况下,车轮轮辋两端(即两端轮缘)受力过载,超过钢材的屈服强度,为防止其轮缘变形,将轮缘做为向内翻的圆环状。另外,车轮在工作状态下,受力集中,一旦路况不佳,充气不足的情况下,很容易造成车轮的变形,损坏轮胎、损伤车架等,甚至会给使用者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极大的危害,给轮胎加了两个环形凸峰。然而,如此状态下,很多时候无内胎车轮还是不能够满足硬度的要求,并且由于气密性较好,导致行驶过程中不通风、散热性不好,从而破坏轮胎的平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制造方便、安全可靠、通风散热效果更佳的双凸台双凸峰无内胎车轮。本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双凸台双凸峰无内胎车轮,包括轮缘、由轮缘向内延伸形成的胎座和轮辐,其特征是所述胎座通过若干过渡段连接有装胎深槽,过渡段之间以及过渡段与装胎深槽之间分别设置有环形凸峰,轮辐上均匀开设有若干减重孔,每个减重孔两侧分别设置有凸台。所述轮辐上开设有中心孔,中心孔外围均匀开设有若干安装孔。所述装胎深槽左侧设置有气门嘴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在双凸台的作用下,使得车轮的硬度更好,同时使得车轮的通风性更好,从而使其散热性能更好;结构简单、制造方便、安全可靠,保证了轮胎的平衡,使其使用寿命更长。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附图I为本技术的轴截面示意图;附图2为附图I的左视示意图;图中,I轮缘,2胎座,3轮辐,4过渡段,5装胎深槽,6环形凸峰,7减重孔,8凸台,9中心孔,10安装孔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凸台双凸峰无内胎车轮,包括轮缘(1)、由轮缘(1)向内延伸形成的胎座(2)和轮辐(3),其特征是:所述胎座(2)通过若干过渡段(4)连接有装胎深槽(5),过渡段(4)之间以及过渡段(4)与装胎深槽(5)之间分别设置有环形凸峰(6),轮辐(3)上均匀开设有若干减重孔(7),每个减重孔(7)两侧分别设置有凸台(8)。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高生,
申请(专利权)人:郓城县亿万汽车配件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