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多夹角的夹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62137 阅读:1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2 23: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具有多夹角的夹爪,至少包含有驱动座、第一支臂以及第二支臂,该驱动座一侧设置有驱动件,该第一支臂连接于驱动件,且设置有第一抵靠部,第一抵靠部凹设有第一凹槽,第一凹槽底面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抵靠面,第一抵靠面斜向渐扩有第二抵靠面,该第二支臂连接于驱动件,且设置有第二抵靠部,第二抵靠部与第一抵靠部呈相对设置,且第二抵靠部凹设有第二凹槽,第二凹槽底面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三抵靠面,第三抵靠面斜向渐扩有第四抵靠面;凭借第一抵靠面、第二抵靠面、第三抵靠面与第四抵靠面形成不同角度的夹角,即可利用单一夹爪进行多种夹持状态,因此具有缩短加工工时的功效。(*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具有多夹角的夹爪,尤指适用于单一夹爪进行多种夹持状态的夹持工具。
技术介绍
一般在精密的钻孔加工作业中,会利用夹爪作为微型钻针的夹持工具,而微型钻针在加工时为了可以更稳固地钻孔加工,因此会于微型钻针外围套设有套环后,再进行钻孔加工作业,此时,因工件的直径远小于套环的直径,而使工件与套环产生一较大的直径t匕,再者,因工件与套设有套环的工件于加工作业时会通过夹爪来进行移载,且该夹爪利用两个适当夹角的V型槽相互靠近形成夹挤来达成夹持动作,但因工件与套环具有较大的直径差,导致该V型槽无法提供二者适当且稳固的夹持移载,因此,为解决上述单一夹爪的V型槽无法同时满足工件与套环的夹持作业,相关业者会通过更换不同的夹爪,用以让更换后的夹爪可具有适当的夹角来配合工件或套环进行夹持移载,但更换后的夹爪均先进行调校动作才可进行夹持移载,因此,极具有加工程序繁琐以及耗费工时的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乃在于,于夹爪的夹持部位设置有不同弯折角度的抵靠面,使各抵靠面相互对称后形成不同角度的夹角,即可利用单一夹爪进行多种夹持状态,用以有效缩短加工工时。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多夹角的夹爪,其特征在于,至少包含有一驱动座,驱动座一侧设置有驱动件;—第一支臂,第一支臂一端连接于驱动座的驱动件一侧,第一支臂远离驱动件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抵靠部,第一抵靠部表面凹设有第一凹槽,第一凹槽底面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抵靠面,第一抵靠面斜向渐扩延伸有第二抵靠面;一第二支臂,第二支臂一端连接于驱动座的驱动件远离第一支臂的一侧,第二支臂远离驱动件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抵靠部,第二抵靠部与第一抵靠部呈相对设置,第二抵靠部表面凹设有第二凹槽,第二凹槽底面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三抵靠面,第三抵靠面斜向渐扩延伸有第四抵靠面。前述具有多夹角的夹爪,其中该驱动座设置有驱动器,驱动器与驱动件相互连接,使驱动器带动驱动件呈相对或相反方向作动。综上,在加工作业中,即可利用本技术的单一夹爪来进行多种夹持状态,因此可克服现有的缺点,且可减少更换夹爪所需的工时以及调校时间,达到有效缩短加工工时的优点。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外观图(一);图2是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外观图(二);图3是图2的A-A剖线的剖面图;图4是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局部立体外观图;图5是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第一夹持状态立体外观图(一);图6是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第一夹持状态立体外观图(二);图7是图6的B-B剖线的剖面图;图8是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第二夹持状态立体外观图(一);图9是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第二夹持状态立体外观图(二);图10是图9的C-C剖线的剖面图。附图标记说明1_驱动座;11-驱动器;12-驱动件;2-第一支臂;21_第一抵靠部;22_第一凹槽;221-第一抵靠面;222_第二抵靠面;23_第一连接部;3_第二支臂;31-第二抵靠部;32_第二凹槽;321_第三抵靠面;322_第四抵靠面;33_第二连接部;4-加工组;41_工件;42_套环;0 I-第一夹角;0 2-第二夹角。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I至图4所示,由图中可清楚看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设置有驱动座I、第一支臂2及第二支臂3,其中该驱动座I设置有驱动器11,且驱动座I位于驱动器11 一侧设置有两个驱动件12,驱动器11与驱动件12相互连接;其中该驱动器11是气压缸或油压缸。该第一支臂2设置有第一抵靠部21,第一抵靠部21表面凹设有第一凹槽22,第一凹槽22底面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抵靠面221,第一抵靠面221斜向渐扩延伸有第二抵靠面222,并于第一支臂2远离第一抵靠部21 —端设置有第一连接部23 ;如图3所示,该两个第一抵靠面221形成第一夹角0 1,而两个第二抵靠面222形成第二夹角0 2,且第二夹角0 2大于第一夹角9 I。该第二支臂3设置有第二抵靠部31,第二抵靠部31表面凹设有第二凹槽32,第二凹槽32底面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三抵靠面321,第三抵靠面321斜向渐扩延伸有第四抵靠面322,并于第二支臂3远离第二抵靠部31 —端设置有第二连接部33。凭借上述结构,当本技术于组构时,将第一支臂2的第一连接部23以及第二支臂3的第二连接部33分别连接于驱动座I的两个驱动件12上,使第一支臂2 —端连接于驱动件12 —侧,而第二支臂3连接于驱动件12远离第一支臂2的一侧,而第一抵靠部21以及第二抵靠部31会远离驱动件12,同时第二抵靠部31与第一抵靠部21呈相对设置,让驱动器11驱动两个驱动件12位移时,会使驱动器11带动驱动件12呈相对或相反方向作动,用以让第一支臂2与第二支臂3依两个驱动件12而产生开合动作。请参阅图5至图7所示,由图中可清楚看出本技术第一夹持状态的实施例,该用以进行加工作业的加工组4具有工件41 ;当本技术进行夹持作业时,预先让工件41位于第一支臂2与第二支臂3之间,当驱动器11带动驱动件12作动,会带动第一支臂2的第一抵靠部21朝向靠近于第二支臂3的第二抵靠部31,使第一抵靠部21与第二抵靠部31同时抵靠于工件41表面,让工件41同时抵持于第一凹槽22的第一抵靠面221与第二凹槽32的第三抵靠面321,即完成第一夹持状态。请参阅图3及图8至图10所示,由图中可清楚看出本技术第二夹持状态的实施例,当加工组4的工件41外围套设有套环42时,则套环42的直径大于工件41的直径,使工件41的圆弧角小于套环42的圆弧角,当加工组4位于第一支臂2与第二支臂3之间而进行夹持作业时,该驱动器11带动驱动件12作动,驱动件12带动第一支臂2的第一抵靠部21朝向靠近于第二支臂3的第二抵靠部31,使第一抵靠部21与第二抵靠部31同时抵靠于套环42表面,因第二夹角0 2大于第一夹角0 1,以及因加工组4的套环42直径大于工件41直径,因此,套环42表面会抵持于第一凹槽22的第二抵靠面222与第二凹槽32的第四抵靠面322,即完成第二夹持状态。综上,在加工作业中,即可利用本技术的单一夹爪来进行多种夹持状态,因此可克服现有的缺点,且可减少更换夹爪所需的工时以及调校时间,达到有效缩短加工工时的优点。以上说明对本技术而言只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理解,在不脱离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作出许多修改、变化或等效,但都将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具有多夹角的夹爪,其特征在于,至少包含有 一驱动座,驱动座一侧设置有驱动件; 一第一支臂,第一支臂一端连接于驱动座的驱动件一侧,第一支臂远离驱动件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抵靠部,第一抵靠部表面凹设有第一凹槽,第一凹槽底面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抵靠面,第一抵靠面斜向渐扩延伸有第二抵靠面; 一第二支臂,第二支臂一端连接于驱动座的驱动件远离第一支臂的一侧,第二支臂远离驱动件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抵靠部,第二抵靠部与第一抵靠部呈相对设置,第二抵靠部表面凹设有第二凹槽,第二凹槽底面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三抵靠面,第三抵靠面斜向渐扩延伸有第四抵靠面。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具有多夹角的夹爪,其特征在于该驱动座设置有驱动器,驱动器与驱动件相互连接,使驱动器带动驱动件呈相对或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多夹角的夹爪,其特征在于,至少包含有:一驱动座,驱动座一侧设置有驱动件;一第一支臂,第一支臂一端连接于驱动座的驱动件一侧,第一支臂远离驱动件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抵靠部,第一抵靠部表面凹设有第一凹槽,第一凹槽底面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抵靠面,第一抵靠面斜向渐扩延伸有第二抵靠面;一第二支臂,第二支臂一端连接于驱动座的驱动件远离第一支臂的一侧,第二支臂远离驱动件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抵靠部,第二抵靠部与第一抵靠部呈相对设置,第二抵靠部表面凹设有第二凹槽,第二凹槽底面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三抵靠面,第三抵靠面斜向渐扩延伸有第四抵靠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黄铮
申请(专利权)人:香港商台本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