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光二极管灯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51056 阅读:1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1 06:43
一种发光二极管灯泡,包括电路板组件、基座、配置于电路板组件相对二侧面的第一发光二极管光源模块与第二发光二极管光源模块以及壳体。其中,基座包括反射面。第一发光二极管光源模块所发射的第一光束与第二发光二极管光源模块所发射的直射光束经过壳体后分别形成第一光分布型态与第三光分布型态,第二发光二极管光源模块所发射的反射光束被反射面反射并自壳体出射后形成第二光分布型态。第一光分布型态、第二光分布型态与第三光分布型态相互叠合成全向性光分布型态。因此,发光二极管灯泡为全向性光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发光二极管灯泡,特别涉及一种具有全向性光分布型态的发光二极管灯泡。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蓬勃发展与人类环保意识的抬头,白炽灯泡因发光效率低、耗电量高、寿命短等缺点而面临被取代的命运。近年来,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因具有寿命长、耗电量少、反应速度快、耐冲撞、耐天候性佳、体积小、发光效率高与轻量化等优点,使得发光二极管成为日常生活应用的主要照明光源之一。请参照图1,为现有白炽灯泡于第一平面、第二平面与第三平面的光分布型态(light distribution pattern)。其中,图I中圆心位置Q即为现有白炽灯泡所在位置,每个同心圆即表示不同的光强度的等高线,放射状的线条即表示与铅垂轴(即0°放射状的线条)的夹角角度。第一平面是为现有白炽灯泡于0° -180°剖面,且第一平面的光分布型态是为图I的实线的光分布型态。第二平面是为现有白炽灯泡于45° -225°剖面,且第二平面的光分布型态系为图I的中心线的光分布型态。第三平面是为现有白炽灯泡于90° -270°剖面,且第三平面的光分布型态是为图I的虚线的光分布型态。从图I图面可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发光二极管灯泡,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电路板组件,包括彼此相对的一第一表面与一第二表面;一基座,包括一反射面;一第一发光二极管光源模块,配置于该第一表面上,该第一发光二极管光源模块用以发射一第一光束;一第二发光二极管光源模块,配置于该第二表面上,该第二发光二极管光源模块用以发射一第二光束,该第二光束包括一反射光束与一直射光束;以及一壳体,接合该基座;其中,该第一光束经过该壳体后形成一第一光分布型态,该反射光束被该反射面反射并自该壳体出射后形成一第二光分布型态,该直射光束经过该壳体后形成一第三光分布型态,该第一光分布型态、该第二光分布型态与该第三光分布型态相互叠合以构成一全向性光分布型态。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施威文梁文魁
申请(专利权)人:光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