轧辊轴防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61164 阅读:1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2 23: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轧辊轴防水结构,包括轧辊轴,所述轧辊轴上设置有轴承和轴承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座一端设置有与其内径相配合的轴承透盖,所述轴承透盖外侧端面上设置有第一环形凹槽,所述轴承透盖外侧端面设置有第一挡圈,所述第一挡圈内侧端面外周上设置有与第一环形凹槽相配合的第一凸环,所述第一挡圈内侧端面内周上设置有第二凸环,所述第二凸环与设于轧辊轴上的第二挡圈螺纹连接;位于第二挡圈外侧的轧辊轴上开设有一第二环形凹槽,所述第二环形凹槽内设置有与第一挡圈固定连接的卡环;所述第二挡圈与轴承之间设置有挡环,该结构可以很好的保障轴承座内的轴承具有很好的防水性,提高轴承的使用寿命,减少机械故障的发生。(*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轧辊轴防水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轧辊轴防水结构,适用于轧机中,特别是二辊轧机。
技术介绍
现有的轧机设备中,轧辊轴上的轴承防水效果与一般轴承的防水措施相似,而这种防水的措施效果并不良好,这样会导致轧辊轴上的轴承因常进入些水、灰尘等,导致故障的频繁发生,同时也影响两轴承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轧辊轴防水结构,该结构可以很好的保障轴承座内的轴承具有很好的防水性,提高轴承的使用寿命,减少机械故障的发生。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在于一种轧辊轴防水结构,包括轧辊轴,所述轧辊轴上设置有轴承和轴承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座一端设置有与其内径相配合的轴承透盖,所述轴承透盖外侧端面上设置有第一环形凹槽,所述轴承透盖外侧端面设置有第一挡圈,所述第一挡圈内侧端面外周上设置有与第一环形凹槽相配合的第一凸环,所述第一挡圈内侧端面内周上设置有第二凸环,所述第二凸环与设于轧辊轴上的第二挡圈螺纹连接;位于第二挡圈外侧的轧辊轴上开设有一第二环形凹槽,所述第二环形凹槽内设置有与第一挡圈固定连接的卡环;所述第二挡圈与轴承之间设置有挡环。所述第一挡圈外侧端面上均匀开设有若干第一径向凹槽,所述第一径向凹槽上开设有贯穿第一挡圈的螺栓孔,所述卡环外侧端面外周设置有凸部,所述凸部上开设有与第一径向凹槽相对应的第二径向凹槽,所述第一径向凹槽经一卡片与第二径向凹槽相联接, 所述卡片经螺栓与螺栓孔配合固定在第一径向凹槽上。所述第一挡圈上开设有6个均匀分布的第一径向凹槽,所述卡环上开设有与第一径向凹槽相对应的6个第二径向凹槽。所述卡环由两个相同卡接在第二环形凹槽内的半圆弧形卡接件组成。所述螺栓孔位于第一凸环与第二凸环之间。所述轴承包括与挡环接触配合的四点接触球轴承和圆柱滚子轴承。本技术的优点在于结构设计新颖、独特,通过第一挡圈和轴承透盖相扣成形成独特的结构,很好的防止了水进入轴承,提高了轴承的使用寿命,减少了轧机故障的发生。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轴承透盖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一挡圈的一角度立体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一挡圈的另一角度立体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卡环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卡环与第一挡圈的配合示意图。附图说明I 一轧辊轴 3 —轴承座 4 一轴承透盖 5 —第一环形凹槽 6—第一挡圈 7—第一凸环8—第二凸环9 一第二挡圈 10 —第二环形凹槽11 一卡环 12 — 挡环 13 —第一径向凹槽 14 一螺栓孔 15—凸部 16 —第二径向凹槽 17—卡片 18—半圆弧形卡接件19 一四点接触球轴承20—圆柱滚子轴承。具体实施方式为让本技术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 作详细说明如下,但本技术并不限于此。参考图例,一种轧辊轴防水结构,包括轧辊轴1,所述轧辊轴上设置有轴承和轴承座3,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座一端设置有与其内径相配合的轴承透盖4,所述轴承透盖外侧端面上设置有第一环形凹槽5,所述轴承透盖外侧端面设置有第一挡圈6,所述第一挡圈内侧端面外周上设置有与第一环形凹槽相配合的第一凸环7,所述第一挡圈内侧端面内周上设置有第二凸环8,所述第二凸环与设于轧辊轴上的第二挡圈9螺纹连接;位于第二挡圈外侧的轧辊轴上开设有一第二环形凹槽10,所述第二环形凹槽内设置有与第一挡圈固定连接的卡环11 ;所述第二挡圈与轴承之间设置有挡环12。所述第一挡圈外侧端面上均匀开设有若干第一径向凹槽13,所述第一径向凹槽上开设有贯穿第一挡圈的螺栓孔14,所述卡环外侧端面外周设置有凸部15,所述凸部上开设有与第一径向凹槽相对应的第二径向凹槽16,所述第一径向凹槽经一卡片17与第二径向凹槽相联接,所述卡片经螺栓与螺栓孔配合固定在第一径向凹槽上。所述第一挡圈上开设有6个均匀分布的第一径向凹槽,所述卡环上开设有与第一径向凹槽相对应的6个第二径向凹槽。所述卡环由两个相同卡接在第二环形凹槽内的半圆弧形卡接件18组成。所述螺栓孔位于第一凸环与第二凸环之间。所述轴承包括与挡环接触配合的四点接触球轴承19和圆柱滚子轴承20。本技术中,第一凸环与第二凸环之间形成以凹槽与轴承透盖的第一环形凹槽相扣接,第一凸环在第一环形凹槽内旋转,这样形成以类似迷宫的结构,很好的防止水进入轴承内,轴承座另一端也与本技术所提出的结构相同。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技术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技术的涵盖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轧辊轴防水结构,包括轧辊轴,所述轧辊轴上设置有轴承和轴承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座一端设置有与其内径相配合的轴承透盖,所述轴承透盖外侧端面上设置有第一环形凹槽,所述轴承透盖外侧端面设置有第一挡圈,所述第一挡圈内侧端面外周上设置有与第一环形凹槽相配合的第一凸环,所述第一挡圈内侧端面内周上设置有第二凸环,所述第二凸环与设于轧辊轴上的第二挡圈螺纹连接;位于第二挡圈外侧的轧辊轴上开设有一第二环形凹槽,所述第二环形凹槽内设置有与第一挡圈固定连接的卡环;所述第二挡圈与轴承之间设置有挡环。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轧辊轴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圈外侧端面上均匀开设有若干第一径向凹槽,所述第一径向凹槽上开设有贯穿第一挡圈的螺栓孔,所述卡环外侧端面外周设置有凸部,所述凸部上开设有与第一径向凹槽相对应的第二径向凹槽,所述第一径向凹槽经一卡片与第二径向凹槽相联接,所述卡片经螺栓与螺栓孔配合固定在第一径向凹槽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轧辊轴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圈上开设有6个均匀分布的第一径向凹槽,所述卡环上开设有与第一径向凹槽相对应的6个第二径向凹槽。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轧辊轴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环由两个相同卡接在第二环形凹槽内的半圆弧形卡接件组成。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轧辊轴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栓孔位于第一凸环与第二凸环之间。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轧辊轴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包括与挡环接触配合的四点接触球轴承和圆柱滚子轴承。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轧辊轴防水结构,包括轧辊轴,所述轧辊轴上设置有轴承和轴承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座一端设置有与其内径相配合的轴承透盖,所述轴承透盖外侧端面上设置有第一环形凹槽,所述轴承透盖外侧端面设置有第一挡圈,所述第一挡圈内侧端面外周上设置有与第一环形凹槽相配合的第一凸环,所述第一挡圈内侧端面内周上设置有第二凸环,所述第二凸环与设于轧辊轴上的第二挡圈螺纹连接;位于第二挡圈外侧的轧辊轴上开设有一第二环形凹槽,所述第二环形凹槽内设置有与第一挡圈固定连接的卡环;所述第二挡圈与轴承之间设置有挡环,该结构可以很好的保障轴承座内的轴承具有很好的防水性,提高轴承的使用寿命,减少机械故障的发生。文档编号B21B28/00GK202803756SQ20122035337公开日2013年3月20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20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20日专利技术者陈江亮, 蔡开发, 陈金山 申请人:仙游县闽邦冶金机械设备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轧辊轴防水结构,包括轧辊轴,所述轧辊轴上设置有轴承和轴承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座一端设置有与其内径相配合的轴承透盖,所述轴承透盖外侧端面上设置有第一环形凹槽,所述轴承透盖外侧端面设置有第一挡圈,所述第一挡圈内侧端面外周上设置有与第一环形凹槽相配合的第一凸环,所述第一挡圈内侧端面内周上设置有第二凸环,所述第二凸环与设于轧辊轴上的第二挡圈螺纹连接;位于第二挡圈外侧的轧辊轴上开设有一第二环形凹槽,所述第二环形凹槽内设置有与第一挡圈固定连接的卡环;所述第二挡圈与轴承之间设置有挡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江亮蔡开发陈金山
申请(专利权)人:仙游县闽邦冶金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