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用车轮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74636 阅读:1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31 07:47
轮盘的帽部,在其帽内侧倾斜周部与帽外侧倾斜周部中的至少一方,具备朝表面侧呈弯曲状突出的多个弯曲凸周部,和设置在相邻的弯曲凸周部间并朝背面侧呈弯曲状凹陷的一个或多个弯曲凹周部。根据该结构,可以由多个弯曲凸周部和弯曲凹周部的形状效果发挥高的提高刚性的效果,可以总体上提高车轮的刚性和强度。因此,可以提高安装了该汽车用车轮的汽车的行驶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通过把连结于车轴的轮盘内嵌在安装轮胎的轮辋中并接合而成一体化所成的汽车用车轮
技术介绍
例如如图6所示,作为钢制的汽车用车轮a,已知有把大致圆盘状的轮盘c内嵌在大致圆筒状的轮辋b中,通过将二者焊接而成一体化所成的2构件式的结构(例如,专利文献I)。在此,在轮盘c上呈同心状地设有与车轴101的轮毂102连结的轮毂安装部f、从该轮毂安装部f的外周缘朝表面方向隆起的帽部h、和从该帽部h的外周缘朝背面方向延伸而成的轮盘法兰部d。而且,在帽部h上,从朝表面方向突出的帽顶周部P到与轮毂安装部f的外周缘相连而成的帽内侧倾斜周部g,绕周而成(日文周成)有朝表面侧突出的一个内侧凸部k。并且,在帽部h上,从帽顶周部P到与轮盘法兰部d相连而成的帽外侧倾斜周部 q,绕周而成有朝表面侧呈弯曲状突出的一个外侧凸部m。这样的汽车用车轮a,其轮盘c能够通过帽部h发挥所要求的刚性,因此能够提高对汽车行驶中作用的各种载荷所产生的变形加以抑制的效果,可以总体上发挥高的强度。尤其是,当在汽车行驶中受到横向加速度(日文横G)时,使轮盘c朝表背面方向弯曲的较大的弯曲力矩起作用。上述帽部h相对于该弯曲力矩发挥高刚性来抑制变形,从而不仅能发挥高强度,而且能够取得优异的行驶稳定性。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I:日本特开2001 - 180202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但是,近年,强烈要求汽车提高其环保性能。随之,汽车用车轮也严格要求轻量化、高强度化等性能。为此,与具有上述以往结构的帽部的结构(参照图6)相比,进一步提高了高强度化、轻量化的要求。并且,随着汽车的性能的提高,还要求在受到横向加速度的情况下提高行驶稳定性。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能够发挥高强度化和优异的行驶稳定性的汽车用车轮。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手段本专利技术为一种汽车用车轮,该汽车用车轮把轮盘内嵌在安装轮胎的大致圆筒状的轮辋中并接合而成,所述轮盘具备连接于车轴的轮毂的大致圆板状的轮毂安装部、和设于该轮毂安装部的外侧并朝表面方向隆起的帽部,和从该帽部的外周缘朝背面方向延伸而成的轮盘法兰部,其特征在于,上述帽部,在将沿周向朝表面方向呈弯曲状突出的帽顶周部与上述轮毂安装部的外周缘相连而成的帽内侧倾斜周部和将帽顶周部与上述轮盘法兰部相连而成的帽外侧倾斜周部中的至少一方,呈同心状地,绕周而成有沿周向朝表面侧呈弯曲状突出的多个弯曲凸周部,和设置在相邻的弯曲凸周部间并沿周向朝背面侧呈弯曲状凹陷的一个或多个弯曲凹周部。在此,适合为将多个弯曲凸周部和弯曲凹周部平滑连续的方式而形成的结构,具备该结构的帽内侧倾斜周部和帽外侧倾斜周部中的至少一方的纵截面形状,成为表现出波纹起伏形态的形状。相关结构中,因多个弯曲凸周部和设置在相邻的弯曲凸周部间的弯曲凹周部之间能够产生比较大的高低差,所以,能够由其形状效果发挥高的刚性提高效果。而且,由本专利技术相关的多个弯曲凸周部产生的刚性提高效果,与例如由仅仅配设了一个弯曲凸周部的结构所产生的刚性提高效果相比,明显发挥更大效果。由此,在本专利技术的结构中,通过形成有多个弯曲凸周部和弯曲凹周部的帽内侧倾斜周部和帽外侧倾斜周部中的至少一方的形状效果,能够提高帽部的刚性,而总体上提高轮盘的刚性和强度。因此,通过把该汽车用车轮安装在汽车上,可以在受到了行驶中产生的横向加速度情况下提高行驶稳定性。另外,作为决定弯曲凸周部和弯曲凹周部的各个弯曲形状,可以适当进行设定 。该弯曲形状,例如在按照纵截面上的曲率半径进行设定的情况下,作为优选的结构,可以采用使多个弯曲凸周部的曲率半径全部相同的结构。进而,在具备多个弯曲凹周部的结构中,适合为使全部弯曲凹周部的曲率半径相同的结构。通过成为这样的结构,容易使由弯曲凸周部与弯曲凹周部产生的帽部的刚性平衡稳定,从而容易产生帽部整体的刚性提高效果。进而,适合为使弯曲凸周部的曲率半径与帽顶周部的曲率半径相同的结构,容易使上述刚性平衡更加稳定。上述汽车用车轮,适合的结构为,设置在帽部的帽内侧倾斜周部与帽外侧倾斜周部中的至少一方的弯曲凸周部,沿周向形成在与安装在车身上的制动钳的表面侧方缘(日文角縁)相向的径向位置。在此,制动钳,形成为在其内部具备制动块的立体形状,被配设成从固定在车轴上的制动盘朝表面侧突出的方式。而且,制动钳和制动盘被配置在与车轴连结的汽车用车轮的内侧空间区域。为此,在一般的汽车用车轮中,为了不与制动钳接触,必须对轮盘的帽部的形状尺寸进行设定,帽部的形状设计存在界限。相关的结构中,因多个弯曲凸周部被设置在与制动钳的表面侧方缘相向的径向位置,所以,容易通过该弯曲凸周部设定与制动钳非接触的帽部的形状尺寸。为此,因能够尽可能缩小帽部与制动钳之间的间隙,所以可以减小该帽部的总面积,可以总体上使该汽车用车轮轻量化。尤其是,通过设置在相邻的弯曲凸周部间的弯曲凹周部,具有缩小上述制动钳的间隙的优异的技术效果,而且汽车用车轮的轻量化效果大。在此,轻量化效果,在通常情况下,刚性及强度提高的效果相反地发挥,但是根据本结构,可以使刚性、强度提高的效果以及轻量化效果共同提高。另外,由于帽部沿周向由相同截面形状形成,所以,在与制动钳的、沿周向的表面侧方缘相向的径向位置设置弯曲凸周部。而且,适合为相应于制动钳的、沿周向的表面侧方缘的配设数量形成弯曲凸周部的结构。由此,可以进一步提高上述作用效果。在上述汽车用车轮中,提出了这样的结构,S卩,帽部,在帽内侧倾斜周部与帽外侧倾斜周部的双方,分别呈同心状地绕周而成有多个弯曲凸周部和一个或多个弯曲凹周部。根据相关结构,使帽部的刚性提高效果进一步提高,并进一步提高上述本专利技术的作用效果。专利技术的效果本专利技术的汽车用车轮如上述那样,轮盘的帽部,在其帽内侧倾斜周部和帽外侧倾斜周部中的至少一方,因具备朝表面侧呈弯曲状突出的多个弯曲凸周部,和设置在相邻的弯曲凸周部间并背面侧呈弯曲状凹陷的一个或多个弯曲凹周部,所以,通过多个弯曲凸周部和弯曲凹周部的形状效果可以发挥高的刚性提高效果,可以总体上提高车轮的刚性和强度。因此,可以提高安装了本专利技术的汽车用车轮的汽车的行驶稳定性。在上述本专利技术的汽车用车轮中,当结构为弯曲凸周部沿周向形成在与安装在车身上的制动钳的表面侧方缘相向的径向位置的情况下,因容易设定与制动钳非接触的帽部的形状尺寸,所以,因能够尽可能缩小帽部与制动钳之间的间隙,减小该帽部的总面积,所以总体上能够使该汽车用车轮轻量化。因此,可以提高强度及刚性的效果并提高轻量化效果。在上述本专利技术的汽车用车轮中,帽部在帽内侧倾斜周部和帽外侧倾斜周部的双方分别呈同心状绕周而成了多个弯曲凸周部和一个或多个弯曲凹周部,由此,可以进一步提高帽部的刚性提高效果,而进一步提高上述本专利技术的作用效果。 附图说明图I是本专利技术相关的实施例I的汽车用车轮I的俯视图。图2是图I中的P — P线纵截面图。图3是将图2中的X部放大了的纵截面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相关的实施例2的汽车用车轮61的纵截面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相关的实施例3的汽车用车轮71的纵截面图。图6是以往结构的汽车用车轮a的纵截面图。图7是表示由旋转弯曲耐久试验对位移δ的测定结果的图表。图8是表示由旋转弯曲耐久试验对位移δ的测定方法的说明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I用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相关的实施例I的汽车用车轮I进行详述。如图I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片冈直人
申请(专利权)人:中央精机株式会社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