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挖斗斗底板成型模具,涉及一种成型模具,包括下模和上模,所述的下模包括下模底板、分别安装在下模底板两侧的下模侧板,所述的下模底板安装在液压机下工作台上;所述的上模包括上模板、平行固定在上模板底部的凸模,所述的凸模为带有与工件形状相吻合弧形冲压面的弧形杆件,上模板安装在液压机上工作台的底部;所述的凸模与下模底板之间还设置有用于调整回弹系数的调整垫板,该调整垫板固定安装在下模底板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误差小,精度高,工序少,效率高,生产成本低的特点,可适于大批生产。(*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挖斗斗底板成型模具
本技术涉及一种成型模具,特别是一种工程机械挖斗斗底板成型模具。
技术介绍
工程机械用的挖斗一般由斗底板和侧板焊接而成,为了增加挖斗的强度,一般都在斗底板上焊接多块加强板。而现有的工程机械挖斗斗底板加工方法都是分别对斗底板本体、加强板下料,然后采用三芯辊分别对斗底板本体、加强板滚型成弧形板,滚型后再将多块加强板分别一一焊接在斗底板本体上。上述方法存在的不足之处在于一.滚型误差大,工序多、效率低;二 .由于现行零件成型模具亦采用单件零件成型,单件零件成型回弹系数难以掌握,零件相互装配配合误差大,工序多、效率低 三·只能加工一种类型的铲斗,生产成本高,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挖斗斗底板成型模具,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误差大、工序多、效率低的不足之处。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挖斗斗底板成型模具,包括下模和上模,所述的下模包括下模底板、分别安装在下模底板两侧的下模侧板,所述的下模底板安装在液压机下工作台上;所述的上模包括上模板、平行固定在上模板底部的凸模,所述的凸模为带有与工件形状相吻合弧形冲压面的弧形杆件,上模板安装在液压机上工作台的底部;所述的凸模与下模底板之间还设置有用于调整回弹系数的调整垫板,该调整垫板固定安装在下模底板上。本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的下模侧板外侧与下模底板之间还连接有多个加强板。所述的凸模与上模板之间还安装有支撑板。所述的下模侧板外侧还安装有用于定位工件的定位组件,该定位组件包括定位块、加强板、撑板I以及撑板II,所述的撑板I和撑板II相互连接构成倒L形结构,所述的定位块固定在撑板II上,加强板连接在撑板I和撑板II之间,撑板I固定在下模侧板上。所述的下模在一侧安装有送料组件,该送料组件包括送料架、多个输送辊,所述的多个输送辊平行排列并通过转轴可转动安装在送料架上,送料架固定在下模侧板上。所述的下模两侧还分别连接有吊棒。由于采用上述结构,本技术之挖斗斗底板成型模具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I.误差小,精度高使用本技术之挖斗斗底板成型模具之前,先分别将下料后的加强板坯板点焊在斗底板本体坯板表面上,组拼成一个平面状的斗底板毛坯,然后再在液压机上通过本挖斗斗底板成型模具对点焊组拼后的斗底板毛坯进行液压成型,即可制得挖斗斗底板工件。因此,采用本本技术后,加工挖斗斗底板无需滚型,而且由于几个零件是一次性液压成型,其误差较小,工件成型精度可由三芯辊设备滚型的IOmm提高至2mm,大大提高了工件的成型精度。2.工序少,效率闻由于采用本技术后,加工挖斗斗底板无需采用三芯辊分别对斗底板本体、加强板滚型成弧形板,也无需滚型后再将多块加强板分别一一焊接在斗底板本体上,因此,以三块加强板为例,采用本技术后的挖斗斗底板成型工艺与旧工艺相比工序可由8道工序减少至3道工序,大大提闻了生广效率。此外,本技术之挖斗斗底板成型模具的凸模与下模底板之间还设置有用于调整回弹系数的调整垫板,通过不同的调整垫板调整回弹系数,可实现两种挖斗型号斗底板成型,从而进一步提闻了生广效率。3.生产成本低由于本技术能成型加工两种挖斗组件,投入少,制造成本低,可适于大批生产。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之挖斗斗底板成型模具的技术特征作进一步的说明。附图说明图I 图3 :实施例一所述本技术之挖斗斗底板成型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I :王视图,图2 :图I的俯视图,图3 :图I的左视图。在上述附图中,各零件的标号如下I-送料组件,101-送料架,102-输送辊,2_下模,201-下模底板,202-下模侧板,203-加强板,3_上模,301-上模板,302-凸模,303-支撑板,4-调整垫板,5-定位组件,501-定位块,502-加强板,503-撑板I,504-撑板II,6-液压机上工作台,7-吊棒。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一一种挖斗斗底板成型模具(参见图I 图3),包括下模2和上模3,所述的下模2 包括下模底板201、分别安装在下模底板201两侧的下模侧板202,所述的下模底板201安装在液压机下工作台上;所述的上模3包括上模板301、平行固定在上模板301底部的11个凸模302,所述的凸模302为带有与工件形状相吻合弧形冲压面的弧形杆件,上模板301安装在液压机上工作台6的底部;所述的凸模302与下模底板201之间还设置有用于调整回弹系数的调整垫板4,该调整垫板4固定安装在下模底板201上。所述的下模侧板202外侧与下模底板201之间还连接有10个加强板203 ;并在11 个凸模302与上模板301之间还安装有支撑板303。所述的下模侧板202外侧还安装有用于定位工件的定位组件5,该定位组件5包括定位块501、加强板502、撑板I 503以及撑板 II 504,所述的撑板I 503和撑板II 504相互连接构成倒L形结构,所述的定位块501固定在撑板II 504上,加强板502连接在撑板I 503和撑板II 504之间,撑板I 503固定在下模侧板202上。 所述的下模2在一侧安装有送料组件I,该送料组件I包括送料架101、9个输送辊4102,所述的9个输送辊102平行排列并通过转轴可转动安装在送料架101上,送料架101 固定在下模侧板202上。所述的下模2两侧还分别连接有8个吊棒7。 作为实施例一的一种变换,所述凸模302、加强板以及吊棒的数量均不限于上述数量,可根据实际需要增加或减少。权利要求1.一种挖斗斗底板成型模具,包括下模(2)和上模(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模(2)包括下模底板(201)、分别安装在下模底板(201)两侧的下模侧板(202),所述的下模底板(201)安装在液压机下工作台上;所述的上模(3)包括上模板(301)、平行固定在上模板(301)底部的凸模(302),所述的凸模(302)为带有与工件形状相吻合弧形冲压面的弧形杆件,上模板(301)安装在液压机上工作台(6)的底部;所述的凸模(302)与下模底板(201)之间还设置有用于调整回弹系数的调整垫板(4),该调整垫板(4)固定安装在下模底板(201)上。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挖斗斗底板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模侧板(202)外侧与下模底板(201)之间还连接有多个加强板(203)。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挖斗斗底板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凸模(302)与上模板(301)之间还安装有支撑板(303)。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挖斗斗底板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模侧板(202)外侧还安装有用于定位工件的定位组件(5),该定位组件(5)包括定位块(501)、加强板(502)、撑板I (503)以及撑板II (504),所述的撑板I (503)和撑板II (504)相互连接构成倒L形结构,所述的定位块(501)固定在撑板II (504 )上,加强板(502 )连接在撑板1 (503)和撑板II (504)之间,撑板I (503)固定在下模侧板(202)上。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挖斗斗底板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模(2)在一侧安装有送料组件(I ),该送料组件(I)包括送料架(101 )、多个输送辊(102),所述的多个输送辊(10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挖斗斗底板成型模具,包括下模(2)和上模(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模(2)包括下模底板(201)、分别安装在下模底板(201)两侧的下模侧板(202),所述的下模底板(201)安装在液压机下工作台上;所述的上模(3)包括上模板(301)、平行固定在上模板(301)底部的凸模(302),所述的凸模(302)为带有与工件形状相吻合弧形冲压面的弧形杆件,上模板(301)安装在液压机上工作台(6)的底部;所述的凸模(302)与下模底板(201)之间还设置有用于调整回弹系数的调整垫板(4),该调整垫板(4)固定安装在下模底板(201)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拥军,何嘉圣,何嘉贤,曾德信,甘有瑶,赵帮强,
申请(专利权)人:柳州金茂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